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为了观察牛病毒性腹泻疫苗免疫效果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的保护作用,本实用在xx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选取10头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育成牛奶,分为两组,每组5头,一组为实验组注射2ml牛病毒性腹泻灭活疫苗,一组为对照组注射2ml的无菌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后的7、14、28、60、90、180天采集奶牛的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效价。结果显示经过注射牛病毒性腹泻疫苗,实验组的抗体效价十分理想,可以起到防控牛病毒性腹泻的作用。

  • 标签: 牛病毒性腹泻 疫苗 免疫效果观察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牛病毒性腹泻疫苗对牛病毒性腹泻病的免疫效果;方法:选取BVDV检测显示阴性的健康牛8头,用制备好的成品实验疫苗为8头健康牛注射,不同时间段采集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并观察其临床变化与抗体水平增减情况;结果:该疫苗具有安全可行性,免疫后不同阶段抗体水平都维持在有效保护范围内,保护率非常高,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病的安全防控,为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流感高峰来临,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几招:接种流感疫苗、经常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口、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拥挤场所。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小鼠对HBVS基因和基因疫苗的应答。方法用已构建的HBVS基因疫苗(pCR3.1-S)和C基因疫苗(pCR3.1-C)分别给Balb/c小鼠多点肌肉注射,2wk后追加免疫一次,用ELISA法及MTT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及脾细胞对HBsAg或HBcAg的特异性增殖反应。结果免疫接种2wk后小鼠血清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CR3.1-C组的刺激指数明显高于pCR3.1-S注射组。结论HBVS和C基因疫苗诱导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强度;C基因尤以细胞免疫增高明显。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组嵌合表达人偏肺病毒(hMPV)表位的流感病毒免疫应答及免疫保护效果。方法用8质粒系统拯救出的在NS基因中嵌合hMPV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刺激机体产生的针对hMPV和流感病毒的抗体滴度,及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含量。免疫后小鼠用hMPV和流感病毒进行攻击,对攻击后小鼠肺组织和鼻甲骨中病毒含量采用数字PCR方法进行测定,同时对肺组织进行HE染色,评价其对肺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重组流感病毒株rFLU/hMPV/B(嵌入了hMPV的B细胞表位)免疫小鼠后,产生了针对hMPV和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rFLU/hMPV/CTL+Th(嵌入了CTL表位/Th细胞表位)免疫小鼠后,产生了针对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及hMPV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IFN-γ分泌增多)。rFLU/hMPV/B和rFLU/hMPV/CTL+Th引起了平衡的Th1/Th2免疫应答。用hMPV和流感病毒攻击重组病毒免疫后小鼠,肺组织病理HE染色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免疫后小鼠肺病变明显减轻,肺组织和鼻甲骨中hMPV和流感病毒含量也明显减少。结论重组的2株嵌合有hMPV B细胞表位和CTL表位/Th细胞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株,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hMPV和/或流感病毒体液免疫应答,嵌合有hMPV CTL表位/Th细胞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株还可刺激机体产生hMPV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对hMPV和流感病毒攻击也有一定保护作用,该重组病毒株有潜在疫苗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偏肺病毒 流感病毒载体 抗原表位 免疫保护
  • 简介:摘要患儿 女,4.5月龄,以“腹泻2周、咳嗽10 d、发热1 d”就诊,结合既往史、临床表现及外周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淋巴细胞亚群、基因检测,诊断为白细胞介素7受体α(IL7R)基因缺陷导致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患儿IL7R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 c.169T>C,p.C57R和c.799A>G,p.R267G(NM_002185)既往均未见报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患儿脐带血干细胞移植(UCBT)后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UCBT的143例PID患儿的临床资料。UCBT后100 d内患儿每周进行1~2次血浆CMV-DNA检测,根据结果分为CMV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分析UCBT后100 d内CMV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比较移植1个月后CMV感染患儿与未感染患儿在移植后1个月时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比例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或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CMV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43例患儿中男113例、女30例,移植时年龄为14(8,27)月龄。原发病以慢性肉芽肿病(49例)、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43例)及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29例)为主。CMV感染率为21.7%(31/143),感染的时间为移植后44(31,49)d。复发性CMV感染率为4.2%(6/143),复发性CMV感染与非复发性CMV感染组间首次CMV-DNA的拷贝及治疗过程中的CMV-DNA拷贝峰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2.8(18.3,63.1)×106比22.5(13.2,31.9)×106拷贝/L,Z=-0.95,P=0.340;35.2(20.2,54.6)×106比28.4(24.1,53.5)×106拷贝/L,Z=-0.10,P=0.920]。难治性CMV感染率为4.9%(7/143),难治性CMV感染与非难治性CMV感染组间首次CMV-DNA的拷贝及治疗过程中的CMV-DNA拷贝峰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1.8(13.1,32.2)×106比25.9(14.2,12.2)×106拷贝/L,Z=-1.04,P=0.299;47.7(27.9,77.6)×106比27.7(19.7,51.8)×106拷贝/L,Z=-1.49,P=0.137]。CMV感染组中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RIC)的使用率、移植前受者CMV抗体阳性率、移植后Ⅱ~Ⅳ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45.2%(14/31)比25.0%(28/112),100%(31/31)比78.6%(88/112),64.5%(20/31)比26.8%(30/112),χ2=4.76、7.98、15.20,均P<0.05]。本组患儿随访31.6(13.2,45.9)个月,CMV感染对患儿的总生存率无影响(χ2=0.02,P=0.843)。难治性CMV感染、非难治性CMV感染及未感染组3组患儿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比95.8%(23/24)比86.6%(97/112),χ2=5.91,P=0.037],而复发性CMV感染、非复发性CMV感染及未感染组3组患儿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比88.0%(22/25)比86.6%(97/112),χ2=0.43,P=0.896]。移植1个月后感染CMV的患儿组在移植后1个月时的CD4+ T细胞绝对计数、比例及IgG水平均显著低于未感染组[124.1(81.5,167.6)×106比175.5(108.3,257.2)×106个/L,0.240(0.164,0.404)比0.376(0.222,0.469),9.3(6.2,14.7)比13.6(10.7,16.4)g/L,Z=-2.48、-2.12、-2.47,均P<0.05],而CD8+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未感染组[0.418(0.281,0.624)比0.249(0.154,0.434),Z=-2.56,P=0.010]。结论PID患儿UCBT后发生CMV感染与RIC方案、发生Ⅱ~Ⅳ级aGVHD及移植前受者CMV抗体阳性有关。UCBT后发生难治性CMV感染的患儿存活率降低。UCBT后应定期进行免疫重建监测,免疫重建延迟患儿可考虑增加CMV-DNA监测频率。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免疫缺陷综合征 脐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 简介:摘要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相关鼻咽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恶性肿瘤,临床诊断困难,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确诊。患者男,35岁。鼻内镜检查见右侧鼻咽部一肿物,表面光滑,下极呈分叶状,触之柔软。送检标本为灰白色碎组织,镜下见淋巴样组织弥漫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大细胞呈CD20、CD79a、CD30阳性;背景小细胞呈CD3和CD45RO阳性。原位杂交示大细胞呈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阳性。血清学检查示HIV阳性。患者接受抗病毒及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龙)方案治疗,一般情况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外泌体又被称为胞外体,含有多种细胞膜分子以及相关蛋白,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重要信使,可携带功能性RNA、蛋白质和脂质至受体细胞,诱导受体细胞表型发生变化,促进其活化或抑制效应产生。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外泌体在病毒感染后既能发挥免疫激活作用,促进机体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同时又能帮助病毒在细胞间传播、扩散,产生免疫逃逸。它的双重作用直接决定于其感染病原体及来源细胞特征,可作为后期药物及疫苗研发的重要靶点。本文将综述外泌体在不同病毒感染后的表现机制及其在疾病发生中扮演的角色。

  • 标签: 外泌体 病毒感染 免疫激活 免疫逃逸
  • 简介:摘要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是一类中等大小、有包膜的DNA病毒,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在已发现的超过100种的疱疹病毒中,仅有8种能够感染人类,被称为人类疱疹病毒(human herpes virus,HHV)。HHV呈全球性分布,在一生中约90%的人会被感染,导致皮肤、黏膜以及神经组织受到轻重不一的影响。现就8种HH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分布做简要综述。

  • 标签: 人类疱疹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基因型
  • 简介:目的了解小儿喘息性疾病人类偏肺病毒(hMPV)感染情况,探讨二者之间关系。方法对124例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鼻咽分泌物分别作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腺病毒]免疫荧光检测和hMPV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特异性基因检测。结果共检测到各种病毒阳性70例,其中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阳性53例(42.7%),分别是RSV39例,流感病毒6例,腺病毒5例,副流感病毒3例;RT-nPCR检测hMPV阳性17例(13.7%),hMPV合并RSV感染2例;RSV和hMPV感染患儿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V仍是小儿喘息性疾病中最多见病原体,hMPV可能是其发病的又一重要病原体,二者临床特征相似。

  • 标签: 喘息性疾病 人类偏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 简介:朱启镕教授GerhardJahn教授您好!很高兴有此机会和您一起交流人类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问题。在中国CMV感染仍然是一个严重的、未能解决的问题。CMV引起的婴儿肝病综合征和可能引起的胆道闭锁病例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有很多。据我所知,有关CMV先天感染完整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中国的个别医院或研究机构曾报道过部分地区的统计资料,请问德国对此是否有系统的研究数据?CMV感染导致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 标签: 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 母婴传播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CMV感染 治疗 诊断
  • 作者: 潘周娴 徐迎阳 边赛男 李冀 蒋宇林 李骥 关凯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 过敏性疾病精准诊疗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PID)是由免疫系统相关的单基因胚系突变导致的先天性疾病。PID患者存在免疫过程失调,对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自身炎症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易感性增加。部分PID患者以可疑过敏表现(如湿疹样皮损)为首发症状,或因严重的过敏性疾病就诊于变态反应科。如何在有可疑表现的过敏患者中识别并诊断出PID、减少诊断延误、预防疾病加重,是变态反应科、儿科及相关临床科室医生需要掌握的能力。本文总结归纳过敏患者中提示PID的警示征象和过敏合并PID的机制,同时概述过敏患者中常见的PID类型、PID伴发过敏患者的评估、治疗及预防。

  • 标签: 原发性免疫缺陷 高IgE综合征 特应性皮炎 先天性免疫错误 过敏性疾病 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
  • 简介:摘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结合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可对本病作出诊断,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入中医学的范畴,结合该病病因病机辩证施治可分五中类型一、热燔营血,气阴两伤证;治法清热凉血,醒目开窍,益气养阴。二、肺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清热润肺。三脾气亏虚证;治法益气健脾,补血养血。四、肾精亏虚证;治法益肾填精。五、阴虚血燥,血瘀痰结证;治法滋阴化痰,养血祛瘀。

  • 标签: 中医辩证
  • 简介:摘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是一类严重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患者于生后不久即发病,表现为反复且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可伴不同程度的发育异常。通常根据国际免疫学会PID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分类方式,按各型淋巴细胞数量对SCID进行临床分类。SCID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是提高预后的关键,随着T细胞受体切除环测定法等早期筛查手段的推广,SCID的检出率较前有明显提高,而其在不同人种的准确检出率仍在进一步探究中。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SCID的传统疗法,而SCID的基因治疗经过近年的不断改良,安全性正在逐渐提升。该文将对SCID的分类、早期筛查方法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新生儿筛查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6例非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的诊疗情况。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1月11日-2017年10月31日收治的非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治情况。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发热、胸痛为主,影像学表现为阴影直径、多发结节影、斑片实变影、孤立性肿块影和结节状阴影与片状影共存,经确诊后进行治疗的治愈率高。结论对疑似非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患者采用经胸腔镜肺活检、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进行确诊的准确率较高,并配合手术切除和抗真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非免疫缺陷 肺隐球菌病 诊疗
  • 简介:摘要: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质量问题多,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过去,管理人员通过控制过程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大量先进新技术出现,人们不断改进和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在质量管理中,整合免疫系统理论,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工程质量。本分探讨了生物免疫系统的工作机理,研究了工程质量缺陷检测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内容,分析了工程质量缺陷免疫系统的层次。

  • 标签: 工程质量 免疫系统 质量缺陷预警
  • 简介:摘要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是一类不同于可溶性重组抗原的亚单位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与亲本病毒一样,VLP既可以是无包膜的,也可以是带包膜的。根据VLP的复杂性,它可以在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中使用重组载体生产。到目前为止,针对各种疾病的VLP候选疫苗已经在不同的表达系统中生产出来。一些VLP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少数已经获得许可和商业化。文章综述了各类VLP疫苗、各种表达系统的表达效果以及嵌合类VLP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 标签: 病毒样颗粒 表位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