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合一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做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资料84例做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指标进行评定并做对比。结果实验组的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指标检测阳性结果概率也均高于对照组,且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指标的提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疾病的重要指标,临床可将以上三项指标作为心肌梗死快速诊断的依据。

  • 标签: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前体水平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现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我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设定为实验组,同时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人员2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脑钠肽前体浓度和肌钙蛋白I水平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肌钙蛋白I水平和脑钠肽前体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前体浓度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肌钙蛋白I 脑钠肽前体水平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外周血中B型钠尿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rrnI)在围手术期的变化情况及其在心脏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曲美他嗪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将103例择期行OPCAB的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曲美他嗪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h、72h、7d时检测外周血BNP和cTnI水平。结果曲美他嗪组术后24h、72h、7dBNP水平[分别为(224.5±12.0)、(331.2±22.6)、(82.4±3.3)ng/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4.7±11.8)、(383.9±2813)、(112.4±12.5)ng/L](P〈0.05);曲美他嚎组术后24h、72h、7dcTnI水平[分别为(0.21±0.04)、(1.32±049)、(0.26±0.04)μg/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0±0.13)、(2.35±0.54)、(0.75±0.21)pg/L](P〈0.05);BNP水平术后24h即有上升,72h达峰值,并维持至术后7d。BNP与cTnI呈显著正相关(r=0.635,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74,P〈0.01)。结论通过OPCAB术后外周血BNP和cTnI水平升高可以了解患者心功能状况,曲美他嗪可降低OPCAB患者术后BNP和cTnI的释放。

  • 标签: 曲美他嗪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利钠肽 肌钙蛋白I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应用,明确其实际效果的同时,判断该项治疗方法是否能够对患儿心肌酶与肌钙蛋白T产生影响。方法 在本院中随机选取40例患有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深入分析其各项基础性资料,确保具备可比性。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患儿合理分成两组,每组包括的患儿数量是20例。将组别作为参考依据,分别对两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手段。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观察组接受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结果 在实施该项治疗手段的情况下,患儿治疗效果将显著提高,且各项指标将得到改善。结论 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实际效果良好,其能够对患儿心肌酶与肌钙蛋白T产生积极影响。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维生素C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治疗效果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的变化,预后意义和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内皮素的变化以及和心肌缺血损伤的关系.方法监测34例行择期PTCA和/或支架术且术前肌钙蛋白Ⅰ和肌酸激酶(CK-MB)正常的患者术后6,12,18,24h肌钙蛋白Ⅰ和CK-MB;术前,术后即刻,6h,24h的内皮素水平.观察6~10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35.30%行择期PTCA和/或支架术且术前肌钙蛋Ⅰ和CK-MB正常的病例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6~10个月随访中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组和肌钙蛋白Ⅰ正常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无显著性差异,但肌钙蛋白Ⅰ升高组中再发心肌缺血均出现在肌钙蛋白Ⅰ峰值大于该组平均峰值者.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示球囊扩张总时间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与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有关.术后即刻血浆内皮素升高,术后6h升高更明显,术后24h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并不少见.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和中期随访中心脏事件发生无明显关系,术后肌钙蛋白Ⅰ较大幅度升高和住院期间再发心肌缺血有关.球囊扩张总时间较长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易出现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Ⅰ升高.PTCA和/或支架术后内皮素普遍升高,术后24h应预防冠脉痉挛.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术 肌钙蛋白I PTCA 内皮素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QT间期离散度和肌钙蛋白在脓毒症患者心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01月~2014年11月急诊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科病房确诊脓毒症住院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n=30)、严重脓毒症组(n=30)和脓毒性休克组(n=30)。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采用ECG机及彩色超声超声超声机及彩色超声仪测定QT间期离散度。结果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与Qticd及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QT间期离散度QTd与Qticd及血清肌钙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休克组(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长期血液透析容易引起左室肥厚,QT间期离散度能预测血透患者左室肥大、心律失常指标;肌钙蛋白能预测脓毒症患者心脏损伤程度。

  • 标签: QT间期离散度 肌钙蛋白 脓毒症 心功能障碍
  • 简介: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highlysensitiveandspecificbloodmarker,itcanearlierexamineanddiagnoseapatientwithunstableangina.Methods200patientswithunstableanginaweredividedintotwogroups,onegrouphadnoanginabefore24hoursandsecondgrouphadanginabefore24hours.RespectivelytookitsbloodintobemeasuredtheTNTorCK-MBlevels,studyingitspostiverate,specificityandsensitivity.ResultsTNTpositiverate:84.5%,Specificity:84.5%,Sensitivity:100%;CK-MBpositiverate:34.6%,Specificity:34.6%,Sensitivity:60.1%.ConclusionsTNTappearedtohaveahighpredictivevaluethatMIoccurred,itssenfitivityis100%.TNT-negativevalueindicatesverylittleriskofMIoccurrence;TNTisthehighlysensitiveandspecificbloodmarkerasmyocardialcellwasinjured.Itcaneralyforeseethatthepatient'stinythrombusisformed.Itisthemarkerwhichexcludespatients'myocardialinfarction.

  • 标签: TNT 不稳定型心绞痛 肌钙蛋白T 患者 临床意义 M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对免疫比浊法测定肌钙蛋白I产生的干扰性假阳性及对策。方法选取类风湿因子在0-55IU/mL、56-109IU/mL、110IU/mL以上的患者标本各20例,且都无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冠心病等器质性疾病,CK、CK-MB、AST、肌红蛋白(MYO)均正常、无黄胆及高脂血症的患者标本,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肌钙蛋白I和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肌钙蛋白T,分析类风湿因子对测定的干扰作用。结果类风湿因子在0-55IU/mL时对肌钙蛋白I未造成干扰,在56-109IU/mL时可造成轻度干扰,在超过110IU/mL时可造成明显干扰。结论明显增高的类风湿因子会引起免疫比浊法测定肌钙蛋白I出现假阳性,通过联合和连续监测CK、CK-MB、AST、肌红蛋白(MYO)以及分析临床资料,可以识别这种假阳性,以避免对临床诊治造成干扰。

  • 标签: 类风湿因子 免疫比浊法 肌钙蛋白I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对判断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近几年我院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轻度组(Ⅰ~Ⅱ级)和重度组(Ⅲ级和Ⅳ级)。对比(1)两组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水平。(2)两组患者出院后12月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联合检测有助于判定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评测患者预后及心功能恶化的一个常有效的指标。

  • 标签: 肌钙蛋白I 脑钠肽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联合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早期诊断化疗药物引起的隐匿性心脏毒性。方法:资料研究时间:2019年3月-2022年3月,选择ANTH 药物化疗方案治疗患者85例为研究组,并选取健康体检10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接受化疗不同时期与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以及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结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化疗4周后,LAD、E/A、LVEDV指标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 检测 早期 诊断 化疗药物 隐匿性心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变化,以探讨联合检测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浓度水平变化在冠心病心力衰竭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80例确诊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和34例正常人,根据心功能不同的级别分为Ⅱ级,Ⅲ级,Ⅳ级,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肌钙蛋白I(cTnI)和脑钠肽(BNP)水平,比较分析各组间肌钙蛋白I(cTnⅠ)、脑钠肽(BNP)浓度水平的差异。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肌钙蛋白I(cTnI)和脑钠肽(BNP)检测水平也不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和脑钠肽(BNP)水平有助于了解冠心病心力衰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肌钙蛋白I 脑钠肽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存在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与肌钙蛋白水平存在着密切关系。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与肌钙蛋白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为其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对急性心梗患者护理评估的指导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平均分成研究组和一般组。分别采集两组患者入院后不同时间段的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计划,应用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结果实施护理过程中,研究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一般组患者(P<0.05),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组患者家属(P<0.05)。结论探以急性心梗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水平为指导依据,制定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计划,可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血清肌钙蛋白水平 急性心梗 护理评估 指导
  • 简介:大量研究已揭示造成急性冠脉综合症最潜在的因素一不稳定心绞痛是一个急性血栓形成过程,与不稳定脂质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有关,老年人发生率高.低分子肝素以其抗凝作用的优越性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不合理使用的矛盾突出,肌钙蛋白T是心脏特异性抗原,是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敏感的酶学诊断指标.本文旨在通过肌钙蛋白T检测有针对性地选择低分子肝素治疗,避免盲目选用.

  • 标签: 老年人 不稳定心绞痛 肌钙蛋白T 低分子肝素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况,总结采取脑钠肽和血清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总计90例。经临床诊断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现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采取脑钠肽和血清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指标。结果;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临床指标显示,效果更高(P<0.05)。结论:脑钠肽和血清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慢性心力衰竭兼具安全性、有效性,并为临床治疗提供较优检验措施。

  • 标签: 脑钠肽 血清肌钙蛋白Ⅰ 检测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癫痫持续或反复发作可导致不可逆性脑损害。钙蛋白酶(calpain)是一种Ca2+依赖的蛋白酶,参与神经细胞的坏死、凋亡,在癫痫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癫痫 钙蛋白酶 坏死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