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损伤的预防与治疗作用。方法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出院后压力损伤发生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范例,所有患者在出院后仍需要长期卧床休养,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30例,在临近出院时对其进行口头健康教育)与观察组(30例,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情况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更高(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能最大程度避免老年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出院后合并压力损伤,以更为有效地促进其病情康复,改善预后,建议在这类患者当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脑卒中患者 家庭护理干预 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疮预警联合整体护理干预预防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80例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压疮预警联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压力损伤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实施压疮预警联合整体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减少压力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压疮预警 整体护理干预 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 压力性损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口伤口护理小组对压力损伤患者的临床防治效果。方法:。选取80例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的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展开造口伤口护理小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率及护理人员知识掌握度。结果:对照组中发生8例压力损伤(20.0%),观察组中仅出现2例压力损伤(5.0%),组间对照,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造口伤口护理小组可有效预防住院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增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造口伤口护理小组 防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研并分析儿童重症监护室压力损伤相关影响因素及现有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为儿童PI(压力损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调研某院2021年1月-12月的702例患儿,收集相关人口学资料、PI(压力损伤)评估及预防措施等,并对相关因素及已有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患儿PI发生率为8.83%,损伤程度以1期为主(90.32%);枕部(38.46%)为儿童PI的高发部位,其次是骶尾部(27.69%)。气管插管、意识障碍、移动度受限、感知觉受限、皮肤潮湿、存在摩擦与剪切力、营养贫乏以及组织灌注与氧合不足是PI的影响因素,疾病种类对PI(压力损伤)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价值,但应与其他因素结合判断。患儿减压垫的使用率为100%,且均予以每间隔2~3小时更换体位1次。发生PI(压力损伤)的患儿中预防使用减压敷料的比例为95.16%,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比例为29.03%。结论:德尔菲法构建的新生儿预防护理敏感指标科学、可靠强,将其应用于新生儿预防中能规范临床护理行为,减少发生,提升家属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 医疗器械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降低压力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这一年中,于我院行四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共计80例用作研究的目标,以患者手术的时间顺序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成40例的2组,接受常规化护理为对照组,应用个性化护理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的压力损伤情况、住院情况展开对比,分析其组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要显著较低,(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损伤首发时间要比对照组患者较晚,且住院时间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临床应用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最为理想,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四肢骨折 手术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放射治疗患者照射区域皮肤涂抹皮肤防护剂对预防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数字表格中的奇偶序号规律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医护人员给予常规皮肤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照射区皮肤涂抹皮肤防护剂,观察围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皮肤状况,统计皮肤反应发生率、损伤程度以及发生皮肤损伤的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肤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皮肤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各指标对比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放射治疗 皮肤防护剂 皮肤反应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选择手术室系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降低术中压力损伤的效果对比。方法:取66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系统化护理。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压力损伤发生率、临床指标、心理状态均低(P<0.05),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高(P<0.05)。结论:手术室系统化护理干预,要优于常规护理,且能够提升生活水平,降低压力损伤,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系统化护理 常规护理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 术中压力性损伤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减轻乳腺癌急性放射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以乳腺癌急性放射皮肤损伤患者98例进行研究,分组如下:参照组(49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9例,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乳腺癌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生活质量 个性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集束化管理预防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的效能。方法 基于特定期间内(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选取本院收治的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60例,将其实施分组(2组,随机数字表法,每组30例),A组开展传统护理,B组以此为基础,实施集束化管理,对比两组MARSI发生情况。结果 B组MARSI发生率(3.33%)较A组(26.67%)低(P<0.05)。结论 肿瘤患者POCC留置期间,通过开展集束化管理,能减少MARSI的发生。,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集束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模式在居家压力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北京市东城区居家卧床的60例3~4期压力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模式,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社区就医的常规化换药和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压力损伤治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为(42.20±4.97)d,短于对照组的(50.13±4.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模式可以改善居家压力损伤的治疗效果,能够为社区居家压力损伤患者慢性伤口的康复提供实践依据。

  • 标签: 压力性溃疡 医院 家庭 社区 慢性伤口 居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期培训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压力损伤预防认知及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9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工作的36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其在培训前获取压力损伤相关知识的途径,然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压力损伤预防短期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压力损伤预防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培训前),选取2019年4—9月本院的8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培训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压力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培训前,通过院内学习获取压力损伤相关知识的护理人员最多,占80.56%(29/36),其次为互联网、相关书籍和护理期刊,分别占52.78%(19/36)、44.44%(16/36)和44.44%(16/36)。进行短期培训后,36名护理人员对压力损伤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压力损伤护理行为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可有效提高其对压力损伤的认知和护理行为,并降低手术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

  • 标签: 在职培训 手术室 压力性损伤 短期培训 护理行为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cott触发点风险评估联合循证护理预防腰椎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骨科腰椎手术患者325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62例(2019年10月—2020年3月)和干预组163例(2020年4—9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压力损伤护理干预,干预组联合应用Scott触发点风险评估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护士压力损伤管理核心胜任能力评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压力损伤发生率。结果干预后,手术室护士岗位态度、知识综合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压力损伤管理核心胜任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护理联合Scott触发点风险评估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损伤管理核心胜任力,且能减少腰椎手术患者手术相关的压力损伤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 压力性损伤 Scott触发点 循证护理 风险评估 核心胜任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受力点特别加温联合曲线仰卧位对患者术中压力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实施常规术中压力损伤预防护理,观察组实施受力点特别加温联合曲线仰卧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腰桥部压红面积及疼痛评分、术中压力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者腰桥部压红面积、疼痛评分以及术中压力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压力损伤预防护理,对手术患者实施受力点特别加温联合曲线仰卧位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腰桥部压红面积、疼痛评分以及术中压力损伤发生率。

  • 标签: 受力点特别加温 曲线仰卧位 手术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对其压力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确诊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选取60例纳入研究(时间:2019.8-2020.8),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分30例,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其中对比组和观察组各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后压力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压力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13.33%<43.33%),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报告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2例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41/组,常规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研究组以综合护理为主,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术后压力损伤发生率更低,术后GCS分数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昏迷 压力性损伤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预防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压力损伤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结直肠癌患者(共40例,均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0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命名为2组(每组均为20例),一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另一组为实验组(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压力损伤发生率、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对护士总满意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①结直肠癌患者的术中压力损伤发生率、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结直肠癌患者对护士总满意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预防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压力损伤中的运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 结直肠癌手术 压力性损伤 运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集束化护理应用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误吸、压力损伤(PI)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8月ICU的5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配至对照组(纳入29例,提供常规ICU护理)、观察组(纳入29例,加用集束化护理),评价组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临床指标(拔管时间、ICU监护时间)、误吸及PI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误吸及PI发生率更低,拔管时间、ICU监护时间更少,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重症监护室 重症 脑卒中 误吸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院内住院患者压力损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1年第三季度和2021年第四季度全院2期及以上压力损伤发生率上升明显,2021年第三季度院内2期及以上压力损伤3例,压力损伤发生率0.036%,2021年第四季度院内2期及以上压力损伤6例,压力损伤发生率0.059%。根据质量分析中发现的问题,伤口造口失禁专科小组于2022年1月启动PDCA循环管理专项活动。结果:改善后2022年第一、二季度院内2期及以上压力损伤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于院内2期及以上压力损伤管理,能有效控制院内压力损伤发生率。

  • 标签: PDCA循环 压力性损伤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压疮预警与整体干预应用在脑外伤术后昏迷病患当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方法:将2021年6月-2022年6月纳为本次研究区间,于该区间摘选112例脑外伤术后昏迷病患,按照数表随机方式分为常规组(n=56)、观察组(n=56)。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压疮预警与整体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昏迷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压疮预警联合整体干预能够降低压力损伤发生率,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 标签: 压疮预警 整体干预 脑外伤 术后昏迷 压力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