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膝关节表面置换后膝关节僵硬病例分别在膝关节置换后半年内和半年后采用关节镜下松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行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至关节镜下松解的间隔时间2~5个月一组,A组,9例;行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至关节镜下松解的间隔时间6~17个月一组,B组,7例。全部采用关节镜下松解治疗,中膝关节屈曲角度一般可达到120°~130°,术后CPM锻炼,定期随访。结果两组手术分别采集术前、术后1周、术后半年患者膝关节伸屈活动最大角度,进行分析。膝关节表面置换后半年内膝关节镜下松解A组比较B组,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表面置换后半年内和半年后膝关节镜下松解均效果良好,但是半年内疗效更好。

  • 标签: 关节镜下松解术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关节僵硬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07年6月~2010年6月对2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本组28例患者经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疗效显著,功能恢复良好。随访3~12个月,定期复查髋关节X线片,未见骨折移位及人工股骨头脱位。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好,患肢功能恢复快,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高龄 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00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35-5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40min;中的出血量为100-250ml,平均出血量为150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按Harris评分标准经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后,优120例,良60例,可18例,差2例,优良率达到90.00%。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3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平均时间(90.1±8.5)min,平均出血量(415.4±21.5)ml,下床平均活动时间(15.2±2.8)d。功能评价采用Harris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1.67%(33/36)。术后关节疼痛2例,无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56%。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良好,并发症少,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老年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水泥联合螺钉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采用骨水泥联合螺钉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52例患者,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52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随访6个月时,膝关节活动度为(101.44±4.15)°显著高于术前(62.31±6.02)°;HSS评分为(93.05±4.63)分显著高于术前(42.18±5.56)分;AKS评分为(91.05±5.63)分显著高于术前(43.36±4.96)分(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采用骨水泥联合螺钉,具有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能力的优点,且并发症少。

  • 标签: 骨水泥 螺钉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麻及腰硬联合麻醉在用于髋关节置换(HR)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40例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分为全麻组及腰硬联合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围期血压、心率和精神状况。结果两组在麻醉后及使用骨水泥后的血压均较前有下降。两组患者在术后1h、3h、5h时两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均逐渐降到正常水平,且状态良好。术后两组患者的术后神经及精神症状的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两种麻醉方式用于HR,均对患者的转归不影响,在围期内需密切监测及控制其血压、心率,要以防发生谵妄、躁狂等精神症状。

  • 标签: 全麻腰硬麻醉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的初步结果。方法2008年2月~2011年10月,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对40例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记录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结果手术切口长度平均8cm(7~10cm),手术时间平均90min(60~120min),出血量平均约300ml(250~600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7d负重行走,Harris评分平均92分,优良率95.3%。结论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可选择治疗部分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患者认同感强等优点。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髋臼发育不良 小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挑选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1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出现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后恢复状况,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可以促进人工关节置换后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早日康复,明显减少并发症机率,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高龄患者 股骨颈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9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比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从疼痛、功能和活动度等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症状表现为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等多种临床表现并存,经过人体髋关节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较为明显,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P<0.05),治疗优良率是93.10%。结论将人工髋关节置换应用于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保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方法选择我院102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51),对照组实施全麻,研究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结果研究组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和完全阻滞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整体麻醉效果较好,可推广。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的手术中医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中医的辩证施护方法,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护理,包括中药护理、饮食护理、中医推拿、按摩、功能康复锻炼。选择我院50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上述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临床的远期疗效。结果功能评定为优的有15例,占30%;评定为良的有21例,占42%;评定尚可的有9例,占18%;评定为差的有5例,占10%。结论人工置换股骨头手术有曝露时间短且对患者的创伤较小,中出血量少,加之有效的中医辩证护理对于病人日后的痊愈和功能恢复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围期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患者寿命的延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患者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膝关节置换(TKA)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84例T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FTS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各项护理处置开始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ROM)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KA患者给予FTS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预后,缓解了患者疼痛程度,促进了患者关节的活动,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中采用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患者100例,用单盲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和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阻滞完全时间、术后清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比对照组少,麻醉起效时间比对照组短,阻滞完全时间比对照组短,术后清醒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比全麻好。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方式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例偏瘫侧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本院对15例患者进行了为时1年~10年的回访,结果显示术后出现非中心性关节脱位症状的患者有6例,其中3例出现反复脱位症状;4例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状况;4例出现假体松动;14例伤前能正常活动的患者在术后有9例出现伤肢功能衰退现象。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具有显著优点,但术后出现较多并发症,存在较高风险。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偏瘫侧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98例(2017年9月15日—2018年3月15日期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将其依据随机数字抽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内固定)、观察组(人工髋关节置换),各49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术后引流量方面,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观察组患者与采用常规内固定的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的恢复情况。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内固定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良率为95.0%,对照组为72.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77.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有效地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高龄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对我院骨二科6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手术室传统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焦虑、恐惧、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其术后第3天的焦虑、恐惧、抑郁状态评分均低于同期的对照(P<0.01),且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实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应激反应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