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法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法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采用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法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评分,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法 静脉输液 护理操作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血栓心脉宁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使用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和MEDLIN等检索血栓心脉宁治疗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1997年1月-2013年9月,并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RCT,共1341例患者。血栓心脉宁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提高心绞痛改善率(OR=3.19,95%CI=2.45—4.15,P〈0.0001)和心电图疗效率(0R:2.26,95%CI:1.79~2.86,P〈0.0001)。对单用血栓心脉宁与血栓心脉宁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绞痛分别进行亚组分析,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发现,心脉宁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组能更有效地提高心绞痛疗效率(OR=3.16.95%CI=2.05。4.86)和心电图疗效率(OR=2.49,95%CI:1.28—4.85)。结论: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血栓心脉宁治疗心绞痛可以提高心绞痛改善率和心电图疗效率,且血栓心脉宁和常规西药联合治疗心绞痛效果较好。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所限,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作进一步分析。

  • 标签: 血栓心脉宁 心绞痛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本文对近年来临床上主要应用的抗血栓药物,特别是抗血小板药及抗凝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常用的传统抗血栓药物及各类新型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其中血小板糖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药物,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和临床应用空间。

  • 标签: 抗血栓药物 临床应用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临床药代动力学 Ⅲa受体拮抗剂 抗血小板药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抗凝与溶栓前后的症状、血气指标、心电图、超声心动罔、肺通气/灌注扫描的变化。方法选用2000年1月~2006年7月年我院就诊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35例。既往均无心肺疾患。行超声和肺通气/灌注扫描后随机分为两组,15例进行了溶栓治疗,20例行低分子肝素抗凝。观察溶栓和抗凝前后症状、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罔。结果症状、血气指标,超声心动图,肺通气/灌注扫捕,溶栓组比抗凝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溶栓比单纯抗凝效果好。

  • 标签: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 急性肺栓塞 溶栓 抗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常站立的职业人群如教师、外科医生、护士、交警、哨兵、孕妇以及常穿高跟鞋的女性都是易患下肢静脉曲张的高危人群.除了长期站立因素,静脉曲张还与超重、长时间坐位、雌激素以及家族遗传有关.明白了病因及诱因就可以尽量避免高危因素,做一些活动或措施来预防: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预防 长期站立 职业人群 外科医生 高危人群
  • 简介:小儿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及时治疗恢复快,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极易发生变化。静脉输液是儿科治疗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至关重要。同时,应根据小儿的心理特点,做好静脉输液的护理工作。

  • 标签: 小儿 静脉输液 护理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取一小段新鲜芦荟,洗净,剪去两边的刺,再将芦荟剖开。取其中的芦荟胶状物涂在患处皮肤上,用纱布包扎。一日5-6次,每2-3个小时换药1次,直至患处红肿热痛症状消失,皮肤恢复正常颜色即可。

  • 标签: 芦荟外敷 静脉炎 新鲜芦荟 红肿热痛 胶状物 皮肤
  • 简介:儿科静脉穿刺术是儿科护理技术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临床给药、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的重要途径,能及时准确地穿刺成功,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对抢救危重患儿的生命尤为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院就诊的肥胖幼儿明显增多,这给儿科静脉穿刺工作带来难题,现将本人几

  • 标签: 小儿静脉穿刺 技巧与方法 足背静脉 静脉穿刺术 儿科护理 危重患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炎预防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接收的82例需行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出生时间介于2020年1-12月间);将上述新生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至2组(A/B组),各41例;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配合综合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新生儿发生静脉炎的几率及新生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后,B组新生儿Ⅱ/Ⅲ度静脉炎发生几率与A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其Ⅰ度静脉炎及总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75.61%(P

  • 标签: 综合护理 预防效果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本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在患者进行肿瘤护理时采取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79例,通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状况。结果:从数据来看,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实验组患者在满意度调查中打出了较高分数。结论: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升患者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借鉴。

  • 标签: 肿瘤疾病 外周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管理方式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全静脉营养液的处方合理性。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至12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580张全静脉营养液处方单,58例患者;再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12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610张全静脉营养液处方单,60例患者。统计2021年度的不合理全静脉营养液处方单数量,并在2022年开始实行针对性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对比2021年度和2022年度全静脉营养液处方单的合理情况。结果:2021年度不合理的TPN处方共50张,占据总数580张的8.62%;2022年度不合理的TPN处方共18张,占据总数610张的2.92%,两个年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对全静脉营养液处方进行合理设置,从而保证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全静脉营养液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处方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栓患者采取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纳入到本次研究的对象为老年脑血栓患者, 均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共计6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参考组,其中参考组(n=33)行常规护理,实验组(n=33)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人文关怀。分析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发现实验组低(P<0.05)。生活质量比较发现实验组高(P<0.05)。结论:老年脑血栓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消除其负面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推广于临床。

  • 标签: 人文关怀 老年脑血栓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20例为本次文章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后对两组脑血栓患者的CSS、MBI、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优质组中脑血栓患者的住院时间、CSS评分、MBI评分及护理质量满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对脑血栓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血栓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