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动物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又称赫尔尼亚(hernia),是因腹腔及盆腔内的器官从自然孔道或病理性的破裂孔脱至皮下或邻近的解剖腔内所致。各种动物均可发生,临床上以猪、犬较为多见,牛次之,羊和马少见。临床上常见的动物主要有腹股沟阴囊、脐疝(二者多以先天性为主)、外伤性腹壁(为后天性,多因机械性损伤或小母猪阉割不当所致)、会阴等。

  • 标签: 外伤性腹壁疝 腹股沟阴囊疝 会阴疝 疝内容物 腹股沟外环 HERNIA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经过腹环口进行腹腔外置术治疗腹股沟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斜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试验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而试验组采用经腹环口外置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愈率(9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74.00%),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腹环口进行腹腔外置术治疗腹股沟斜的临床效果较好,有效治愈患者的腹股沟斜,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腹疝环口 腹腔外置术 腹股沟斜疝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穿孔患者分别采用微创以及传统开放性修补术的治疗措施,并探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抽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5),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腹腔镜的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开放性修补术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比较不同时点的血清CAS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h、48h以及72h的血清CAS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胃穿孔患者采用微创腹腔镜手术可促进患者更快恢复胃肠动力,缩短了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经外囊高位结扎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4年3月在氯胺酮全麻下实施小儿腹股沟斜经外囊高位结扎手术136例患者的护理配合措施进行总结。结果经过手术室护士密切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所有手术患者安全平稳渡过手术期,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行小儿腹股沟斜经外囊高位结扎术时,手术室护士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迅速地配合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操作,是确保手术顺利安全完成的基础。

  • 标签: 小儿腹股沟斜疝 疝囊高位结扎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小切口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4年12月,共计120例小儿腹股沟斜患儿来我院就诊,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则实施小切口的囊高位结扎术。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所需时间、出血量、治疗时间及费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的治疗中,小切口囊高位结扎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以及并发症。

  • 标签: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评估运用切除囊、组织分离、结合腹腔镜的杂交技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区采用单纯开放手术及杂交技术治疗的巨大腹壁切口1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动减容患者除外)。对比二种手术方法手术难度、安全性、并发症、术后恢复及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二种手术方法的时间接近。杂交组切口长度(8±4)cm明显小于开放组(15±5)cm。开放组和杂交组住院时间相当。术后随访6~48个月。二组并发症比较,开放组的浆液肿10例高于杂交组4例,均无术后死亡。开放组术后复发1例,杂交组无复发;复发患者均于术后2年内再次接受杂交技术治疗并治愈。结论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较开放手术具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腹部 外科技术
  • 简介:美克尔憩室是常见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其并发症主要有肠出血、肠套叠、肠扭转、憩室炎或憩室穿孔,美克尔憩室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为25%-40%。肠系膜裂孔临床并不少见,而美克尔憩室入肠系膜裂孔并发肠梗阻极少见。因术前诊断困难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现报道本院收治的1例肠系膜裂孔误诊为美克尔憩室并肠梗阻病例。

  • 标签: 肠系膜裂孔疝 误诊 美克尔憩室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并发肠梗阻 憩室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硬膜外阻滞麻醉及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完成腹股沟斜无张力修补术,从而比较两种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行腹股沟斜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随机分组50例硬膜外阻滞组和50例蛛网膜下腔阻滞组。观察、监测并统计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手术牵拉、术后疼痛及术后并发症,从而得出两种麻醉阻滞方式的效果佳、安全性好的麻醉方式。结果观察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牵拉疼痛程度,恶心呕吐等。结论腹股沟斜修补术中,相较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术中牵拉及术后疼痛、发生并发症率低,应用价值高级安全。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硬膜外阻滞 蛛网膜下腔阻滞
  • 简介:目的探讨经前入路应用超普装置(UHS)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成人腹股沟修补的手术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应用UHS行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3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0例患者全部治愈,手术时间38~90min,平均53min。随访290例(90.6%),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腹股沟区有慢性疼痛9例(较严重3例),阴囊水肿15例,脂肪液化6例,皮下淤血5例,复发1例,感染1例,无睾丸萎缩、睾丸坏死、肠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前入路应用轻量型部分可吸收UHS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补片能完全覆盖耻骨肌孔,增强腹横筋膜前后壁,应用UHS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是目前治疗成人腹股沟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超普疝装置
  • 简介:摘要随着高速公路交通量不断增大,沥青路面病害现象日趋严重。针对实际路面病害,从病害分析、维修处理措施以实例形式进行分析。

  • 标签: 沥青路面修补实例 病害 修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孔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1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7例闭孔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2例(28.6%),其中经盆腔CT检查确诊1例;术前诊断为不明原因肠梗阻5例(71.4%),7例均经腹手术治愈。结论闭孔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极易误诊,盆腔CT检查是提高确诊率的检查手段,手术是治疗闭孔唯一有效的手段。

  • 标签: 闭孔疝 诊断 手术
  • 简介:又称赫尔尼亚,是腹部的内脏从天然孔或病理性破裂孔脱至皮下或其他解剖腔的常见外科病。各种家畜均可发生,但以猪、马、牛、羊更为常见。小动物中的犬、猫亦可见到。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多发生于朷生幼畜;后天性则见于各种年龄的家畜,通常是由于机械性外伤、腹压增大、小母猪阉割不当等原因引起。文中简要介绍几种常见,供读者参考。

  • 标签: 家畜 治疗 症状 赫尔尼亚 后天性 先天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膈的超声诊断要点及注意事项,为临床处理提供更好的帮助。方法观察在我院确诊的19例胎儿膈超声图像特点,分析漏诊病例。结果19例胎儿膈,腹围均小于相应孕周;右侧膈2例,左侧膈17例,胃泡和肠管入者合并羊水多,1例肺/头比值为1.67的膈胎儿出生后存活。结论诊断膈应熟悉胸腔内结构回声特征,结合膈肌矢状面连续扫查法有助于减少膈的漏诊,超声结合核磁检查对胎儿膈的诊断更准确全面。

  • 标签: 胎儿膈疝 超声诊断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双钩针在腹腔镜下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腹股沟患儿97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单孔腹腔镜下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49)术中分别采用自制单钩针和双沟针进行穿线和结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根据患儿个体病情完成6~31个月随访,对比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低,且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01);此外,观察组患儿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家属满意度高,其中并发症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钩针能够使经腹壁穿刺导入和牵出结扎线保持在同一路径,仅穿刺腹壁一次便可完成手术,应用于腹腔镜下囊高位结扎术,能够明显降低术源性损伤和手术时间,利于提高手术的时效性和患者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双钩疝针 腹腔镜 疝囊高位结扎术 小儿腹股沟疝
  • 简介:目的:总结单孔腹腔镜下特制针实施小儿腹股沟斜手术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及处理技巧。方法2014年3月至7月,我们收治196例小儿腹股沟斜,患儿均接受腹腔镜下特制针经皮穿刺腹膜外内环口结扎术。回顾性分析术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本组完成腹腔镜经皮穿刺腹膜外结扎术193例,3例中转为传统小切口手术。手术时间5~40min,平均14.5min,术中出血1.5mL,术中在其他部位增加操作通道和器械5例。腹膜皱襞遮挡33例,大网膜入并与囊粘连2例,腹膜外气肿2例,结扎线缠绕大网膜12例,合并其他疾病1例,断线脱线2例,内脏下滑靠近内环口5例,腹膜撕裂2例,巨大3例,阴囊积气1例,穿刺部位小血肿2例,脐疝1例。结论单孔腹腔镜经皮穿刺腹膜外结扎术已成为小儿腹股沟斜的首选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能同时发现对侧隐性等多种优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正确处理可以减少或避免意外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腹腔镜 腹股沟 治疗 儿童
  • 简介:小儿斜是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1岁以后的患儿建议行手术治疗,但是传统的经腹股沟切口较长,解剖层次较多,手术时间长,术后伤口感染及阴囊水肿的发生率较高。回顾分析下经外环口行小儿斜囊高位结扎术24例的临床资料,与传统手术的24例作比较,报道如下。

  • 标签: 小儿斜疝 高位结扎手术 手术技巧 斜疝疝囊 外环 疝囊高位结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