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柔红霉素是治疗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用的化疗药物,盐酸柔红霉素是第一代蒽环类抗生素,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急性淋巴瘤。在静注操作中渗漏的发生率为0.6%~60%。由于它的毒性和理化性质,80%的患者穿刺部位发生红、肿、热、痛和无菌性静脉炎,后期护理不当可引起局部皮肤溃烂和坏死,甚至截肢。我科运用综合治疗措施,特别采用中医药方大黄(20g)、黄连(10g)、黄柏(10g)、皮硝(50g)煎水湿热敷,成功治愈一例白血病患者柔红霉素外渗引起的皮肤溃烂。

  • 标签: 柔红霉素 血管外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出有效的静点乳糖酸红霉素引起肿痛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结核性胸膜炎、猩红热、白喉及李斯特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有耳鸣、听觉减退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乳糖酸红霉素0.9g静点,患者自由体位,当输入该药约25分钟时,局部微痛、自感胀,肉眼观察局部无明显改变,判定头皮针在血管内,有回血,输液无外溢现象。方法对患者采取优化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采用优化护理后再经过简单的物理治疗,约5天患者肿痛症状消失,预后佳。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肺癌术后乳糜胸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患者采用胸腔内注入红霉素及高渗葡萄糖溶液进行治疗。结果11例患者胸腔内注入红霉素及高渗葡萄糖溶液后,第1天胸液引流量为800-1000ml,第2天即小于100ml,后逐渐减少,均于第5天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全组均保守治疗成功,痊愈出院。结论肺癌术后乳糜胸往往可以经保守治疗痊愈,胸腔内注入红霉素及高渗葡萄糖溶液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红霉素 葡萄糖溶液 高渗 肺肿瘤 乳糜胸
  • 简介:摘要:红霉素软膏是一种抗击细菌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类皮肤外用制剂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轻中度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及其他症状类疾病。现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收载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红霉素软膏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抗生素鉴定,以保证检测方法符合要求。本次实验数据是我本人2020年进行的方法学研究所留存的。

  • 标签: 红霉素软膏 适用性 微生物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喂养不耐受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44例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综合基础治疗。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均明显更短,全肠内喂养时间明显更短,每天呕吐次数明显更少,每日增加奶量明显更多,1周内胃残留次数明显更少,每天出生体质量增长明显更多,每周头围增长明显更多,出院时体质量明显更重,出院时头围明显更多,出院时身长明显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喂养不耐受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剂量 红霉素 新生儿 喂养不耐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进行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治疗时,将罗红霉素与盐酸氨溴索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进行研究,将78名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择前瞻性对照实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设置39名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时选择盐酸氨溴索,而实验组患者应用罗红霉素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效率进行评估,分析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在临床上的发生以及病情治疗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而选择罗红霉素进行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对于优化患者的临床症状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临床可应用价值良好。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罗红霉素 支气管扩张 临床治疗 观察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红霉素配合皮肤护理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50例/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增加皮肤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小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丘疹、肿胀、红斑、瘙痒、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实施红霉素配合皮肤护理治疗的疗效显著,有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红霉素 皮肤护理 激素依赖性皮炎 临床疗效
  • 作者: 孙明慧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0-21
  • 出处:《健康体检与管理》2022年4月4期
  • 机构:绥芬河市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399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环节当中,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个阿奇霉素治疗方法相对比,分析治疗安全性、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影响意义。方法:2019.01-2022.02研究时间段,针对本院儿科7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予以研究样本选取,区组随机化分组,利用分组对照方法,探究治疗干预价值,纳入对照组的35例患者,取阿奇霉素单用治疗;纳入实验组的35例患者,取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统计不同纳入组别患者的:(1)治疗安全性;(2)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实施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计划后,实验组较之对照组,研究数据改善趋势更积极(P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红霉素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环节当中,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个阿奇霉素治疗方法相对比,分析治疗安全性、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影响意义。方法:2019.01-2022.02研究时间段,针对本院儿科7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予以研究样本选取,区组随机化分组,利用分组对照方法,探究治疗干预价值,纳入对照组的35例患者,取阿奇霉素单用治疗;纳入实验组的35例患者,取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统计不同纳入组别患者的:(1)治疗安全性;(2)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实施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计划后,实验组较之对照组,研究数据改善趋势更积极(P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020.01至2022.12,共选6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A(单用阿奇霉素)、B(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组,各31例。比对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B组>A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B组<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A组(P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 简介:目的:比较阿奇霉素红霉素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60例资料,按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红霉素组80例和阿奇霉素80例;红霉素组患者给予红霉素口服治疗,阿奇霉素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阿奇霉素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红霉素组为75.00%(P〈0.05),肺部哆音、体温、咳嗽复常时间优于红霉素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1s用力呼气容积和呼气峰值流速等指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奇霉素组患者1s用力呼气容积和呼气峰值流速等指标均优于红霉素组(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0%低于红霉素组为25.00%(P〈0.05)。结论:采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红霉素,有效改善了其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取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0%)相比于对照组(77.5%)更高,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2.5%)相比于对照组(32.5%)更低,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施以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案所取得效果及可行性分析。方法:对11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予以遴选,其至我院就诊的时间节点均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经由信封法完成组别划分,就对照组(58例、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研究组(58例、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疗效、不良反应率展开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综合评估结果为93.10%,与对照组77.59%相较差异呈显著性(P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序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奇霉素红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其对CRP指标额度影响。方法:选择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到我中心接受治疗的10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最终观察对比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CRP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和                                                                                                           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原体肺炎患者使用阿奇霉素红霉素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能够提升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还能够有效控制患者体内的CRP指标,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支原体肺炎患者 CRP指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主要针对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文献查找与学习等方式,了解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相关药理作用,了解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应用期间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统一记录。结果: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在应用时,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便秘与腹痛等胃肠道反应,皮疹、皮炎与皮肤干燥瘙痒等皮肤不良反应,还有头痛、失眠与眩晕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结论: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必须及时了解与掌握药物作用机制,加强合理运用,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应用过程 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 以小儿支原体肺炎为研究疾病,随机抽取116例患者,其中最早就诊于达州市妇幼保健院的时间为2020年6月,最晚就诊于达州市妇幼保健院的时间为2021年6月,通过抽签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例数为58、方案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的例数为58、方案为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选取的观察指标包括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退热、咳嗽消失、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更短;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局部疼痛以及皮疹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患者更少。结论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可以较快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较少,疗效显著。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时应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2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并开展分组研究,单独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为对照组(n=15),采取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的为研究组(n=15),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用药时间、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3.33%vs53.33%),(P<0.05);(2)研究组患儿退热用时(3.02±0.39)d、咳嗽消退用时(2.87±0.53)d、用药天数(7.25±1.13)d,均比对比照组患儿用时短,(P<0.05);(3)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为(4.82±1.23)µg/L、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为(8.75±1.64)mg/L,均比对照组低,(P<0.05);(4)从不良反应方面进行对比可见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13.33%vs26.67%),(P>0.05)。结论: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用药时间,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