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CEA)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的方法之一。颈丛神经阻滞下进行手术可实时对患者意识状态进行评估,确定颈动脉钳夹期是否需要分流。传统的神经阻滞根据解剖标志采用盲穿的方法,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实现穿刺位点的精准定位,改善麻醉效果的同时将穿刺相关并发症的潜在风险降到最低。本文围绕CEA的现状、麻醉方法尤其是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在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 颈丛神经阻滞 超声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超声技术分析颈部血管内膜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本次共调查XX地区798名颈部血管超声受检人群的检查结果,按照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组,其中,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627例,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171例,分析颈部血管内膜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结果:798名受检查者中,有627例存在颈部血管斑块,171例无颈部血管斑块。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比,有斑块的患者颈部血管内膜厚度大于无斑块;同时血管内膜厚度较高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较高(P<0.05)。冠心病和脑卒中虽有差异但不明显(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在检查颈部血管内膜厚度时,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早期表现为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经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膜中层厚度,脑部疾病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超声技术 颈部血管内膜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比值对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成冠心病组(冠脉狭窄≥50%,67例)和对照组(冠脉狭窄0~49%,45例),超声检测颈动脉最大IMT(max-IMT),抽血检测LDL、HDL胆固醇水平.结果冠心病组max-IMT、LDL/HDL均明显大于对照组[(2.65±0.75)mm比(1.59±0.47)mm,3.1±0.9比2.5±0.7,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max-IMT和冠脉狭窄率呈正相关关系(r=0.4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ax-IMT、LDL/HDL和二者联合指标预测冠脉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2、0.617和0.888.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max-IMT、LDL/HDL与冠脉狭窄密切相关,联合max-IMT和LDL/HDL可更好预测冠脉狭窄.

  • 标签: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狭窄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术前、术后诊断与外科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3年4月我院及外院共收治的24例颈动脉体瘤,通过术前彩超或CT辅助检查诊断及术后病理确诊,对比发病原因及本证发病机理。结果明确本证的病理及生理,熟悉颈部的解剖及周围疾病的鉴别,能做到正确诊断,正确治疗。结论术前正确的临床诊断对围手术期的管理及术中、后并发症,后遗症预防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病理诊断 围手术期
  • 简介:复发性颈动脉狭窄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手术或介入操作部位或其附近形成的一种进行性病理学过程。虽然这种再挟窄在开始时通常没有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其症状会逐渐显现,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这部分患者理所当然地成为修复手术的候选者。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大量的临床试验已经发现了易患复发性颈动脉狭窄的几种危险因素。不过。对于每一种易患因素的确切作用尚有很大争议。阐明每种因素在颈动脉狭窄发病机制中的影响范围的确很有必要,因为这将会极大地促进高危患者群体的鉴别,进而帮助确定在这些患者中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复发 危险因素 临床试验 影响范围 发病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此病主要由颈动脉疾病引起,本文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而术后对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BT)的有效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6例CBT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联合行颈动脉CT血管造影、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经过2周以上Matas训练。结果6例均接受手术并完整切除肿瘤,其中2例因肿物大,颈内动脉末端难以显露,需行下颌骨旁正中劈开术显露。无病例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0.5~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充分的术前检查及准备、合理的手术方法能提高CBT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术前检查 手术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凌鸿基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凌鸿基导致颈动脉狭窄出现的原因较多,不同病因导致的颈动脉狭窄疾病,病症特点各不相同。在当前社会,颈动脉狭窄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第一疾病。部分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可无临床症状。对于临床出现与狭窄相关的症状者,称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BT)的病理特征,讨论该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2010年手术治疗的84例CB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BT的病理特征。结果84例手术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示CBT,有3例为低度恶性,其余均为良性。平均随访时间8年10个月,59例(70%)获得随访,15例失访;3例低度恶性患者均获得随访。全部随访患者无肿瘤复发,特别是病理形态学为低度恶性的3例患者,全部至今生存,亦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组织形态学表现不足以判定CBT良恶性,而应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因此对CBT患者必须做好随访。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病理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BT)的诊断、治疗方式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5例颈部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Shamblin分型标准: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2例。1例ShamblinⅠ型及2例ShamblinⅡ型患者行单纯肿物剥离术,1例ShamblinⅢ型患者行肿物切除+血管重建术,1例ShamblinⅢ型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结果1例ShamblinⅠ型患者术后病理确诊为神经鞘瘤,余患者病理均为副神经节瘤。1例ShamblinⅢ型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出现偏瘫,余4例手术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无死亡、偏瘫及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CBT的最佳方法,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式,通过完整、有效的术前评估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诊断 手术 栓塞 术后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CBT)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促进早日康复。方法对CBT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做好体位护理,生命体征观察及呼吸道护理,负压引流护理,观察切口出血情况,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论CBT手术具有较大的难度和危险性,因此准确的诊断、充分的术前准备、全面的术后护理和详细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手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