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检测项目对胆汁(TBA)测定的携带污染。方法随机取20份患者样本,每份样本均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测定TBA→测定TG→测定TBA,采用相同的方法分析TC、LDL-C、HDL-C对TBA测定的携带污染。结果测定TG、TC、LDL-C、HDL-C等血脂项目后,血清TBA测定结果均显著升高,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G、TC、LDL-C、HDL-C等检测项目对TBA测定可以产生一定的携带污染。

  • 标签: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胆汁酸 携带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汁(TBA)等指标的测定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作为试验组,70例正常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人群中血清中TBA、PA、CHE、ALT、AST、TBIL等指标的含量,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1)试验组TBA、TBIL浓度均显著升高,失代偿患者TBA水平最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试验组PA含量、ChE活性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试验组各项转氨酶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肝硬化代偿期患者ALT升高明显,失代偿期患者AST升高更为明显,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4)随着肝硬化程度加重PA浓度明显下降,ADA及ChE活性明显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肝硬化患者中,TBA阳性率可达86.1%,较其他指标更为敏感,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PA在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损害程度上较ALB更为敏感。PA、ADA与病情进展高度相关。胆汁(TBA)等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利于肝硬化的诊治及预后判断。

  • 标签: 总胆汁酸 前白蛋白 肝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汁及肝功指标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肝病患者100例以及在健康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正常人100例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血清胆汁(TBA)、胆碱酯酶(CHE)、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病组患者的血清TBA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其中以急性肝炎组增高幅度最显著,而肝病组患者的CHE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其中以肝硬化组降低幅度最显著。结论血清TBA、CHE可较好地反映出肝细胞的受损情况,联合肝功常规指标检测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总胆汁酸 肝功指标 肝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脂与谷丙转氨酶试剂对胆汁检测携带的污染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进行体检的68例健康者的血清,进行随机混合成若干等份血清。选取10份混合血清作为对照组,取上述10份血清加入血脂试剂检测作为血脂试剂组,加入谷丙转氨酶试剂为谷丙转氨酶试剂组。分析比较血脂试剂对胆汁的检测影响以及加入谷丙转氨酶试剂后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血脂试剂组胆汁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试剂组血清胆汁浓度与血脂试剂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试剂对于胆汁检测可能有携带污染,导致胆汁检测增高,且随着检测次数增加,或加入谷丙转氨酶试剂,增加中间检测项目,其影响逐渐降低。

  • 标签: 血脂试剂 谷丙转氨酶试剂 总胆汁酸 携带污染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铁蛋白(FER)、胆汁(TBA)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按回顾分析法抽取我院60例肝硬化患者纳入肝硬化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原发性肝癌组,并同期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作,分析FER、TBA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原发性肝癌组与肝硬化组FER、TB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肝脏疾病中实施FER、TBA联合检测效果显著,可有效诊断肝脏疾病类型,为后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铁蛋白 总胆汁酸 联合检测 肝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血清胆汁和肝脏酶谱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4月-12月就诊患者以及正常体检人员,共156例。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采血,检测胆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r-谷酰基转移酶、胆碱酯酶。结果肝胆疾病后,胆汁以及肝脏酶谱联合检测结果,显著高于正常体检人群。结论BA和肝脏酶谱联合检测对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转化。同时TBA和肝脏酶谱联合检测对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总胆汁酸(TBA) 肝脏酶谱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39-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清胆汁(TBA)测定对于病毒性肝炎诊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1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酶比色法进行TBA测定,对不同病程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将其与3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对比。结果急性期病毒性肝炎患者各病程血清TBA含量显著性超过健康体检者(P<0.05),其急性黄疸期、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肝硬变等各病程恢复期TBA含量均显著性低于急性期(P<0.05)。结论血清TBA含量同肝病病变具有密切关系,对于肝炎的诊断、预后判断以及辅助鉴别诊断等均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总胆汁酸 病毒性肝炎 酶比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血清胆汁(TBA)水平变化规律,做好妊娠妇女保健工作,减少妊娠并发症,保证胎儿正常发育。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U58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22例不同孕期的妊娠妇女及134例非孕正常对照妇女进行血清TBA及常规肝功能项目检查。结果孕妇血清TBA、ALT、ALP、TBIL、TP及ALB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但大多数仍在正常范围内;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及中高度妊高征孕妇血清TBA显著增高。结论孕妇血清TBA随妊娠期增加而升高,它是ICP及妊高征肝损害早期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临床医生应把孕妇血清TBA测定做为一个重要常规体检项目。

  • 标签: 妊娠妇女 血清总胆汁酸 肝功能检查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汁(TBA)检查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肝胆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给予TBA检查,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的TB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亚组与原发性肝癌亚组的TBA阳性率高于ALT与A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疾病诊断中应用血清胆汁检查,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清总胆汁酸检查 肝胆疾病 诊断
  • 简介:棕色脂肪能将食物中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热能,而白色脂肪正好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即储存能量。每个人体内棕色脂肪的含量和活性的差异对于肥胖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给一群成年女性服用了含有胆汁(脱氧胆酸)的营养补充品后,

  • 标签: 脂肪 棕色 激活 营养补充品 直接转化
  • 简介:摘要随着对胆汁的研究不断深入,逐渐发现并证实了高水平胆汁可致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例如,窦性心动过缓、心房颤动(AF)、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心脏骤停。还发现胎儿比成人更易发生胆汁诱导的心律失常。人们已经认识到胆汁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心律失常,例如,胆汁对离子及离子通道的影响、受体介导、迷走神经介导等途径。而熊去氧胆酸是目前发现的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并且具有抗心律失常效应的胆汁。现就胆汁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胆汁酸 心律失常 熊去氧胆酸 毒蕈碱M2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服用药物治疗后其谷丙转氨酶(ALT)增高的精神病患者的血清胆汁(TBA)变化。方法抽取在我院经药物治疗后谷丙转氨酶增高的精神病患者54例,测定其血清胆汁后与54例肝病患者的血清胆汁酸值进行对照。结果54例谷丙转氨酶增高的精神病患者中仅3例患者的胆汁酸值有轻度增高表现,异常率约为5.6%;54例肝病患者的血清胆汁均有增高,异常率为100%。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主要表现为转氨酶活性的增高1,如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为药物性肝炎,而血清胆汁的水平能够作为判定肝细胞损害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2。

  • 标签: 精神病 谷丙转氨酶(ALT) 总胆汁酸(TBA)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监测血清胆汁(TBA)水平,探讨静脉营养对早产儿的肝胆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7例早产儿静脉营养前后血清TBA水平。结果早产儿静脉营养前后血清TBA分别为(9.48±5.88)umol/L、(14.72±10.55)umol/L,静脉营养前后血清TB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8,P<0.05)。结论早产儿使用静脉营养时监测血清TBA水平,可早期发现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为临床防治早产儿胆汁淤积症提供指导。

  • 标签: 总胆汁酸 早产儿 静脉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时血清胆汁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患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65例与对照组正常新生儿30例的早期TBA进行比较。结果感染组的T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A早期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有临床意义。

  • 标签: 总胆汁酸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过程中HDL-C试剂对胆汁测定的干扰。方法用罗氏P800生化分析系统分别进行各组测定不同程序清洗试剂针后同时测定HDL-C和TBA(实验组)与单独测定TBA(对照组),各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TBA结果差异。结果同时测定HDL-C和TBA,TBA结果(44.02±1.510mmol/L)明显高于单独测定TBA结果(4.05±0.688mmol/L),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强清洗试剂针1后同时测定HDL-C和TBA,TBA结果(12.71±1.7888mmol/L)有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依然存在。结论HDL-C试剂1对TBA测定有严重干扰,加强试剂针清洗未能完全消除干扰。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胆汁酸 试剂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两性分子,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过量的胆汁进入结肠后会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腹泻,即胆汁腹泻(BAD)。目前诊断BAD的金标准是75Se-牛磺胆酸潴留试验,其他方法包括血清标志物(补体C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检测和胆汁螯合剂(BAS)的诊断性治疗。BAS是BAD的一线治疗手段,主要药物有考来烯胺、考来维仑和考来替泊等。本文就BAD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胆汁酸 腹泻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与总胆汁(TBA)水平关系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产CL-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102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献血员血清PA、TBA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P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B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PA值逐渐下降,TBA值逐渐升高;肝硬化患者血清PA与TB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82,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血清PA水平下降,TBA水平升高,血清PA与TBA呈明显负相关,联合检测血清PA、TBA水平能较早地反映肝脏合成及其代谢功能,对病情和预后的早期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硬化患者 TBA 血清前白蛋白 正常 临床意义 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