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血清胆汁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1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92例健康人的TBA血清含量。结果肝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急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重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而急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炎后肝硬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型肝炎血清TBA与ALT及ALB则无相关性,P>0.05。结论肝病患者血清TBA水平升高,其上升幅度对判断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程度及病情预后、选择治疗方案有较大意义。

  • 标签: 肝脏疾病 总胆汁酸 血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方法学评价试验,选择一种检测血清胆汁的方法。方法Thio-NADH黄色发光系统酶循环法检测血清胆汁。结果本法线性达150mol/L,精密度,批内CV0.98%,0.85%,批间CV4.58%,4.13%,本法与普通酶显示法比较Y=0.903x-1.45r=0.9955,n=50,配对t检验P>0.05,胆红素<830umol/L,血红蛋白<50g/L,肝素钠<100mmol/L,枸橼酸钠<120mmol/L,乳酸<30mmol/L,抗坏血酸<280mmol/L,对测定结果无显著干扰。结论本法线性好,精密度高,结果无明显干扰,对仪器管道、比色杯基本无色素沉着污染,是测定血清胆汁的一种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酶循环法 血清总胆汁酸(TBA) Thio-NA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黄疸诊断中血清胆汁(TBA)的测定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黄疸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定其中的100例生理性黄疸患儿为观察组A,剩余的100例病理性黄疸规定为观察组B,并选定10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测定其血清胆汁,并测定其肝功能相关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A患儿血清TBA为(8.96±6.42)μmol/L,而对照组新生儿血清TBA为(9.48±5.18)μmol/L,2组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B患儿的血清TBA为(32.51±22.48)μmol/L,该组与对照组及观察组A的对比差异有意义(P<0.01),且观察组B的TBA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等肝功能指标呈正相关。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对于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方面,血清TBA测定具备了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有利于临床对黄疸类型等情况的判断,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血清总胆汁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汁和前清蛋白的测定在肝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肝病患者186例,均严格按Child-Pugh评分进行分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对照组为82例健康体检人员,测定血清胆汁用循环酶法测定,前清蛋白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结果各肝病组血清胆汁(TBA)明显比健康对照组高(P<0.01),而前清蛋白(PA)却均明显比健康对照组低(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胆汁和前清蛋白有助于发现肝脏合成及代谢功能的早期损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临床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对胆汁(TBA)检测的影响,为临床合理检测生化项目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的生化项目与TBA进行交叉检测,采用单独检测TBA作为对照管,比较不同检测项目对TBA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临床常用肝肾功及生化检测项目与TBA进行交叉检测发现,肌酐(Cr)、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与TBA交叉检测后,TBA检测值高于对照管。结论Cr、TC、HDL-C及LDL-C检测试剂对TAC检测结果存在干扰,交叉检测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 标签: 生化分析 检测感染 交叉检测 Cr BUN HDL-c LDL-c TAC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新生儿溶血患者实施血清胆汁的检验,分析临床应用的结局。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前来本院进行溶血治疗的新生儿为对象,经过回顾式分析,对血清胆汁水平进行对比说明。对照组患者以 60例黄疸新生儿进行对比,观察组则为 60例溶血新生儿,分析数值水平差异。结果:从研究数据上看,观察组患儿在血清胆汁胆红素水平上均为( 1.66±5.74) umol/L和( 165.52±74.36) umol/L,高于对照组对应指标,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直接胆红素水平和 γ-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上依然存在差异性,即观察组数值为( 14.39±5.55) umol/L和( 6.49±4.25) umol/L,依然远远高出对照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日龄低于 5天的新生儿,其血清胆汁水平明显低于日龄超过 5天的新生儿。结论:采用血清胆汁检验能够对新生儿溶血疾病的患者进行病情分析,其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加血清胆汁水平也有所提升。

  • 标签: 新生儿 溶血患者 血清总胆汁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脏是体内合成胆汁的唯一器官,它具有很高的器官特异性。1同时,肝脏也是处理胆红素的重要器官。二者联合检测,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血清胆汁胆红素水平是反映肝脏情况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新生儿不同类型黄疸时血清胆汁胆红素浓度,以判断新生儿黄疸情况。实验组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黄疸新生儿血清,检测血清胆汁胆红素浓度。所有入选对象中,生理性黄疸42例,病理性黄疸组79例,对照组46例。结果显示,病理性黄疸组血清胆汁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对照组与生理性黄疸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总胆汁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汁(TBA)测定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肝功能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检测对照组37例,生理性黄疸组36例,病理性黄疸组39例共102例患儿血清TBA水平。结果生理性黄疸患儿的TBA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理性黄疸患儿的T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当常规肝功能指标改变不明显时,血清TBA检测是一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较为灵敏的肝实质损伤的指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胆汁瘀积。

  • 标签: 总胆汁酸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胆汁测定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为A、B、C三级,采用双酶偶联法测定血清胆汁(TBA)。结果:TBA值随Chad-Pugh分级加重呈递增现象,各组血清TBA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BA与白蛋白(ALB)呈负相关(rs=-0、417,P<0.001),与总胆红素(TBIL)呈正相关(rs=0.482,P<0.001),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无明显相关性(rs=0.195,P>0.05)。结论:血清TBA是肝炎后肝硬化病情变化的灵敏指标。

  • 标签: 血清总胆汁酸 肝炎后肝硬化 TBA 患者 临床意义 ALB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肝胆疾病临床诊断的过程中进行血清胆汁( TBA ) 测定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肝胆疾病 50例患者与 健康组 50名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 TBA测定结果差异性。结果:所选取的急性肝炎、 肝癌、 肝硬化等肝胆疾病患者其 TBA的测定结果与健康组患者 TBA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 P<0.05。肝癌、 肝硬化患者 TBA异常率显著高于 ALT和 AST,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 P<0.05。结论: TBA测定可以作为评价 肝胆疾病患者的敏感性指标,是诊断 肝癌、 肝硬化的重要指标,可以用于临床进行肝胆疾病的检测和诊断。

  • 标签: TBA,肝胆疾病, ALT, AS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胆固醇和胆汁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将我院70例肝硬化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胆固醇和胆汁。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H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B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在Child-Pugh中C级中最低,三级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A随着肝功能P<0.05分级的增高而增高,三级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O、TBA的联合检测能较敏感地反应肝硬化的程度,对肝功能的评定及病情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硬化血清胆固醇总胆汁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胆疾病临床诊断的过程中进行血清胆汁(TBA)测定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肝胆疾病50例患者与健康组50名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TBA测定结果差异性。结果:所选取的急性肝炎、肝癌、肝硬化等肝胆疾病患者其TBA的测定结果与健康组患者TBA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TBA,肝胆疾病,ALT,AS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汁(TBA)、甘胆酸(CG)应用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诊断工作中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21年01月-2021年12月期间孕产保健科门诊90例ICP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TBA、CG检测水平。结果:研究组TBA、C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甘胆酸 总胆汁酸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胆汁在促进脂质、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和维持正常肠肝循环方面起重要作用。由胆固醇合成胆汁至少需要经过17种酶的催化反应,任何1种酶缺陷都会造成胆汁合成障碍,导致血浆和(或)尿液中疾病特异性胆汁中间产物的积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胆汁淤积性肝病及神经系统病变等症状。通过串联质谱分析技术检测血浆、尿液中的胆汁谱是协助遗传性胆汁合成缺陷症诊断、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简便而有效的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产儿结局和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清胆汁水平(TBA)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取的37例早发型ICP患者,按照患者(TBA)水平分为重度组(TBA≥40μmol/L)14例患者和轻度组(10μmol/L≤TBA<40μmol/L)23例患者,对比两组(TBA)水平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结果重度组血清TBA、TBIL、ALT、AST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早产发生率、羊水粪染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胎死宫内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新生儿体重和分娩周数和轻度组无明显差异,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ICP患者体内血清TBA水平越高,围产儿不良与后发生率就越高,早期进行产检进行筛查,发现病情及早进行治疗,对改善围产儿结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围产儿 早发型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汁(TBA)测定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2011年妇产科28-39周的孕妇共239例,其中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8例,正常妊娠孕妇231例,测定其空腹血清胆汁及胆红素水平进行总结。结论血清胆汁(TBA)是检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较敏感指标,可作为ICP患者常规检测项目之一。

  • 标签: 血清总胆汁酸 妊娠 肝内胆汁淤积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四项及胆汁随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而变化的情况,并探讨联合检测凝血四项及胆汁的意义。方法采用DimensionRX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81例肝病患者及3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胆汁(TBA)测定,同时用赛科希德SF—80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TBA在各型肝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T、APTT、TT、FIB四项在急性肝炎、慢性轻度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慢性中、重度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及重症肝病患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检测PT、APTT、TT、FIB及TBA能较好地反映肝功能状况并评估肝脏受损程度,可以从多方面为肝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准确的实验依据。

  • 标签: 总胆汁酸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