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2年8月60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患者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消化道恶性肿瘤、肝硬化、消化道出血为其易感因素。易感部位为呼吸系统,菌群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保护易感人群,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09-2012年所遇到的6例间隙感染患者,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并及时合理大量应用抗生素。结果5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死亡。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可引起败血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早期的发现、及时合理的抗生素应用、充分的引流对感染的控制及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间隙感染 切开引流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分析,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门诊换药8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预防措施。结果未有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结论通过对门诊换药室环境的控制、保持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对医护人员严格管理等措施的执行,能有效预防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

  • 标签: 门诊换药室 交叉感染 无菌原则 医源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性医院儿科病房内出现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医院病房内7014例小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小儿感染的部位主要是在消化道和呼吸道;在医院内发生感染的小儿主要与患儿的病情、年龄以及住院的时间有关,另外还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一定关联性。结论医院感染与患者的病情和患者的免疫能力以及抗生素的使用和住院时间存在较大关系,医院感染与患儿的基础病情、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抗菌素的应用密切相关,所以应尽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患儿做到及时的消毒隔离,同时加强对医院内感染的监控。

  • 标签: 儿科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中临床应用的研究。方法现分析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细菌感染患者。结果脓毒血症组治疗后的PCT值明显低于治疗前的PCT值;脓毒血症组在治疗前后的CRP以及WBC两项参数基本无变化。结论血清中的降钙素原的检测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降钙素原 细菌感染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控制感染中的应用,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的医学护理专业人员共40名,以40名医院护理人员的行为作为研究探讨范围,分析探讨护理管理工作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选取尽量护理管理前的一个月医感染发生率作为对照。结果在由医院专业人员护理管理后,医院在疾病感染方面的发生,相比较于护理管理后前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率明显降低,且较大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护理工作对控制医院感染有着良好的效果,因此,应该加强护理工作在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渗透,以达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控制 效果
  • 简介:摘要剖宫产是运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剖开腹壁及子宫,取出胎儿,其较顺产产妇而言存在手术性创伤,也存在较多并发症,其中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I)是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感染对于产妇的恢复及新生儿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由于手术伤口感染的直观可见,常常导致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影响医院的声誉、品牌,严重者引起医院感染暴发,更给医院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目前对于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对影响剖宫产SSI的高危因素、预防、治疗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除了采用常规的外科治疗技术处理创面外,近些年来也有不少使用密闭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或湿润烧伤膏(MoistExposedBurnOintment,MEBO)治疗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获得了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的临床报道。

  • 标签: 剖宫产 手术部位感染(SSI) 密闭负压引流(VSD) 湿润烧伤膏(MEBO)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情况,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采取严格实施隔离措施,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结果通过对多重耐药菌的隔离干预措施,运用预防与控制技术,保障医疗安全。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是评价医院预防控制措施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一项重要的卫生学指标,必须制定确实可行的防控措施,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病率。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科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科重症监护室2011年5月~2012年5月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21例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18例患者除首次痰培养有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外,根据药敏治疗1~2周后再行痰培养,结果未见鲍曼不动杆菌生长。结论应实施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学习,以预防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供应室质量管理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全面阐述了供应室建筑合理布局、加强供应室人员业务学习、严格把好洗涤、消毒、灭菌质量和严格监测制度。结果能够提高供应室管理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结论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有密切关系。

  • 标签: 供应室 质量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索感染科护士心理压力、工作压力源,为加强护士心理素质提出对策,得出结论感染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与感染科的工作环境和护士的工作性质有关,建议有针对性的缓解压力源以减少感染科护士的压力,提升其心理健康。

  • 标签: 感染科护士 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前两年收治的8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儿童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抗感染、雾化吸入、吸氧等),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匹多莫德药剂的使用,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病情症状改变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相比较于对照组患儿,感染次数明显减少,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结论匹多莫德应用于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具有积极的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儿科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 治疗解析
  • 简介:摘要我院收治1例高原颅内感染患者,入院查体初步诊断为外伤导致颅内感染,重新将伤口清创及缝合,并于侧脑室穿刺置管,将头孢曲松钠加入生理盐水中配制成灌洗液,行侧脑室灌洗和腰池外引流,同时配合全身抗菌和对症支持治疗,1周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清楚,脑脊液检查结果正常。高原颅内感染采用侧脑室置管连续灌洗加腰池引流法治疗效果满意、疗效确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颅内感染 侧脑室灌洗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急性膀胱炎该病病例的是指潮红、黏膜充血,上皮细胞肿胀,黏膜下组织充血、白细胞浸润和水肿。病情严重患者有点状和片状充血,并可出现黏膜溃疡。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76例该病患者,总结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探讨临床护理方法和技巧,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病程。

  • 标签: 急性膀胱炎 护理 肾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感染控制管理,包括成立科室院感管理小组、加强院感知识培训、加强空气培养等,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结果对照组、研究组总感染率分别为10.26%、1.90%,研究组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科学、有效地进行手术室感染管理,是控制手术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应给予高度重视。

  • 标签: 手术室 感染管理 方法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发病的关系,提高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认识和警惕性,减少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我院786例ERCP检查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行ERCP检查,常见的胆胰并发症为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而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头癌、胆管炎等相对少见。结论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和不典型性,胆石症发生率较高,患者年龄、憩室的大小与胰胆疾病并发症关系密切。

  • 标签: 十二指肠憩室 胆道疾病 胰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爱滋病感染者合并烧伤时的治疗方法及其治疗过程中的特殊性。方法爱滋病感染者合并烧伤时,在创面处理上,因创面暴露时间越长,血液、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的机会也就越多,对医务人员威胁越大,所以强调早期深度创面切痂自体皮移植术,早期封闭创面,减少污染机会。同时要做好医务人员及病人的思想工作。结果接收爱滋病感染者合并烧伤四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医务人员无艾滋病传染病例发生。结论对爱滋病感染者合并烧伤时,只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在治愈患者的同时,可以避免医务人员传染情况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科针刺伤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我市1000名感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针刺伤原因、危害及处理方式。结果合计共发生针刺伤1430次,针头处理过程405次(28.32%),抽血、注射套回针帽环节291次(20.34%),医疗废物处理环节305次(21.33%)。针刺伤多发生于针头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及抽血、注射套回针帽环节。本组接受调查且发生针刺伤的护士中,感染乙型肝炎(HBV)357次(24.97%)、感染丙型肝炎(HCV)114次(7.97%)、感染艾滋病(HIV)5次(0.35%),发生其他感染11次(0.77%),共因针刺伤发生感染487例,综合感染发生率34.06%。结论感染科护士应在积极接受培训、提高针头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及抽血、注射套回针帽等环节感染预防认识的同时,规范日常护理操作,将针刺伤发生率降到最低。

  • 标签: 感染科 针刺伤 危害与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床边调查和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1111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6.13%,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等。结论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结果准确的反映了医院感染情况,根据医院的薄弱环节更好的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 标签: 医院感染 横断面调查 现患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的住院患者300例中,切口感染11例的情况,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对策。结果腹部术后切口感染与病人全身健康状况、手术环境、医务人员素质及应用抗生素等方面有着重要关系。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合理应用抗生素,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切口护理,充分做好肠道准备,加强病人的营养支持,从而降低腹部术后切口的感染

  • 标签: 腹部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