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下肢静脉的预防与护理。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80例,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下肢静脉做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术后下肢静脉率上,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1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运用专业护理可以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老年腹股沟疝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根治术后下肢静脉的预防以及护理体会。方法使用随机抽样法在本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抽选出病例数80例进行研究,将这8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随机性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各40例。对照组乳腺癌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乳腺癌患者预见性护理服务,对比两组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下肢静脉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对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有助于减少下肢静脉的形成。

  • 标签: 乳腺癌根治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性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护理干预骨科术后静脉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的骨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的发生率及相关症状。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下肢静脉发生率和下肢肿胀发生率,以及治疗后一周内的下肢体温温度,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骨科术后下肢静脉的发生率并缓解相应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术后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颅脑外科静脉形成中的应用措施和方法。方法择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颅脑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行以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静脉形成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颅脑外科患者行以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避免静脉的形成,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颅脑外科 深静脉血栓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静脉形成(DVT)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28例患者,采取全面、积极且有针对性的预防静脉形成的护理措施,观察术后DVT发生情况。结果所选取的28例患者中,1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1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2例出现DVT,其余均无DVT的发生。结论针对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通过开展积极、全面、系统化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较好的预防DVT。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脑外科患者静脉形成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颅脑外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静脉形成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静脉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科患者中采用静脉形成的预见性护理,不仅有利于颅脑外科患者的康复,而且能够降低患者静脉的形成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目的探究颅脑外科患者静脉形成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颅脑外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静脉形成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静脉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科患者中采用静脉形成的预见性护理,不仅有利于颅脑外科患者的康复,而且能够降低患者静脉的形成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颅脑外科患者 深静脉血栓 预见性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行使过骨科手术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方式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静脉的概率。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再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大大降低下肢静脉发生率,对病人预后有积极影响。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及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静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下肢静脉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实施外周静脉治疗,B组实施导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溶栓前两组患者的周径差无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但在溶栓后B组患者的大小腿周径差以及消肿率明显优于A组,并且B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是87.50%,明显高于A组的55.0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外周静脉及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静脉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应该大力推广和应用该治疗方案。

  • 标签: 经外周静脉 导管溶栓治疗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术后下肢静脉形成中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后下肢静脉形成情况。结果对照组有6例(10.00%)患者出现了下肢静脉,而观察组有1例(1.67%)。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术后下肢静脉形成中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直肠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大手术下肢静脉形成(DVT)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36例骨科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预防护理、心理护理与生活护理,观察记录患者是否有下肢静脉的情况发生,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是否有患肢功能障碍等问题。结果对进行骨科大手术的36例患者进行预防和护理,有3例下肢静脉患者,经治疗护理后痊愈,有效降低了DVT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能有效减少下肢静脉形成的发生概率,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水平。

  • 标签: 骨科大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和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静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静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P<0.05。结论针对DVT发生危险因素,对下肢骨折患者开展整体护理,有助于降低术后DVT的发生。

  • 标签: 整体护理 下肢骨折术后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静脉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182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护理组各9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静脉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静脉发生率为9.9%,对照组静脉发生率为2.3%,护理组静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1.2%,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能够降低骨折术后患者静脉形成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综合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预防作用,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防效果的提升。方法择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86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成护理组及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则是实施护理干预,以静脉形成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为指标,比对常规护理以及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静脉的预防作用。结果术后常规组3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情况,其中2例诊断为轻度,1例为重度,常规组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率为6.97%,护理满意度为90.69%;而护理组中仅出现1例轻度静脉下肢血栓,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率为2.32%,护理满意度为100%,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静脉形成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下肢皮肤颜色以及温度都处于正常范围,且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较好。结论骨科患者术后实施周到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针对各种并发症及风险实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静脉发生率,以周到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在提升医院护理质量的同时,加强了临床护理的效果,最终实现了骨科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下肢骨折患者术前静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750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于患者术前1d筛查下肢静脉。结果彩超检查出60例下肢静脉,占8.00%;40岁以上患者静脉发生率高于40岁以下者,差异显著(P<0.0);股骨骨折和多发骨折患者静脉发生率高于胫腓骨及内外踝骨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静脉发生率较高,临床应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术前静脉进行筛查,降低手术风险,避免出现致命性肺栓塞。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筛查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拜瑞妥片在外科术后下肢静脉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行普外科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全部患者均实施普外科手术治疗及对症处置,对照组在术后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则在术后给予拜瑞妥片口服,比较两种用药在预防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发生率分别为8.33%和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比较(PT、APTT、Fg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疗效相当。结论拜瑞妥片与丹参注射液相比,均可有效预防普外科手术术后下肢静脉的形成,且安全性较好,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外科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拜瑞妥片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围手术期静脉形成的干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5年10月间我院行下肢骨折围手术患者106例,对其预防静脉形成的干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患者经过干预护理,出现下肢静脉1例,肺栓塞2例,经及时有效处理后均康复出院,取得显著临床护理效果。结论干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下肢骨折围手术期静脉发生率,促进患者良好康复,显著提高临床手术治疗成功率,具有广泛实践意义。

  • 标签: 下肢骨折 围手术期 深静脉血栓 干预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大手术下肢静脉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随机选取84例大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骨科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均分成两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42)与综合护理(观察组,n=42)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从下肢静脉发生率方面分析,观察组为2.38%,对照组为19.05%,两组对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χ2检验,证明P<0.05。结论为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下肢静脉发生率,加快患者骨折恢复进程,建议临床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 标签: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形成(DVT)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术前进行下肢DVT量化风险评估和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患肢静脉流情况,根据下肢DVT风险评估级别分层实施预防护理措施做好术前评估、观察,落实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90例经积极有效的围术期预防和护理,有1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DVT,发生率为0.2%,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静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下肢骨折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54例/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静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56%vs20.37%,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静脉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骨科手术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8例。对比两组术后下肢静脉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P<0.05)。观察组静脉形成、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89.29%(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骨科术后DVT的形成,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