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蚓激酶加前列地尔治疗脑卒中并发下肢静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用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40例蚓激酶加前列地尔治疗,分析血流变结果,进行患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治疗组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蚓激酶联用前列地尔对脑卒中并发下肢静脉有明显疗效。

  • 标签: 蚓激酶 前列地尔 脑卒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术中预防性护理干预减少下肢静脉发生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手术室患者,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流程护理,实验组使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室患者满意比率;手术室护理质量、术后恢复天数;护理前后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和凝血指标;下肢静脉形成的比例。结果实验组手术室患者满意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室护理质量、术后恢复天数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血小板相关参数和凝血指标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小板相关参数和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下肢静脉形成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低下肢静脉形成的比例,改善护理质量和凝血、血小板参数,提高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术 预防性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 发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生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接收的166例行剖宫产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n=83)采取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n=83)采取围生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2种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97.59%)显著高于对照组(86.75%)(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3.61%)显著低于对照组(10.84)(P<0.05)。结论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产妇采取围生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下肢静脉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围生期护理干预 剖宫产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静脉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下肢静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可以更好的降低患者的下肢静脉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帮助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联合疏血通注射液预防骨科术后下肢静脉形成(DVT)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骨科术后患者64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实验组则给予中医护理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干预。干预后统计并对比两组DVT发生率,伤肢肿胀改善程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4d伤肢肿胀程度均明显缓解,但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骨科术后患者,给予中医护理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干预,能够显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高度凝结状态,对预防DVT、缓解伤肢肿胀、减轻患者痛苦均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护理 疏血通注射液 骨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延续护理在下肢静脉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下肢静脉患者50例,所有患者根据入院编号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均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延续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在下肢静脉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中具有重要价值,该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抗凝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具体临床治疗方案,为骨科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2016年收治的50例下肢骨折创伤手术患者,根据有无静脉分为30例实验组以及2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实验对象病因、手术外在因素以及下肢静脉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实验对象内在因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对象手术时间外在因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机械配合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综合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导致骨科创伤患者发生下肢静脉的因素较多,包括手术时间、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疾病等,需要在综合内外在因素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治疗方式以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骨科创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内在因素 外在因素 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静脉形成风险因素评估表与预防性护理联合用于ICU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03月至2017年07月我院ICU病房9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对照组(n=46例)和实验组(n=46例),对照组行ICU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DVT风险因素评估表评估并联合启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ICU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对照组股静脉流速(20.502.10)cm/s、腘静脉流速(15.103.40)cm/s均低于实验组(27.003.20)cm/s、(21.703.30)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DTV发生率(32.61%)高于实验组(1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VT风险因素评估表、预防性护理合并推行于ICU临床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肢静脉回流,避免DVT,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评估表 预防性护理 ICU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静脉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中出现下肢骨折的患者80例,根据护理的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常规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静脉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的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静脉形成率,减少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形成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2016年11月22日到2017年12月11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2组)。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干预、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下肢静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下肢静脉例数为3例,对照组为11例。数据之间明显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形成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干预 缺血性脑卒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特殊护理在预防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下肢静脉(DVT)形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特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水平(Fbg)。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干预组患者PT、APTT水平均显著升高,Fbg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的发生,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特殊护理 老年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凝血时间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术后下肢静脉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90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关节置换术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试验组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静脉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下肢静脉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延续护理在下肢静脉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下肢静脉患者50例,所有患者根据入院编号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均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延续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在下肢静脉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中具有重要价值,该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抗凝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PICC置管后静脉形成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4月~2017年0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PICC置管后静脉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VAS评分、VD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PICC置管后静脉形成患者进行积极有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

  • 标签: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开颅减压手术治疗恶性脑静脉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90例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与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脑静脉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开颅减压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抗凝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2.50%vs52.50%,P<0.05);VA、BA值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开颅减压手术是治疗恶性脑静脉的有效途径,推荐使用。

  • 标签: 开颅减压手术 恶性脑静脉血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临床初步诊断为下肢静脉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超声检查,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彩超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对诊断资料与手术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下肢静脉患者中,单发于左下肢静脉66例,单发于右下肢静脉30例,双下肢同时患病24例。股总静脉CDFI检查结果为阳性股总静脉40条,DSA检查结果为44条,CDFI的准确性、灵敏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0.0%、81.8%及75.0%。股静脉CDFI的准确性、灵敏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1.4%、60.0%及71.4%。股浅静脉77.8%、81.8%及71.4%。腘静脉92.3%、92.3%及92.3%。胫前静脉72.2%、75.0%及80.0%。胫后静脉81.3%、83.3%及75.0%。不同节段CDFI、DSA检查结果对比,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下肢静脉进行诊断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与鉴别,具有高准确性、高灵敏性及高特异性的特点。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静脉血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静脉炎预防与护理。方法选取100例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后下肢血栓静脉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编入常规组(n=50)和综合组(n=50)中,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预防和护理措施,对综合组患者施加预防性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预防及护理情况,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组患者静脉膜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下肢静脉静脉炎复发率均要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综合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预防和护理措施在应用在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静脉炎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

  • 标签: 妇产科 下肢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塞通加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卒中并发下肢静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1例,对照组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检测两组血流变,及行患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加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对脑卒中并发下肢静脉有明显疗效,是治疗脑卒中并发下肢静脉的有效药物。

  • 标签: 血塞通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 脑卒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间骨折属于髋部骨折一种,临床上老年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或者不愿意手术常采取保守治疗方法。采用保守治疗的病人普遍住院时间长,需要床上静养,长期静脉受压,血液回流不畅,血液高凝状态,常易发生下肢静脉形成,临床上用压力抗栓泵辅助预防下肢静脉形成,效果显著。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保守治疗 压力抗栓泵 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