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科术后下肢静脉患者的护理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1年9月-2014年1月收治的32例骨科术后下肢静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32例患者治愈出院,无1例并发症的出现,患者对护理比较满意。结论研究得出,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的护理,不但能降低骨科术后下肢静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而且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骨科 下肢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院的医疗数据来分析骨科术后DVT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2012年1月份至2014年1月份所收治的103例骨科手术患者的资料,其中术后接受常规护理患者为51例,我们以这51例患者做对照组。结果对照组DVT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对骨科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是降低DVT的有效途径。

  • 标签: 骨科 术后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l)检测下肢静脉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2年03月在本院确诊为下肢静脉115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以观察管壁、管腔及周围结构,记录血栓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结果超声检测下肢静脉110例,其中双侧14例,单侧96例,左侧92条,右侧32条。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无创诊断下肢静脉形成、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客观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方法。

  • 标签: 下肢深静脉 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 简介:目的通过利用多种超声技术综合对下肢静脉(DVT)患者计分,初步探讨量化评分方式在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完全随机对照分组原则将70例DVT患者共计70条血管分对照组(A组)36条和研究组(B组)34条,A组采用传统方式即多种超声综合诊断、评价DVT,不进行量化评分,B组依据各不同检测方式的结果情况分为0、1、2分值,总计各分值作为评价结果,两组均行常规溶栓治疗,28d后,B组中治疗效果未达3级但评分值降低者,延长溶栓周期。结果3个月后,统计阻塞血管3级开通共计23例,A组8例(22.2%),B组15例(4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3级+2级总数作为总有效率统计,A组17例(47.2%),B组19例(5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多种超声成像计分方式可定量评价DVT,治疗过程中通过观察评分变化,可动态、客观、前瞻性提供DVT病情,对于评分减低病例适当延长溶栓治疗周期,可提高DVT病例的3级再通率,但对总体有效率无明显提高。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检查 血栓溶解疗法 治疗结果 量化
  • 作者: 陈建群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肿瘤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摘    要】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6例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其干预体会。方法:截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按照其所选用的护理方案,将其划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8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从实验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下肢静脉常继发于外科手术、骨折、产后等长期卧床或高凝状态患者,因其发生肺栓塞造成严重临床后果而受到广大医生的重视。本院自2008年1月至今共收治6例静脉,经介入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深静脉 血栓 介入治疗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溶栓治疗下肢静脉形成的疗效。方法对143例急性下肢静脉形成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结果143例患者经治疗2周后治愈46例,好转91例,治愈好转率96%。病程>7天患者32例,治愈好转率为80%。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急性下肢静脉形成安全有效,且对病程超过一周的患者同样可以考虑溶栓。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 尿激酶 局部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卧床病人静脉(DVT)的预防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卧床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预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瘫痪肢体被动运动、肌肉按摩,加穿弹性压力袜套、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预防性护理方法。结果DVT发生率对照组23.3%,预防组为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11.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可基本控制DVT的发生.减少肺栓塞对脑卒中卧床病人的致命威胁。

  • 标签: 脑卒中 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对350例脑出血后根据静脉形成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认为系统有效的护理方法对降低脑出血后下肢静脉形成的发生率有显著效果。

  • 标签: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下肢静脉患者病例护理资料。结果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等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结论给予下肢静脉患者综合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及预防医疗纠纷。

  • 标签: 下肢 静脉 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实施健康宣教在静脉预防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自2020年1月—6月、2021年1月—12月及2022年1月—3月三个时间段收治的所有患有血栓风险的住院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住院患者均实施健康宣教,根据接受宣教效果数据将所有患者分为20年、21年及22年三组。在此期间使用血栓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主要评估内容为静脉发病率、静脉宣教接受度及注意事项知晓率,对比结果作为健康宣教的最后应用依据,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健康宣教后,住院患者静脉宣教接受度及注意事项知晓率明显提高,其静脉发病率明显降低。因此,健康宣教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预防静脉,其结果呈正相关(P<0.05)。 结论 在静脉预防中实施健康宣教的临床护理研究结果较理想,有效降低患者静脉发生风险,增强患者对静脉的注意事项知晓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宣教 深静脉血栓 预防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产科静脉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参与本次研究产妇的数量为100例,研究起始时间2022年6月份,截止时间2022年12月份,将其纳入组别:甲组70例与乙组30例,甲组未出现静脉,乙组出现静脉,分析两组出现静脉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相关护理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两组产妇的年龄、体重质量指数以及高血压、口服避孕药、糖尿病、体育锻炼、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以及活化部分血活酶时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产科深静脉血栓 相关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产科静脉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参与本次研究产妇的数量为100例,研究起始时间2022年6月份,截止时间2022年12月份,将其纳入组别:甲组70例与乙组30例,甲组未出现静脉,乙组出现静脉,分析两组出现静脉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相关护理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两组产妇的年龄、体重质量指数以及高血压、口服避孕药、糖尿病、体育锻炼、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以及活化部分血活酶时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产科深静脉血栓 相关危险因素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