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升低温低流量的体外循环(CPB)管理方法在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鼻咽温度降至200C—220C,动脉灌注流量(5-10ml/kg-min)。结果本组病例CPB转机时间62-138分钟,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1-84分钟,18例病员16例自动复跳,2例除颤后复跳,全组病例脱机顺利,无死亡病例。结论深低温低流量的CPB管理方法在PDA直视缝合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深低温低流量 体外循环 动脉导管未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探寻体外循环(CPB)心脏患者在ICU期间循环功能适宜的监护措施,得出结论采取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质量。

  • 标签: 体外循环 循环功能 心脏 监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血管内皮细胞被覆于全身的血管腔面,内皮细胞约占体重1%,但内皮细胞表面面积多达5.000m^2。内皮细胞在血液和组织表面是非常活跃,在正常血液分布、凝血、炎症反应和损伤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具有屏障、抗凝与抗血栓、合成TFPI、PGI2、NO、TM、ET等物质以及血管壁细胞增值调节等作用。作为活跃的“内分泌组织”和强大的“代谢组织”的血管内皮,在血管生物学研究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学研究中的地位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体外循环围手术期 全身炎症反应
  • 简介:我院自1995~1999年共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约150例,其中发生升主动脉插管意外3例。现就其临床经过及处理报道如下。  1病例  例1:女,9岁。体重22kg。术前诊断室间隔缺损(VSD)。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修补术,并行循环开始动脉灌注流量(20~30)ml.kg-1.min-1,泵压高达34.66~40.00kPa,平均动脉压(MAP)2.67~4.00kPa,心脏胀满,以左心为著。经台上反复调整未能奏效,后请上级医师调整插管方向,方恢复正常体外循环,泵压立即降为16.00kPa,全过程约7~8分钟。术后给予适当高流量灌注,保持酸碱平衡,用甲基强的松龙600mg,20%甘露醇60ml加强脑保护。术后7天痊愈出院,无并发症。

  • 标签: 主动脉插管 体外循环升 升主动脉
  • 简介:本实验通过脑电图观察体外循环深低温低流量灌注下的变化。动物实验分为两组,第一组经体外循环转流降温至肛温20℃后采用不同灌注流量以观察脑电图变化;第二组在两种低流量灌注下的不同时间观察脑电图变化。第一纽发现脑电图波幅在流量75ml/(kz·min)以下时变小,流量5ml/(Kg·min)时均为平坦波。第二组以25ml/(kg·mil)转流后脑电波恢复早,波幅活跃,而以5ml/(kg·min)转流与深低温停循环相似,临床上采用该方法行四联症纠治术,术前、术毕和1~3个月随访,效果良好,脑电图表现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

  • 标签: 体外循环 深低温低流量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体外循环对胎儿的影响,探讨妊娠期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方法2006.5~2008.9对9例妊娠期因严重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患者实施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年龄23~30岁,平均24.8±2.7岁;孕龄13~24周,平均17.7±3.8周;先天性心脏病6例,心脏瓣膜病3例,其中8例伴有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过程全程监测胎心;7例采用常温或浅低温、高流量灌注体外循环灌注,2例采用中、深低温,中低流量灌注方式;术中维持平均动脉压60~80mmHg,流量3.0~3.6L/㎡,SvO2>70%,Hct>26%,依血气分析调整内环境;麻醉后给与黄体酮20~25mg。结果8例预后良好,康复出院;1例在术后18天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围手术期无死胎及自然流产现象发生;麻醉诱导插管、体外循环开始、主动脉阻断及开放等操作对胎儿心率有明显影响;低体温和低流量可导致胎儿心率明显降低。结论保持高流量体外循环灌注及缩短低温灌注时间可减少心脏手术中死胎及流产发生。

  • 标签: 妊娠期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80例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8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58例,年龄2-17岁,平均8岁,室间隔缺损2-20mm,膜周部74例,干下5例,肌部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或乱圆孔未闭20例,右室流出道狭窄28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0例,术前均有明确的超声诊断,予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合并房间隔缺损予房间隔缺损修补,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行右室流出道狭窄疏通术。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3例出现残余分流,分流量较小,未予特殊处理,密切随诊,6-14天出院,无其他并发症。结论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手术修补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提高术中的操作技巧,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体外循环 手术
  • 简介:摘要随着近几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数病例的增加,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由于避免了体外循环的不良影响及相关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及ICU停留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而深受临床推广。下面本研究就针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处理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麻醉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生理盐水冲洗与免冲洗两种方法对有高危出血风险行无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 病人凝血指标的影响,确保 CRRT 顺利进展,使患者得以更好地生存。 方法: 将有高危出血风险行无抗凝 CRRT 治疗的 48 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 采用生理盐水冲洗 ) 和观察组 ( 免冲洗 ), 通过酶联免疫分析 (ELISA) 测定两组病人的凝血酶原片段 1+2(PF1+2) 和 β- 血小板球蛋白 (β-TG) 的变化。 结果: 两组 PF1+2 和 β-TG 的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病人因压力高限报警下机时间均在 5h 以上 , 初步推断生理盐水冲洗与免冲洗在 5h 内均能顺利完成治疗 , 对体外循环管路凝血影响不大 , 但超过 5h 时 , 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的病人因压力高限报警下机例数明显少于免冲洗病人。 结论: 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对于预防 5h 以上 CRRT 体外循环管路的凝血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crrt 患者 体外循环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经验。方法:在非体外循环条件下对3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观察手术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全组均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死亡1例;余患者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恢复正常生活。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安全有效,在一些高危患者较之体外循环更显出其优势。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以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外科113例接受CPB心脏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AKI进行分组研究,应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影响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113例患者平均年龄(49.6±16.8)岁,其中合并糖尿病11例(9.7%);高血压30例(26.5%);贫血8例(7.1%)。术后共20例发生AKI,总发生率为17.7%,其中术后48h内诊断的AKI和术后48h至7d内诊断的AKI的构成比分别为95%和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增多等因素与患者术后发生AKI相关。结论AKI是接受CPB心脏手术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改善患者围手术期心、肾功能,减少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减少输血量,维持术后循环稳定可以降低CPB心脏手术后AKI发生。

  • 标签: 体外循环手术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科室治疗的8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配合方法,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三个角度详细介绍了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内容;结果该组80例患者在10-25d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100%。该组8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康复中出现意外,2例感染,1例切口裂开,意外率3.75%,经治疗后全部康复,治愈率100%;结论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积极的护理配合可以有效地提升手术的成功率,对患者早日康复,降低患者病痛,维系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医疗中广泛推行。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护理配合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生理盐水冲洗与免冲洗两种方法对有高危出血风险行无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病人凝血指标的影响,确保CRRT顺利进展,使患者得以更好地生存。方法将有高危出血风险行无抗凝CRRT治疗的48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和观察组(免冲洗),通过酶联免疫分析(ELISA)测定两组病人的凝血酶原片段1+2(PF1+2)和β-血小板球蛋白(β-TG)的变化。结果两组PF1+2和β-TG的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因压力高限报警下机时间均在5h以上,初步推断生理盐水冲洗与免冲洗在5h内均能顺利完成治疗,对体外循环管路凝血影响不大,但超过5h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的病人因压力高限报警下机例数明显少于免冲洗病人。结论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对于预防5h以上CRRT体外循环管路的凝血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crrt患者 体外循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生理盐水冲洗与免冲洗两种方法对有高危出血风险行无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病人凝血指标的影响,确保CRRT顺利进展,使患者得以更好地生存。方法将有高危出血风险行无抗凝CRRT治疗的48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和观察组(免冲洗),通过酶联免疫分析(ELISA)测定两组病人的凝血酶原片段1+2(PF1+2)和β-血小板球蛋白(β-TG)的变化。结果两组PF1+2和β-TG的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因压力高限报警下机时间均在5h以上,初步推断生理盐水冲洗与免冲洗在5h内均能顺利完成治疗,对体外循环管路凝血影响不大,但超过5h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的病人因压力高限报警下机例数明显少于免冲洗病人。结论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对于预防5h以上CRRT体外循环管路的凝血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crrt患者 体外循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优质手术护理配合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2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手术护理配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评分36.25±2.05、37.91±2.37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满意率为98.68%明显高于对照组89.38%(P

  • 标签: 心理干预 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