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传统的娩肩方法比较,分析改良式娩肩法对产妇会阴裂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将自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3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娩肩过程中采用宫缩时不用腹压,由助产士帮助娩出胎肩;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法,即宫缩时产妇运用腹压,助产士协助娩出胎肩。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资料完整的148例,会阴完整、Ⅰ度裂伤、Ⅱ度裂伤率分别为26.35%、64.19%、9.46%,对照组资料完整的134例,会阴完整、Ⅰ度裂伤、Ⅱ度裂伤率分别为10.45%、64.93%、24.62%,两组比较相差显著(P<0.05)。结论改良式娩肩分娩法可以减少或减轻产妇会阴裂伤程度。

  • 标签: 分娩 娩肩法 会阴裂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临床脑梗死患者使用改良型急诊护理流程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本院共计收治的80名脑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40人。实验观察组中开展改良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常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完成干预之后,实验观察组中的临床结局和症状好转的比率显著的优于常规对照组,两组间差易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脑梗死患者使用改良型急诊护理流程能够起到极为有效的干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临床结局,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改良 脑梗死 效果
  • 简介:摘要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早在1993年由德国学者兼外科医生提出,并成功设计出专用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裘华德教授次年将该技术引入我国。经过一系列改造,该技术不断得到完善。目前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广泛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在各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国内已有数十家企业独立生产各自品牌的创面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套件,其种类不下百种。本研究收集了常见的创面封闭负压引流套件,实测其各项物理系数,利用Abaqus软件构建其相应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机运算、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该装置改良设计方案,为优化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参考。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ABAQUS软件 有限元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两种肠道准备方法对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的影响,以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清洁肠道准备的方法。方法将142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组患者先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付3/日”提前准备肠道三天,行电子结肠检查前再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4付”清洁肠道,对照组行电子结肠镜前直接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4付”清洁肠道,分别观察肠道准备情况、检查成功率、患者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道的清洁效果优良,电子结肠镜检查成功率100%;对照组电子结肠镜检查成功率91%,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提前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付3/日”后再服用大量泻剂清洁肠道更为有效、并且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腹胀感,电子结肠镜检查成功率高。

  • 标签: 老年患者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外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传统头低脚高截石位下完成手术,观察组在改良截石位下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股静脉直径小于对照组,而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疼痛、下肢麻木、下肢静脉栓塞、下肢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加快手术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腹腔镜 直肠癌手术 改良截石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实施妇科普查对疾病早期筛查和防治的意义。方法纳入2013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受检者100例进行研究,对其实施妇科普查,分析其筛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对100例受检者实施妇科普查后,检出生殖道感染35(35.00%)例,宫颈病变10(10.00%)例,其他妇科疾病1(1.00%)例,宫颈癌1(1.00%)例;病理检查显示1级宫颈病变9(9.00%)例,2级宫颈病变2(2.00%)例,3级宫颈病变1(1.00%)例,浸润癌1(1.00%)例,其他宫颈类疾病87(87.00%)例。结论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实施妇科普查对疾病早期筛查和防治的意义显著,可以明显提高疾病检出率,又可针对性的实施干预,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妇科普查 宫颈癌 早期筛查 早期防治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复早期流产的病因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反复早期流产患者30例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免疫因素20例,非免疫因素10例。孕8周时检查胚胎停止发育行人工流产2例,孕8~10周时,行B超检查及检测血清孕酮均正常,成功分娩,胎儿正常无畸形。结论流产的治疗视发病时的全身情况及流产的不同类型而异。先急后缓,紧急情况紧急处理,防治并发症,给予后续检查治疗的建议和指导。

  • 标签: 反复早期流产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两组患者均施以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I)评分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评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经早期康复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经内镜及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其内镜下的特点、部位及组织病理类型。结果早期胃癌胃镜下分型I型3例(9.4%)、II型19例(59.4%)、Ⅲ型10例(31.2%);浸润深度仅限于粘膜内20例,侵入粘膜下层12例;病理组织学分类管状腺癌14例、腺癌8例,印戒细胞癌6例、乳头状腺癌4例。结论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方法是确诊早期胃癌的可靠及首选的方法,医务人员应增强胃镜下对早期胃癌的表现和病理组织类型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和准确性。

  • 标签: 早期胃癌 病理分型 内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生理功能的影响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的参照组,以及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研究组。对于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情况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生理功能指标(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展开积极有效的舒适护理方案,能够对患者心理和生理均产生良好的影响。

  • 标签: 舒适护理 手术室患者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生理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分娩采用预测评分联合护理干预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到我院住院、自然分娩的产妇中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表法将100例产妇分成两组,即参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对参照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研究组产妇实施预测评分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参照组(22.00%)。并且前者的产后出血量(375.42±70.91)ml低于后者(1210.98±54.64)ml,组间存在较大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将预测评分联合护理干预应用在产妇阴道分娩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度,而且还能够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

  • 标签: 预测评分 护理干预 产后出血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过程中,分别运用血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对患者患病情况进行评估,并作比较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52名危重症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清除率对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分为两个组别,APACHEⅡ评分<20的分为观察组,>20的分为对照组,同时将死亡与存活的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均进行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清除率测定。结果对照组的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血乳酸清除率较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死亡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较存活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较高;两类患者24小时血乳酸水平都较即时数据较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的评估中,血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均能有效应用,为主治医师的治疗提供依据,降低危重症患者死亡人数。

  • 标签: APACHEⅡ评分 血乳酸清除率 重症患者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点评分析法在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日点评分析法值班护士记录呼叫相关内容,晚交班前集中评价每名责任护士分管患者静脉输液的相关问题。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呼叫器的使用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静脉输液患者日均呼叫数、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取得较大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日点评分析法是适用于静脉输液管理的一种有效质量改进方法。

  • 标签: 静脉输液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MLHFQ评分研究血浆NT-pro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心衰的相关意义,为心衰程度及预后评定提供参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我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40例患者心功能进行MLHFQ评分和NYHA分级,另选取16例身体指标一切正常同龄人为对照组,对所有的患者进行血浆NT-proBNP水平的理化常规检测,并且使用相关的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将各分数段间及组间血浆NT-proBNP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要高,P<0.05;并且试验中随着NYHA分级的上升,患者的心衰程度急剧增加,血浆中的NT-proBNP的含量水平呈上升的趋势,经过测量能够看出患者的MLHFQ评分也呈上升的趋势。经过实验结果能够看出随着MLHFQ评分的上升,血浆NT-proBNP水平逐渐上升,大于75组的上升幅度要高于另外两组,P<0.05,但是对于另外两组的数据结果统计来说,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MLHFQ评分及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衰患者的心功能NYHA分级有显著的关系,将MLHFQ评分和血浆NT-proBNP水平对患者的心衰病情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 标签: MLHFQ评分 血浆NT-proBNP水平 慢性心力衰竭 相关意义
  • 简介:摘要新生儿危重症病情变化快,治疗及护理难度大,在护理工作中采用评分系统并以此指导护理分级能够迅速地确定护理重点、提高护理效率,改善疾病预后。

  • 标签: 新生儿危重症 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2例急诊脓毒血症患者进行探讨,根据其病情不同分为脓毒血症组(22例)和严重脓毒血症组(40例),同时根据患者28d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41例)和死亡组(21例),对两组患者APACHEII评分、MEDS评分和SOFA评分和血乳酸水平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严重脓毒血症组患者其SOFA、MEDS、APACHEII评分、血乳酸水平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脓毒血症组患者(P<0.05);死亡组患者年龄SOPF、MEDS、APACHEII、血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随着MEDS危险分层的增加,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结论急诊脓毒症病死率评分系统(MEDS)由于其操作简单,需要的指标数据较少等优点可作为临床评估脓毒血症患者危险分层以及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

  • 标签: 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 脓毒血症 危险分层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培酮对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BPR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利培酮对其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以上,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敌意猜疑、活动过多、思维障碍、迟滞、焦虑抑郁因子与BPRS评分总分均呈现显著下降的现象;主要的副作用类型为椎体外系反应。结论利培酮能够有效降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BPRS评分,将其临床症状改善,副作用小,具有较高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利培酮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BPRS评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护理方案配合PU滑板对髌骨骨折功能锻炼的护理研究。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行髌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术,术后常规抗感染、消肿止痛、促进骨痂生长等药物治疗。采用WOMAC评分评价患者的膝功能。结果观察组WOMAC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改良护理方案配合PU滑板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髌骨骨折 功能锻炼 护理方案 PU滑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分析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重性精神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性精神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法,把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普通电休克治疗,观察组应用改良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精神病效果根据疾病分类,治疗效果最好是抑郁症,其次是躁狂症,最差的是精神分裂症。结论重性精神病患者应用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无抽搐电休克 重性精神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抽样调查分析148例,均给予心理干预、切口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及指导创新的功能锻炼等。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判断其疗效。结果以上148例患者恢复顺利,无死亡病例。切口均愈合良好,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心理干预、切口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及指导创新的功能锻炼等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围手术期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