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部CT检查在孤立肺小结节诊断方面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回顾分析的方法,随机筛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刊在我院接受诊疗的100例孤立肺小结节病患展开研究,遵循随机原则将以上病患平均划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手术病理检查,观察组接受胸部CT检查。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观察组准确率、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误诊率和阴性预测值也较低,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CT检查在孤立肺小结节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胸部CT检查 手术病例检查 孤立性肺小结节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CT增强扫描在孤立肺结节(SP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增强扫描前后良性与恶性肺结节的CT值差异,旨在提高SPN的诊断准确。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孤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认诊断。采用动态CT扫描技术,对比增强前后肺结节的CT值。结果:结果显示,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肺结节,其在动态CT增强扫描后的CT值均明显高于增强前,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动态CT增强扫描对孤立肺结节的诊断准确达到了98.75%,仅1例良性结节患者被误诊为恶性。结论:动态CT增强扫描是一种有效的孤立肺结节诊断方法,能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该技术特别适用于区分良性和恶性肺结节,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动态CT增强扫描 诊断准确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3D-VR技术显示孤立肺癌结节与周围支气管和血管关系的可行。方法对2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孤立肺癌结节患者,于CT增强扫描后分别运用2D重建技术(MPR、MIP)和3D-VR技术,对癌结节与支气管和肺动脉(PA)、肺静脉(PV)的关系进行分型(Ⅰ~Ⅴ)。采用双盲评分法评估2D重建、3D-VR技术显示结节与支气管和PA、PV关系的能力(4级)。结果支气管与PA受累之间呈正相关(χ2=11.28,r=0.67,P〈0.01)。3D-VR与2D重建技术对结节与支气管,结节与PV关系的显示能力无显著差异(P=0.32、0.07)。2D重建技术对结节与PA关系的显示能力优于3D-VR(P〈0.001)。结论MSCT3D-VR技术操作简便、快捷,且能直观显示孤立肺癌结节与其周围支气管、肺动静脉间的空间关系。

  • 标签: 肺肿瘤 肺动脉 肺静脉 支气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颅底巨大侵袭纤维结构不良(FDB)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颅底侵袭FDB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和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男.29岁,CT和MRI检查发现前中颅底巨大(9.7cm×8.8cm×7.9cm)沟通性肿瘤,于2013年8月28日经上颌骨掀翻入路切除肿瘤;因肿瘤复发、症状加重,于2014年9月3日二次行经右侧中颅底硬膜外入路肿瘤切除术。结果首次手术后鼻塞和视力减退明显缓解、嗅觉消失,病理诊断为颅底侵袭FDB;术后3个月MRI检查示肿瘤复发。二次术后病理诊断:颅底FDB,随访至今14个月,未见病情明显进展及肿瘤复发。结论颅底侵袭FDB的病程进展迅速,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病理学提示生物学行为不良,术后很快复发,主张根治的手术治疗,不建议行放疗、化疗,同时注意密切随访、警惕恶变。

  • 标签: 骨肿瘤 骨纤维结构不良 颅底 侵袭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0例胃肠道炎纤维息肉的临床诊断方法与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7年4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胃肠道炎纤维息肉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对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对比术前辅助检查、诊断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30例患者发生部位集中在胃部、回肠及空肠部位,均以胃肠道粘膜下息肉肿块为主要表现,以纤维血管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特征排列为主要特征。实施手术摘除后大部分患者康复良好,少数复发实施二次治疗。结论作为临床中较为少见的好发于胃部与小肠的胃肠道炎纤维息肉,临床诊断易与胃肠道肿瘤和其他息肉样病变混淆,需依据病理上的特征组织学改变、综合多种手段辅助诊断,手术摘除是治疗胃肠道炎纤维息肉的主要手段,效果较好,不过仍需加强研究,探索新的诊断方式与治疗手法。

  • 标签: 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 病理诊断 治疗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不同性质囊性病变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横向对比32例胰腺常见不同性质囊性病变CT特点。所有病例均经CT平扫,23例于平扫后行增强扫描。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结果胰腺浆液囊腺瘤5例,粘液囊腺瘤3例,囊腺癌3例,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肿瘤,2例胰腺真性囊肿,18例假性囊肿。结论真性或假性囊肿结合病史,诊断不难;而浆液或粘液囊腺瘤与囊腺癌容易相互误诊,应仔细分析其CT表现特点。

  • 标签: 胰腺 肿瘤 囊肿 计算机断层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以及普通放射检查对于肺部孤立性病变检查的具体诊断价值,研究哪一种检查方式更具科学。方法:在我院接诊的此类患者中选取50例,展开具体的研究,全体患者的接诊时间段为2019年5月-2020年9月,需要保障全体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能够正常地参与到本次研究中来。经过我院医护人员的慎重决定,需要对患者进行分组,划分为A组(对照)25例,给予普通放射检查,B组(研究)25例,医护人员要为患者进行CT检查,其间,医护人员需要详细为患者介绍一定的专业知识,并记录观察指标,以做对比。结果:经过研究显示,B组患者诊断率更高为96%,A组仅有76%,且在敏感性指标明显更高,敏感性为96%,与A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CT检查对于患者的肺部孤立球形病变诊断的准确更高,更能够让医护人员做好积极准备,更好地去治愈患者,因而,CT检查在该方面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 标签: CT 普通放射检查 诊断 对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7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80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和(或)DSA检查。患者明确诊断后行药物保守、腔内介入或剖腹探查及血运重建术治疗。观察指标:(1)临床特征。(2)治疗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出院后1、6、12个月各随访1次,以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内容为腹痛症状复发情况,CTA检查肠系膜上动脉(SMA)夹层变化或支架置入术后SMA变化及夹层重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平均数(范围)表示。结果(1)临床特征:①临床表现:80例患者中,75例有症状,5例无症状为健康体检时发现。75例有症状患者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均无腹膜刺激征,腹痛以脐周及腹上区为主,14例伴恶心、呕吐,4例伴血便。②影像学检查结果:80例患者均经CTA检查明确诊断为SISMAD。CTA检查表现为SMA局部增粗、真假双腔形成、动脉真腔变细并可见内膜瓣影、假腔形成血栓,其中77例第一破口位于距肠系膜开口1~6cm以内,3例位于主干中远段。80例患者均未发现主动脉夹层。(2)治疗情况:75例有症状患者中,53例药物保守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0.7%(53/75),症状缓解平均时间为5d(1。12d);22例行支架置入术,均取右侧股动脉入路,置入自膨式裸支架或覆膜支架,其中21例成功,1例失败,手术成功率为95.5%(21/22),支架置入术失败患者予药物保守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无行剖腹探查及血运重建术患者。5例无症状患者嘱其院外有效控制血压,定期随访,未作其他干预。(3)随访情况:75例有症状患者均获得随访�

  • 标签: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放射学 药物治疗 外科手术 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诊治孤立肺结节(SP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患者,先行胸腔镜下探查、定位结节,然后行肺楔形切除术切除结节,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若为原发性恶性或疑为恶性,直接行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报告恶性肿瘤38例,予以肺叶切除32例,22例良性病变行VAST楔形切除术,转移瘤均行仅行VAST楔形切除术。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期死亡。结论VATS在SPN的诊治过程中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孤立性肺结节 肺楔形切除术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与普通放射检查对肺部孤立球形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肺部孤立球形病变患者中,随机选择了8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普通放射检查,为观察组患者提供CT检查,比较不同检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例数为44例,确诊43例,误诊1例,确诊率为97.73%。与对照组相比,确诊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普通放射检查手段而言,CT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更好,可以有效地提高确诊率,提升各项检查结果的有效

  • 标签: 放射检查 CT 孤立性球形病变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与普通放射检查用于诊断肺部孤立球形病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2例疑诊肺部孤立球形病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与普通放射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CT影像学检查肺部孤立球形病变检出率(98.39%)明显高于普通放射检查检出率,良性肿瘤、肺癌、炎性病变、结核病以及其他肺部孤立球形病变CT影像学检出率均高于普通放射检查检出率,P<0.05。结论肺部孤立球形病变患者CT影像学检出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放射检查。

  • 标签: CT检查 普通放射检查 诊断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CT与普通放射检查用于诊断肺部孤立球形病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收治的 62例疑诊肺部孤立球形病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 CT与普通放射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CT影像学检查肺部孤立球形病变检出率( 98.39%)明显高于普通放射检查检出率,良性肿瘤、肺癌、炎性病变、结核病以及其他肺部孤立球形病变 CT影像学检出率均高于普通放射检查检出率, P<0.05。结论 :肺部孤立球形病变患者 CT影像学检出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放射检查。

  • 标签: CT检查 普通放射检查 诊断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经调查显示,对于孤立肺结节病症的鉴别,临床胸部CT诊断明确为孤立肺结节病患达到约51%,显示恶性肿瘤患病率是12%,由于性质的不明确需要投入更多的医疗成本,甚至导致患者出现不满情绪,为此,加强孤立肺结节的临床诊断是至关重要的。此次研究主要对该类疾病,对于CT平扫征象的诊断价值方面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方法:主要从科室进行病例的筛选,全部为通过病理学检查明确患者病症,主要是孤立肺结节症状,总体为120例,病例当中男性病例10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28岁至77岁范围内,根据研究内容对病患实施CT平扫诊断,安排2名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影像医师对患者扫查结果进行评估分析,获取准确的结果。结果:对此次调查目标全部实施手术病理学诊断,确定孤立肺结节病症,对良恶性病变分析,良性病例46.67%,恶性病变者53.33%。对此次良恶性病变患者单一CT平扫征象研究与分析,前者病患有毛刺征、边缘比较粗糙、分叶征、胸膜凹陷等,对于恶性症状病患的征象分析,两者存在较大差异性;在诊断孤立肺结节病症期间,良性患者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效能较突出。对两类患者准确、特异性评估,其中分叶征更明显;凹陷征的阳性预测值、敏感性最高。结论:对于孤立肺结节病症的临床诊断,通过CT平扫能够更好地鉴别疾病,尤其是在诊断良恶性病变方面准确率极高,分析CT平扫征象,表示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更有诊断效能,敏感性最高是凹陷征,对于孤立肺结节的诊断有极大的帮助。

  • 标签: CT 检查 平扫征象 孤立性肺结节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婴儿骨纤维结构不良(OFD)的影像学表现,为提高临床对婴儿OFD的诊断水平,为避免临床治疗失误及降低该病变复发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经病理证实的3例OFD患者影像学检查图像,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月龄1-5月,平均3月。3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其中2例做行CT检查。结果X线片显示3例患者病变均累及胫骨前缘,表现为胫骨局部膨大、胫骨弯曲变形及病变区骨皮质变薄,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清楚,其中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结论婴儿OFD有典型影像学表现,X线对婴儿骨纤维结构不良的临床诊断有较强的指导价值。

  • 标签: 婴儿 骨性纤维结构不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螺旋计算机
  • 简介:患者男,16岁。12岁时曾接受腹壁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不详。1个月前在外院行腹壁肿块切除术。病理示:隆突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DFSP)。术后见刀口瘢痕周围皮肤稍隆起,无疼痛。因疑有肿瘤残留转入我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和心肺功能正常,腹壁脐左上有一长约3—4cm的皮肤瘢痕,瘢痕周围皮肤稍隆起,质韧,无红肿,无压痛。各项术前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

  • 标签: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腹壁 肿块切除术 皮肤瘢痕 病理结果 周围皮肤
  • 简介:【摘要】研究对于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提高患者在化疗后的有效护理措施。有效的化疗治疗中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于化疗的耐受程度,减轻了化疗的副作用,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和提升满意度,帮助他们顺利完成疗程。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浅表膀胱肿瘤患者82例,抽签法分观察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各41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与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观察组并发症率(7.31%)低于对照组24.39%,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浅表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能缩短手术与尿管留置时间,减少出血量并降低并发症,值得推荐。

  • 标签: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肿瘤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