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急救护理,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80例患者均抢救成功,并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急救护理后,患者的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护理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给予有效和及时的急救护理,可以让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 标签: 急诊 消化道大出血 急救护理 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急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疾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6.3%、12.5%、93.8%,对照组分别为15.6%、25.0%、81.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AMI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患者抢救和住院时间,能够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其护理满意程度。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护理路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内脏器伤并失血性休克的急症手术相关护理进行探讨。探讨方法择取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由于外伤导致腹内脏器伤并产生失血性休克症状的病患共140例,对其急症手术相关护理的要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全部都是使急症手术与抗休克诊治同时进行。手术全期死亡为7例,死亡率5%,余下均病愈出院。结论在术前,要积极建立合理有效的静脉通路;在术中,要仔仔细观察病患生命体征与尿量的转变,还要与手术医生默契配合,进而缩短手术过程。

  • 标签: 腹内脏器伤 失血休克 急症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外出检查行院内转运的安全防护策略.方法分析我科2015年上半年520例危重患者外出检查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果通过采取安全防护策略,520例外出检查患者出现7例途中呼吸心跳骤停。均果断启动预案,采取CPR.效果满意,3例复苏成功后,进一步治疗痊愈,4例心跳恢复,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家属放弃治疗,其余未发生任何意外.结论通过制定安全防护策略预案,能够保证急诊危重患者外出检查的安全,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发生意外时能够给予及时有效的现场抢救,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急诊留观患者中的实践及其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2月在我院急诊留观的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两组患者均于转入病房或出院时接受急诊留观患者满意度调查和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对以下六个方面①服务态度和蔼可亲;②护理操作熟练、扎实;③治疗前主动与患者沟通;④及时发现并主动帮助患者解决问题;⑤适时的健康教育;⑥关心、尊重并亲切对待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5.38%、91.54%、93.08%、90.00%、93.85%、94.62%,对照组分别为76.92%、74.62%、66.15%、72.31%、80.77%、8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45.21±6.10),(48.58±5.67),P<0.001]。

  • 标签: 急诊 留观 人文关怀 SAS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急诊观察室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为临床提供相应预防措施和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2月急诊观察室住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40例,对其感染症状、真菌种类、感染主要因素、预后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①感染症状患者感染症状主要为发热38例(占95.0%)、肺部湿罗音21例(52.5%)、痰多18例(45.0%);②真菌种类40例患者痰液、血液和肺部分泌物中分离出真菌50株,其中光滑假丝酵母菌(7)、热带假丝酵母菌(9)、白色假丝酵母菌(34)的比例分别为14.0%、18.0%和68.0%。③感染因素包括白细胞降低、气管插管和切开、急诊观察室住院时间长和低蛋白血症、两种以上广谱抗菌药物应用时间超过一周、年龄大。④预后经干预,治疗有效32例,占80.0%,无效8例,占20.0%。结论急诊观察室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肺部湿罗音和痰液增多,主要真菌类型为白色假丝酵母菌,主要感染因素为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住院时间长、年龄大等等,临床需要加强对这些因素的干预,采取有效措施,有效达到预防感染和感染控制的目的。

  • 标签: 急诊观察室 住院患者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手术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者心理与生理产生的主要影响。方法在为125例提供急诊手术治疗时应用了优质护理方法。结果125例术前2h与麻醉前的心率比较、SBP比较差异明显,护理前、护理后SAS量表评分及SDS量表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手术室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对患者的生理与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心理 生理 急诊手术 优质护理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细节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自我效能和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急诊内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自我效能和不良情绪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急诊内科患者临床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急诊内科 自我效能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急诊救治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创伤急诊救治患者共40例,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40例患者中,共38例成功脱险,2例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5%。结论对于受到严重创伤需要急诊救治的患者,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检测患者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严重创伤 急诊救治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26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急诊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实施急诊护理路径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患者43例,对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分析。结果通过临床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精细化的护理干预,43例患者当中有40例患者的出血得到有效控制,其中3例患者因引发多种并发症的缘故,经抢救无效死亡,整体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结论急诊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病情严重,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及精细化的护理干预刻不容缓,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十二指肠溃疡 出血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在急诊心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5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抢救治疗,观察组采用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抢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抢救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经本院的分组研究,其中观察组的危险发生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评价,观察组满意度达到84.00%,对照组满意度为68.00%,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存率,降低危险发生率,还可获取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院前院内 无缝衔接 心梗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急诊危重休克患者及时接诊对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治疗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急诊危重休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检查结果、抢救措施等。结果经统计发现,共计16例患者痊愈,占比26.7%,41例患者好转,占比68.3%,此外无效患者3例,占比5%。总有效率为95.0%。结论及时接诊对于抢救急症危重休克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详尽的临床急症检查以及采取有针对性的抢救方案,将有助于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急症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症危重休克患者 及时抢救 临床价值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急诊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7例,将发病后由家属送医治疗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3例,将发病后由120接诊,并且进行院前急诊治疗的患者划分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44例。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后总有效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死亡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死亡几率方面,对照组患者3例出现死亡的现象,死亡发生的几率为6.98%;观察组患者1例出现死亡的现象,死亡发生的几率为2.27%,观察组患者发生死亡现象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治疗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院前急诊治疗 有效性 对照组 观察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应用体外循环抢救危重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3月至2013年2月应用体外循环抢救和治疗危重心血管患者69例,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年龄33.0岁;其中有7例患者在病房或ICU发生心搏骤停,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例,手术室或介入导管室心搏骤停5例,术中出现心脏、大血管损伤8例,5例婴幼儿术前呼吸困难、肺炎、心衰需急诊手术,感染性心内膜炎急诊手术5例,心血管术后左房和左室破裂、右室出血、残留瓣组织影响人工瓣活动等15例,介入治疗出现医源性心脏、大血管损伤4例,介入封堵治疗出现意外6例。对69例患者实施急诊体外循环抢救和治疗,其中浅低温51例,中低温12例,深低温低流量3例,3例左心辅助转流;有3例患者行主动脉和左房插管左心流转,4例股-股体外循环,62例常规插管急诊体外循环。结果69例危重心血管患者经治疗后成活63例,有效率92%,对63例患者术后进行2~7年随访记录,患者均生存良好。结论急诊体外循环在抢救危重心血管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加强急诊体外循环技术改良及围术期处理,可使急诊体外循环作为心肺复苏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在急救领域中得到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体外循环 急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共106例进行研究,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5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护理,而观察组患者(n=54)则在对照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干预后,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并以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高;另外,观察组随访1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仅为1.85%(1/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54%(6/52),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效果显著优于一般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一般护理 心肌梗死 焦虑抑郁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中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急诊急救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70例心脏骤停后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急诊中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急诊急救的护理对策及经验。结果本研究中的70例心脏骤停的患者,经过了及时的抢救,以及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实施的心肺复苏,复苏成功的患者有56例,复苏的成功率达到了80%。结论心脏骤停患者的死亡率是很高的,但采取及时的抢救护理,和医护人员熟练的心肺复苏的技术,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所以说,熟练地心肺复苏的技术是心肺复苏成功的最重要部分。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护理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肢体功能锻炼,对急诊大血管术后的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急诊大血管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40例,两组均给予扩管、降压、营养神经等治疗外,干预组还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肢体功能锻炼,判断两组的腓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干预组行肢体功能锻炼后,出现腓神经损伤0例。对照组出现腓神经损伤8例,两组进行有效率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大血管术的患者因病情较重,术时较长,术中体位摆放欠佳,术后长期卧床等因素,易导致腓神经损伤。早期行肢体功能锻炼,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诊大血管术 肢体功能锻炼 预防腓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