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彩超对评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HIE患儿46例(其中男28例,女18例)HIE患儿为对象,分别在出生后24h、48h、72h进行NBNA评分和经彩超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流速(Vm)及阻力指数(RI),对所有患儿于第3、12个月随访,进行经彩超检查。结果46例HIE患儿.第一次颅脑B超显示异常者39例.临床分级轻度、中度、重度的B超显示一致率分别为52.9%(9/l7)、90%、100%。三组患儿的Vm和RI数据显示,在24h内脑血流速度较低、阻力指数较高((p<0.05)),48h逐渐恢复,72h基本已恢复正常。随访显示,轻度患儿3个月基本恢复正常。中度患儿进行强化训练,其中70.6%(12/17)的患儿12个月后一般情况及B超图像完全恢复正常。重度存活患儿B超复查至12个月可见脑萎缩、脑白质变薄、脑软化、脑室扩大等征象.伴有不同程度智力低下、癫痫及共济失调等表现。结论经彩超和NBNA评分能较好的评估HIE的病情和预后。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行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出我院行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84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路径组各42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路径组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其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程度评分与抑郁程度评分,路径组都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0.5%,路径组是100.0%,路径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行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荐。

  • 标签: 脑出血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血管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以本院在2015年7月-2018年6月间纳入治疗的70例ICVD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5例。A组给予内血管介入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疗效和预后性。结果A组的Vd(舒张期末期流速)与Vs(收缩期峰流速)均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P<0.05)。A组治疗半年后的存活率为94.29%,1年后的存活率为85.71%,B组分别为74.29%和60.0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ICVD患者行内血管介入治疗可改善其相关症状,避免神经功能严重损伤,且预后性佳。

  • 标签: 颅内血管介入 缺血性脑血管病 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内脑出血气管切开术病人气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内脑出血气管切开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O2、PaCO2、Pa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切开置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内脑出血气管切开术病人血氧指标,降低病人围术期并发症及病死率,提高病人预后及治疗满意度。

  • 标签: 颅内脑出血 循证护理 气管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内高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合并内高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24%,对照组为80.95%,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内高压患者中,加强护理干预,能够保障诊治措施的有效进行,提升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结核性脑膜炎 颅内高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重复磁刺激结合针灸治疗老年焦虑症继发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老年焦虑症继发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经重复磁刺激治疗法,观察组给予经重复磁刺结合针灸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及抑郁评分,实际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等睡眠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实际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等睡眠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重复磁刺激结合针灸治疗老年焦虑症继发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经颅重复磁刺激 针灸 老年焦虑症继发睡眠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颅脑创伤合并恶性内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颅脑创伤合并恶性内高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6例)和实验组(26例),观察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实验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内压水平。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和内压水平均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创伤合并恶性内高压效果更佳,不仅可提高内血肿及坏死组织的清除效果,还能降低内压水平,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 传统开颅手术 颅脑创伤 颅内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与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内动脉瘤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内介入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恢复良好率为61.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与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内动脉瘤各具优势,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血管内介入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对我们所遇先天性脊畸形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和脊髓空洞症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38岁。1a前开始出现左上肢麻木,无力。手不能持物,有时左上肢肿痛,右侧上半身多次被烫伤,伤口较难愈合,伤处无疼痛感,1a来时有头昏,后枕部不适感。查体:神志清,语言流利,头颅外观无异常,神经检查无异常,右侧上半身“半马褂式”痛温觉消失,触觉正常,作上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Ⅲ级,肌张力低,左手肌肉萎缩,呈轻度“爪形手”,左手肢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考虑为脊髓空洞症。

  • 标签: Arnold-Chiari畸形/并发症 脑疝/并发症 小脑疾病/并发症 脊髓空洞症/并发症 人类 |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过程中应用CT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CT和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疑似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计30例,2013年5月~2017年5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阶段,先后予以单一的CT诊断、单一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将不同的诊断方式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以此评价CT和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意义。结果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准确性、特异度、敏感性均相对更高,P值小于0.05。结论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中予以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能够大大提高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特异度、敏感性,具有十分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 标签: CT 核磁共振成像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去骨瓣减压并内压监测治疗大面积脑梗塞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保守组与手术组各26例,保守组应用内科保守治疗,手术组应用早期去骨瓣减压并内压监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手术组的存活率(92.3%)明显高于保守组(65.4%),对比差异显著(P<0.05);手术组的住ICU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保守组,但治疗费用明显高于保守组,对比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去骨瓣减压并内压监测治疗大面积脑梗塞临床疗效满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且可缩短住ICU时间与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去骨瓣减压 颅内压监测 大面积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收治的1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高频干预组、低频干预组、对照组。三组患者均服用奥氮平,高频干预组及低频干预组合并使用rTMS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是给予伪rTMS治疗。分析三组患者的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分。结果高频干预组的患者脱落并剔除7例,低频干预组脱落并剔除1例,对照组的患者脱落并剔除2例,此次研究完成率达到了90.7%(98/108)。对比于治疗之前,高频干预组与低频干预组的阴性症状评分明显降低,对比于对照组来说,高频干预组的阴性症状评分减分率更为显著,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低频重复经磁刺激联合心理疗法对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95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基础心理疗法加氟西汀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低频重复经磁刺激联合心理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磁刺激联合心理疗法在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运用,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心理疗法 脑梗死后抑郁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亚低温联合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亚低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确切,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亚低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下段环形蝶式扎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胎盘常规处理,观察组实施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下段环形蝶式扎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总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7.5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2.50%(P<0.05);观察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与对照组的30.00%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下段环形蝶式扎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效果显著。

  • 标签: 凶险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止血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脉溶栓治疗对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内出血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份-2018年2月份收治的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内血情况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跟踪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内血6.67%(2/30),较比对照组8.57%(3/35)的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跟踪随访,观察组预后总优良率为63.33%(19/30),较比对照组42.85%(15/35)的预后优良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安全可靠、远期的预后效果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溶栓 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 颅内出血 远期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创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出血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40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20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20例实施微创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NSE浓度和S-100蛋白浓度,比较各时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巴氏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肿体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54例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支架组(n=27)与对照组(n=27)。对照组,给予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支架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支架组,22例完全栓塞,3例次全填塞,2例部分填塞,对照组,21例完全栓塞,4例次全填塞,2例部分填塞,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1/27),对照组为7.5%(2/27),经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内宽颈动脉瘤,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 标签: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颅内宽颈动脉瘤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亚低温联合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亚低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FM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更加明显,FMA评分升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采用亚低温联合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

  • 标签: 亚低温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治疗开颅手术后内感染采取万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的疗效。方法本次的12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开颅手术后内感染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万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统计学有意义(x2=4.265,P=0.001);另外,观察组有1例(16.7%)腹泻患者;对照组有2例(33.4%)腹泻患者,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x2=4.012,P=0.010)。结论对开颅手术后内感染患者采取万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治疗方式,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成效明显,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 标签: 开颅手术 颅内感染 万古霉素静脉 鞘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