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ERAS)早期下床活动使肺癌患者术后快速恢复的原因。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名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早期下床活动)结果:术后2d-4d,研究组患者疼痛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肺功能较于对照组明显增强,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肺癌 早期下床活动 并发症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危儿分级管理及目标性活动在优化儿童早期发育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随机遴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儿童视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A组(实验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A组进行高危儿分级管理,实施目标性活动优化儿童发育,对B组患儿则展开常规干预。每个疗程后对各组患儿分别进行Gesell、PDMS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比2组儿童发育商数值。结果:干预前,2组儿童的各项发育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干预后A组的发育商显著高于B组发育商(P<0.05)。结论:对儿童展开高危分级管理,能够针对性给予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儿的发育指标。

  • 标签: 高危儿分级管理 目标性活动 优化儿童 早期发育 临床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量化早期活动训练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09例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6月于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13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活动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量化早期活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活动量、肩关节活动度、活动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活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12周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收、后伸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活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12周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活动训练可增加乳腺癌患者活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活动依从性。

  • 标签: 乳腺肿瘤 术后 早期下床 活动量化 依从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发生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风险较高,早期活动是预防ICU-AW的重要措施。本文就ICU CRRT患者在治疗期间开展早期活动的概念与意义、影响因素、安全性及实施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构建ICU CRRT患者早期活动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综述 重症加强监护病房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早期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导乳腺癌术后患者早期上肢功能活动的护理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上肢功能活动指导,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屈伸、后伸、外展、外旋等上肢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优势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上肢功能活动指导,能够加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上肢功能 满意度 效果
  • 简介:摘要: 在成熟的临床技术支持下,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和各项功能障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其快速康复出院,进而节约医疗资源。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和心理状态的变化。现进行以下分析和报道。

  • 标签: 胃肠道手术 早期活动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预防ICU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尤其是对活动性出血或者有大出血风险、以及因出血后导致特别严重后果的VTE高危患者。方法随机抽取我科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40位均有活动性出血患者为研究,按照国际随机数字表分成两个研究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诊断脑出血或消化道出血或神经纤维瘤破裂出血等。观察组给予了早期活动干预。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仅为对照组的25%,患者住ICU的平均天数、总天数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早期活动干预,能减少ICU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标签: 早期活动 预防 深静脉血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Rood技术与被动活动相结合对于早期偏瘫患者的临床运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早期偏瘫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纯被动运动手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Rood技术与被动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和肌张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肌力、肌张力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肢肌力(2.79±1.13)分,下肢肌力(3.36±1.25)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上肢肌张力(0.82±0.13)分,下肢肌张力(0.94±0.21)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早期偏瘫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Rood技术与被动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能够是患者的患肢肌力得到提升,同时肌张力得到下降,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早期康复进程缩短。

  • 标签: Rood技术 被动活动 早期偏瘫 临床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ICU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监护时间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 ICU机械通气 ICU患者
  • 简介:摘要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已经逐渐成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一项重要干预措施。但是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临床实践情况并不乐观,临床上也尚缺乏科学、具体、规范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方案。本文从下床活动前的评估、下床活动的具体方法以及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3个方面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康复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 早期下床 评估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妇科腹部手术后病人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妇科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实验组于术后6h开始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后第2天开始常规方法锻炼。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肛管排气时间和腹胀发生率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早期活动 腹部手术 胃肠蠕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在心脏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脏手术后入住ICU的患者200例,将2019年1—4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9年5—8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气管插管留置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转出ICU前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留置时间为(25.93±2.42) h、首次排气时间为(28.44±1.62) h、入住ICU时间为(38.63±4.91) h,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932、78.464、32.702;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出ICU前,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57.58±1.15)分,对照组为(49.32±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20,P<0.01)。结论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有利于心脏手术患者的早期康复,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康复护理 心脏外科手术 早期目标导向活动 心脏康复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现状以及其对康复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可改善身体机能,促进康复。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已作为快速康复理念中的一个干预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成为护理活动的基本内容。作为一名医生,为了更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对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研究是本文需要论述的重点。

  • 标签: 腹部外科手术 患者 早期下床活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共29例,提供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共29例,提供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比两种方案应用效果。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法选取2018年1—5月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0例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采取自制调查表调查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依据是否早期下床活动分为早期下床活动组与未早期下床活动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经济收入、居住地、婚姻状况、术中失血量、手术类型、疾病种类、携带监护仪、绷带拆除、疼痛、负性情绪、留置尿管、肌力问题、引流管、头晕与呕吐等),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结果220例患者中,120例(54.55%)患者术后未执行早期下床活动,100例(45.45%)患者执行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类型、携带监护仪、未拆绷带、留置尿管、肌力问题、引流管、头晕与呕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类型、未拆绷带、留置尿管、肌力问题、引流管、头晕与呕吐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执行情况不理想,急诊手术、未拆绷带、留置尿管、存在肌力问题、有引流管、发生头晕与呕吐为影响患者开展早期下床活动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可针对危险因素予以合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改善预后。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早期下床活动 加速康复外科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小儿阑尾炎术后不愿早期下床活动,易导致并发症。针对原因,采取了心理干预、疼痛干预、活动指导、饮食干预、加强护士责任心等护理干预,解除了影响患儿早期下床活动的不利因素,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早日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阑尾炎术后 小儿 早期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影响妇科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妇科手术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56例。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将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2.3±0.5)d,显著性少于对照组的(4.2±0.6)d(P<0.05)。结论针对妇科术后患者积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解除影响早期下床活动的相关因素,有助于缩短手术恢复期,对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妇科手术 早期下床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患者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其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影响。方法:本次抽取46例胃癌患者,时间段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上述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每组23例。其中给予参考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离床活动时间比较发现,实验组显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发现,实验组显低(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发现,实验组显高(P<0.05)。结论:胃癌患者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离床活动时间,实现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同时可减少并发症产生,为此患者较为满意。此种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胃癌 术后早期离床活动 并发症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