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厂解阿萨希毛孢子(Trichosporonasahii,T.asahii)菌丝生长与顶体(spitzenk6rper)的关系。方法用荧光染剂FM4—64对YPD液体培养基培养后的Zasahii进行荧光染色,经不同浓度细胞松弛素D抑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结果在T.asahii芽胞、芽管以及菌丝顶端和亚顶端均可见:到FM4—64荧光聚集;随着细胞松弛素D浓度的增加,其顶体荧光逐渐消失。T.asahii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结论T.asahii存在与真菌极性生长密切相关的顶体,其在控制菌丝生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阿萨希毛孢子菌 顶体
  • 简介:犬小孢子病为亲动物真菌,感染人类致头皮、头发、皮肤及甲的传染性疾病,还可致头皮深在性感染引起脓癣等。以往均按其发病部位分别归人其他皮肤癣病如头癣、体癣等病种内报告。国内少有人将犬小孢子所致的病作为一独立的疾病来全面描述。为进一步认识犬小孢子及其所致疾病的特征,提高诊断、治疗、预防水平。作者在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皮肤科进修期间观察了经真菌培养为犬小孢子的67例癣病患者的真菌学特点和临床表现,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现归纳报道如下。

  • 标签: 犬小孢子菌 犬小孢子菌病
  • 简介:孢子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很难培养到病原,因此该疾病的诊断困难。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是检测脑脊液中球孢子抗体,但在部分患者,特别是免疫缺陷的患者,常常检测不到抗体。球孢子抗原(CAg)的检测是真菌性脑膜炎检测的另一手段,其诊断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检测CAg的试剂盒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者曾在尿液中使用这种检测方法,

  • 标签: 球孢子菌 抗原检测 脑膜炎患者 酶联免疫吸附法 真菌性脑膜炎 试剂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认识艾滋病合并卡氏孢子肺炎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4年间在本院经活检或纤维支气管镜刷检证实的35例艾滋病合并卡氏孢子肺炎患者的CT胸部检查资料。其中男28例,女7例,中位年龄43岁,均行64排螺旋CT常规检查,对其图像分别使用窗和纵隔窗及薄层重建显示进行观察。结果35例中,两弥漫磨玻璃密度影35例,纵隔淋巴结增大10例,有多个气囊15例,合并脑弓形虫感染7例,腹部淋巴瘤2例。结论艾滋病患者胸部CT表现为双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影,有明显的融合成片趋势,早期病变主要在门周围,随着病情的进展,病灶向周围野辐射状扩展,而尖部较清晰或病灶相对较轻应考虑合并卡氏孢子肺炎的诊断。

  • 标签: 艾滋病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体层摄影术
  • 简介:头皮糠疹、头痒和脂溢性皮炎等均为糠秕孢子所致。本文对从姜黄中提取的挥发油、联苯苄唑及两种药的混合物制成香波型洗剂,采用平板划线打孔法与平板基打孔法做了体外抗糠秕孢子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姜黄的抗糠秕孢子作用强(MIC为0.156%),作用优于联苯苄唑(MIC为0.313%),两者联合效果更佳(MIC为0.078%)。本实验研究将为临床防治糠秕孢子病提供一个新的用药途径。

  • 标签: 姜黄挥发油 联苯苄唑 糠秕孢子菌 香波型洗剂
  • 简介:目的了解阿萨希毛孢子(Trichosporonasahii,zasahii)菌丝生长与脂筏(rapidlifts)的关系。方法用荧光染剂Filipin对YPD液体培养基培养后的zasahii进行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在悬液中分别入入不同浓度的两性霉素B(0.2、0.5、1、2μg/L)进行干预并荧光染色,对比观察干预前后菌丝的生长变化。结果Zasahii芽管、假菌丝以及菌丝顶端和分隔部位可见到Filipin荧光聚集;经不同浓度两性霉素B干预后,Zasahii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随着两性霉素B浓度的增加Zasahii的生长抑制越明显,顶端和隔膜部位荧光消失,而菌体内见散在荧光。结论脂筏在调控zasahii菌丝生长、分枝以及假菌丝继续出芽生长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阿萨希毛孢子菌 脂筏 生长
  • 简介:目的探讨孢子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选择临床、病理和(或)培养符合孢子病诊断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PAS染色并统计孢子检出率。结果孢子病男女性别比例为1∶1.39。临床类型中固定型占58%。发病年龄40~59岁占48%。发病部位以颜面部及双上肢为主,分别为49%、45%。病理下典型"三区病变",约占23%。部分病例神经周围亦有炎性细胞的浸润。PAS染色孢子检出率为68%。结论孢子病以固定型为主,病理下结构模式多变,孢子检出率约70%左右。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临床 病理
  • 简介:侵袭性毛孢子感染主要包括真菌血症、单个器官感染和播散性毛孢子病,常发生于免疫低下人群,尤其因患有血液病或化疗而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活检和血培养等。由于毛孢子属种间鉴定的困难和标准化体外药敏试验的缺乏,毛孢子病的最佳治疗方案尚未确定,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毛孢子菌属 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孢子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分析1972~2007年间就诊于我院的孢子病447例,其中有详细资料者316例,做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的203例中,105例做了PAS染色检查。结果春季发病者占50.34%,临床分型以固定型略多(52.53%)。儿童主要以面部发病。主要病理改变为混合细胞性肉芽肿。PAS染色阳性率为38.1%。结论孢子病常年皆可发病,近几年有增多的趋势,春季为本病高发季节。儿童皮损主要在面部,多为固定型。病理改变多为混合细胞性肉芽肿。病理切片、PAS染色诊断阳性率不高,确诊主要靠真菌培养。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申克孢子丝菌 临床分析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儿男,3岁因“头部红色皮疹伴流脓1个月”来我院门诊就诊,患儿母亲述1个月前因接触狗舌头皮开始出现红色斑块,之后皮疹池围逐渐扩大并开始出现流脓现象,在当地医院就诊,曾系统给予抗生素(具体不洋)、外用“鱼石脂软膏”等药物治疗,皮疹木见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门诊。患儿一般健康状况良好。父母无手、足癣病史,家中及四邻无类似患者。

  • 标签: 粉小孢子菌 脓癣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克林霉素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治疗艾滋病并孢子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选择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间于本院治疗的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的50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单一组,使用复方磺胺甲嗯唑分散片治疗;一组为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加用克林霉素治疗,然后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数和血清白蛋白以及乳酸脱氢酶。结果 在治疗后显示,联合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清白蛋白高于单一组,而乳酸脱氢酶水平则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而单一组治疗有效率为76.00%,联合组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单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00%,联合组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 临床中对艾滋病合并抱子肺炎患者采取克林霉素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治疗的效果显著,并且可以改善血气指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艾克林霉素 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安全性
  • 简介:孢子病是由申克孢子复合体感染皮肤、皮下组织、黏膜和局部淋巴系统所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皮损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损害。自1898年报道第一例孢子病后,对孢子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包括孢子病原体的变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进。病原体从申克孢子单一菌种到目前孢子复合体的认识。诊断方法包括真菌学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孢子丝菌素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治疗方法包括碘化钾、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口服以及物理和手术疗法等。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变迁
  • 简介:报道由犬小孢子引起的母女共患体癣2例,患者家中饲养宠物猫。因多发性片状红斑2周就诊。取患者皮屑真菌镜检及培养,鉴定为犬小孢子,经外用联苯卞唑乳膏4周后治愈。

  • 标签: 体癣 犬小孢子菌
  • 简介:报道1例半永久纹眉术后双眉部犬小孢子感染。患者女,23岁。双眉反复红肿伴瘙痒5个月余,曾多次外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予以药物治疗后好转不明显,反复并逐渐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真菌镜检可见菌丝,培养为犬小孢子,予抗真菌治疗,痊愈。

  • 标签: 犬小孢子菌 半永久化妆术 真菌感染
  • 简介:目的报道1例由星形毛孢子感染引起的伪膜样阴囊感染.方法患者,男,25岁,阴囊白色膜样附着物6周.通过对患者皮损进行真菌镜检、真菌培养,并对获得菌株进行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定、尿素酶试验、放线酮耐受试验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等实验研究.结果皮损真菌镜检可见大量透明分隔菌丝,真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星形毛孢子.小培养镜下不但见典型关节菌丝还见典型的多分生细胞.该临床菌株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上呈淡蓝色菌落,尿素酶试验阳性,对放线酮不敏感.患者口服特比萘芬和外用特比萘芬乳膏,连续2周.停药时皮损消退,真菌学检查阴性.结论由星形毛孢子感染引起的伪膜样阴囊感染临床罕见报道,通过对该病例的深入研究,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星形毛孢子菌 毛孢子菌病 阴囊 伪膜样皮损 多分生细胞
  • 简介:孢子病由申克孢子感染而引起,由于一些医师缺乏对该疾病临床表现的认识及实验室检查手段的欠缺,易造成误诊。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减少因误诊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我们选择了2005年在外院误诊的病例51例,后经我院真菌实验室和病理室检查纠正原诊断的患者情况进行报道。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申克孢子丝菌 感染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