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摩根生物学特性及导致的肺炎临床表现和诊断经验,旨在提高社区医生对摩根肺炎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以科学地采取治疗措施。

  • 标签: 摩根菌 肺炎 生物学特性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军团肺炎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红霉素2~4g/d,至少应用3周。中或重度病人在开始治疗时应静脉给药,症状好转后改用口服。

  • 标签: 军团菌肺炎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嗜军团肺炎抗菌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嗜军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调查38例确诊嗜军团肺炎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的转归及临床特点,分析联合用药、疗程、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38例患者治疗后痊愈,给药后(2.2±1.1)d体温降为正常,总住院时间(23.5±13.5)d,治疗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选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嗜军团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肺炎 嗜肺军团菌 左氧氟沙星 大环内酯类 抗菌药物 序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相关毛孢子的鉴定方法及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对48株临床分离的毛孢子分别通过形态学、API20CAUX、Vitek2Compact及核糖体rDNAITS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到种;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测定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及卡泊芬净对48株毛孢子的最低抑浓度。结果形态学和API20CAUX、Vitek2Compact不能准确区分不同种的毛孢子,以核糖体rDNAITS序列分析将48株毛孢子鉴定为8个种:阿萨希毛孢子,星型毛孢子,皮瘤毛孢子,真皮毛孢子,皮肤毛孢子,赖巴克毛孢子,T.domesticum,T.jirovecii。体外药敏结果显示:卡泊芬净对毛孢子无体外活性,MIC〉32μg/mL;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毛孢子活性差,体外活性最好的药物是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结论常规方法不易将毛孢子准确鉴定到种的水平,ITS序列分析准确快速,可以辅助临床区分难鉴定毛孢子。毛孢子药敏谱不同于临床常见其他酵母,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其活性差,伏立康唑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 标签: 毛孢子菌 E-test法药敏试验 鉴定 抗真菌药
  • 简介:【摘要】患者男,15 岁。阴囊白色丘疹、鳞屑2周。皮肤镜:红色背景下,可见白色圆形结构,表面见白色粉末状鳞屑,中央可见裂痕,刮除鳞屑可见红色基底。刮取皮屑镜检见大量菌丝及孢子,沙氏培养基培养见白色粉末状菌落生长。挑菌落镜检见梭形大分生孢子,鉴定为石膏样小孢子。诊断:阴囊癣。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Cream)(兰美抒)(Novartis Consumer Health SA,进口药注册证号:H20170081)外用治疗2周后痊愈。文献回顾: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中文和外文数据库,查找阴囊癣的相关文献,近10年报道的阴囊癣的文献共8篇,9例患者。结论:石膏样小孢子感染所致的阴囊癣好发于我国青春期免疫功能正常男性,真菌学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石膏样小孢子所致的阴囊癣对特比萘芬及唑类抗真菌药物敏感。

  • 标签: 阴囊癣 石膏样小孢子菌 文献复习
  • 简介: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梯棱羊肚(Morchellaimportuna)无性孢子的形态,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了无性孢子细胞核染色后的细胞核行为。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梯棱羊肚无性孢子大小均一,无色,球形,无隔,光滑,直径3.5~5.2μm;无性孢子梗纺锤状,呈轻微的S型弯曲,2.1~6.2×14.1~18.5μm,4~6个轮状环绕生长在特化的菌丝四周。细胞核染色结果显示,无性孢子大多为单核,少数2核、3核或4核。观察到正在进行核分裂的无性孢子,推测双核或多核无性孢子是由单核孢子经过2次或多次有丝分裂发育而来,梯棱羊肚的无性孢子应为“同核体”。梯棱羊肚无性孢子在形态发生等方面类似于真菌的小分生孢子,但功能还不甚明了。

  • 标签: 梯棱羊肚菌 无性孢子 小分生孢子 核行为 同核体
  • 简介:【摘要】患者男,15 岁。阴囊白色丘疹、鳞屑2周。皮肤镜:红色背景下,可见白色圆形结构,表面见白色粉末状鳞屑,中央可见裂痕,刮除鳞屑可见红色基底。刮取皮屑镜检见大量菌丝及孢子,沙氏培养基培养见白色粉末状菌落生长。挑菌落镜检见梭形大分生孢子,鉴定为石膏样小孢子。诊断:阴囊癣。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Cream)(兰美抒)(Novartis Consumer Health SA,进口药注册证号:H20170081)外用治疗2周后痊愈。文献回顾: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中文和外文数据库,查找阴囊癣的相关文献,近10年报道的阴囊癣的文献共8篇,9例患者。结论:石膏样小孢子感染所致的阴囊癣好发于我国青春期免疫功能正常男性,真菌学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石膏样小孢子所致的阴囊癣对特比萘芬及唑类抗真菌药物敏感。

  • 标签: 阴囊癣 石膏样小孢子菌 文献复习
  • 简介:目的对北京地区HIV和非HIV人群抗耶氏孢子(Pneumocystisjirovecii,Pj)主要表面糖蛋白(Majorsur-faceglycoprotein,Msg)IgG、IgM抗体滴度水平进行调查,探索其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价值.方法利用重组Msg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用阴性标准血清等比例稀释样本血清建立相对定量抗体检测方法,对176例HIV感染者和226例非HIV人群血清样本进行抗PjMsgIgG和IgM抗体定量水平调查,所有入选患者临床均不诊断孢子肺炎(Pneumocystispneumonia,PCP).结果抗PjMsgIgG抗体在非HIV人群中阳性率为42.5%(113/266),113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和1∶800滴度分别为77例(68.1%)、15例(13.3%)、6例(5.3%)和15例(13.3%);抗PjMsgIgG抗体在HIV感染者中阳性率为24.4%(43/176),43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和1∶800滴度分别为28例(65.1%)、10例(23.3%)、3例(7.0%)和2例(4.7%),与非HIV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54,P=0.235).抗PjMsgIgM抗体在非HIV人群中阳性率为41.7%(111/266),111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和1∶800滴度分别为57例(51.4%)、21例(18.9%)、19例(7.1%)和14例(12.6%);抗PjMsgIgM抗体在HIV感染者中阳性率为12.5%(22/176),22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和1∶800滴度分别为10例(45.5%)、2例(9.1%)、4例(18.2%)和6例(27.3%),与非HIV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88,P=0.285).结论非PCP人群中抗PjMsgIgG抗体定量水�

  • 标签: 耶氏肺孢子菌 主要表面糖蛋白 抗体 定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腺癌和鳞癌患者肠道群结构的多样性及构成。采用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连续入组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肺癌患者共27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同期招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HC)共2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收集研究对象新鲜粪便样本及相关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肺癌患者分为腺癌组(AC,纳入19例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11例)和鳞癌组(SCC,纳入8例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提取粪便样本基因组DNA,对16S rDNA V3-V4区域进行PCR扩增,通过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应用QIIME分析肠道群结构。采用方差分析、χ²检验、K-W检验等方法分析3组人群间性别、年龄、α多样性、群相对丰度差异等的差异。AC、SCC和HC三组的年龄分别为(58.74±9.27)岁、(63.38±6.12)岁和(55.65±7.79)岁;AC、SCC和HC三组间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和年龄分别为:χ2=5.155,P=0.076;F=2.598,P=0.086)。三组间肠道群α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分别为F=0.616,P=0.545;F=2.484,P=0.095),β多样性分析显示AC、SCC与HC 三组间肠道群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物种差异分析显示,AC与SCC组均存在优势属,巨球型属(H=7.855,P=0.020)和Erysipelatoclostridium属(H=7.426,P=0.024)在AC患者肠道中富集,而肠球菌属(H=8.400,P=0.015)、韦荣球菌属(H=9.957,P=0.007)和Eubacterium_eligens_group属(H=10.514,P=0.005)在SCC患者肠道中富集。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调,腺癌与鳞癌患者肠道群结构无显著性差异,但腺癌与鳞癌具有各自独特的群。这种肠道微环境的失衡,对研究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胃肠道微生物组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测序
  • 简介:2075年,在“白鲨号”潜艇的实验室里,华盛顿的凯丽博士正在对一种新发现的海洋植物进行观察。这时,电话铃响了,话筒里传来了太空控制中心主管科尔的声音:“我们的A-31太空船在返回地球的途中突然增重,太空船电脑失灵,不能在原定目标降落,

  • 标签: 入侵 控制中心 实验室 华盛顿 太空 电脑
  • 简介:蒸发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也是能量传递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人们利用蒸发获取能源的案例少之又少;相比之下,生物界却有不少利用蒸发作用的鲜活案例。

  • 标签: 开车 孢子 蒸发作用 能量传递 自然界 生物界
  • 简介:卡他莫拉(布兰汉)(Branhamellacatarrhalis,BC)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有报道在痰培养阳性标本中,卡他莫拉阳性率达20.97%[1],但由于临床上对卡他莫拉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重视不够,以致在痰培养中发现"口腔正常"而未能明确诊断并影响治疗,现将卡他莫拉肺炎一例报告如下.

  • 标签: 卡他莫拉菌肺炎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人工浏览湖北省房县人民医院1010年1月至1011年11月检验科计算机系统中全部临床科室标本资料,筛选出分离得到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的标本资料。记录菌株来源、送检科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和药物敏感试验情况,并进行数据整理。结果分离出大肠埃希菌株359株,肺炎克雷伯菌株196株;前者主要来源于尿液[111株(33.7%)],后者主要来源于痰液[165株(55.7%)]。大肠埃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88株(14.5%)]、普外科[69株(19.1%)]和神经外科[56株(15.6%)];肺炎克雷伯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69株(13.3%)]、呼吸内科[50株(16.9%)]和神经外科[36株(11.1%)]。359株大肠埃希菌株检出产ESBL菌株175株,检出率为48.7%;196株肺炎克雷伯菌株检出产ESBL菌株116株,检出率为39.1%。产ESBL菌株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替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产ESBL大肠埃希对上述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1.3%、3.4%、5.1%和8.6%,产ESBL肺炎克雷伯耐药率分别为1.6%、3.4%、1.1%和1.8%。结论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治疗时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与ESBL检测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 肺炎 耐药性 抗菌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2005—2008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的检出率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分别2557株和1883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分离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和ESBLs筛选和确证试验。对其中60株产ESBLs用PCR和测序检测该类酶的基因型。结果4年中大肠埃希ESBLs检出率分别为48.0%、63.0%、65.8%和59.8%,肺炎克雷伯ESBLs检出率分别为40.9%、53.9%、56.8%和47.3%。产ESBLs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丙烯和哌拉西林等耐药率超过90%,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97%~100%。29株大肠埃希TEM基因检出率为75.8%(22/29),SHV基因检出率为0,CTX-M基因检出率为86.2%(25/29)。31株肺炎克雷伯TEM基因检出率为41.9%(13/31),SHV基因检出率为64.5%(20/31),CTX-M基因检出率为48.4%(15/31)。35株(58.3%)同时检测到2种以上基因型。序列分析证实TEM扩增产物均属于TEM-1基因,CTX-M扩增产物均属于CTX-M-3基因,而SHV扩增产物则分别属于SHV-1、SHV-5、SHV-11、SHV-12和SHV-28。结论我院2005—2008年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ESBLs检出率较高。CTX-M-3、SHV-11和SHV-12是我院产ESBLs菌株的主要基因型。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药敏试验 细菌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