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边缘供肾使用的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低温机械灌注(hypothermic oxygenated perfusion,HOPE)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轻IRI的方法。本文介绍了HOPE中常用的方式、氧气在供肾保存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并提出后续肾脏保存方法及HOPE技术的优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肾移植 器官保存 低温机械灌注
  • 简介:摘要静脉-静脉体外膜肺(VV-ECMO)的撤机策略主要是基于专家意见,而不是研究证据,所以各中心都有自己的临床标准。VV-ECMO撤离时机的选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数据库中很难找到关于VV-ECMO撤离时机选择的研究,涉及VV-ECMO的研究也鲜有详细描述撤离的流程,目前VV-ECMO的撤离流程以专家意见为主。本文对现行的VV-ECMO撤离策略进行分类阐述,呼吁在国内尽快建立统一的VV-ECMO撤离方案,进一步提高体外生命支持患者的预后。

  • 标签: 体外膜氧合作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 撤机
  • 简介:摘要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体外膜肺(ECMO)患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随着ECMO应用的日益增多,ECMO患者脑功能监测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临床上神经系统检查、脑损伤相关标记物检测、经颅多普勒/经颅彩色多普勒脑血流监测、视神经鞘直径测量、近红外光谱法脑饱和度监测、连续脑电图监测、体感诱发电位等多种脑功能监测方法已在ECMO患者中使用,但是单一的脑功能监测手段在预测脑功能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尚存在不足。因此,重症医学以及体外生命支持多学科专家越来越提倡多模态脑功能监测,以提高监测ECMO患者急性脑损伤发生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及早发现急性脑功能损伤并进行干预,进而提高ECMO患者预后。但目前尚缺乏多模态脑功能监测的规范化实施流程,制订ECMO患者多模态脑功能监测流程,在多中心进行验证并不断完善,将之转化为正确治疗决策是新使命。

  • 标签: 体外膜氧合作用 脑功能监测 多模态脑功能监测 预后
  • 简介:摘要出血及血栓是体外膜肺(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新生儿中发生率更高,且与死亡及不良预后的增加显著相关。新生儿出凝血系统发育不成熟、颅内出血风险高等原因导致新生儿ECMO的抗凝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将对新生儿ECMO的抗凝管理进行综述。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婴儿,新生 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早产儿喂养前后肠道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生后24 h内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FI早产儿进行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仪监测FI早产儿喂养前5 min和喂养后1 h肠道(splanchnic regional saturation,rSsO2)及脑(cerebral regional saturation,rScO2),计算喂养前后rSsO2和rScO2均值、喂养前后rSsO2与rScO2比值(splanchnic-cerebral oxygenation ratio,SCOR),并记录监测时日龄、校正胎龄、喂养种类等临床资料。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喂养前后rSsO2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早产儿41例,喂养前后rSsO2、rScO2、SCO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种类影响喂养后rSsO2及SCOR的变化值,与早产儿奶相比,母乳喂养后rSsO2及SCOR变化更小,回归方程分别为Y=5.538-4.065X(模型复相关系数=0.414,决定系数R²=0.171,F=8.050,P<0.01),Y=0.109-0.075X(模型复相关系数=0.405,决定系数R²=0.164,F=7.655,P<0.01)。结论发生FI后合理喂养不会影响早产儿rSsO2,与早产儿奶相比,母乳喂养更有利于喂养后rSsO2的稳定,应作为早产儿喂养的首选。

  • 标签: 喂养不耐受 婴儿,早产 肠道氧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膜肺(ECMO)患者下肢缺血性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7月—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3例ECMO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下肢缺血为分组依据,将发生下肢缺血的患者纳入缺血损伤组(n=21),未发生下肢缺血的患者纳入无缺血损伤组(n=102)。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CMO患者下肢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心脏骤停、左心室射血分数、ECMO辅助时间均是ECMO患者下肢缺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ECMO患者下肢缺血的发生与糖尿病、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因素相关,需要医护人员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积极进行防治。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左心室射血分数 糖尿病 下肢缺血
  • 简介:摘要静脉-静脉体外膜肺(VV-ECMO)是一种用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以往多用单腔导管建立体外膜肺(ECMO)血管通路。与单腔导管相比,双腔导管(DLC)可降低再循环分数,减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同时有利于患者康复。DLC置管定位要求准确性高,目前已在国内逐步开展应用,本文就应用DLC的关键问题,如置管、定位以及并发症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 呼吸衰竭 双腔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潮气量对体重超重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寻求一种保护肺功能通气模式。资料与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男/女)、实验组(男/女)。对照组潮气量=体重(kg)×8ml/kg,实验组潮气量=理想体重×8ml/kg。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以及顺阿曲库铵诱导。气管插管后,按各组预设置的潮气量调节机械通气潮气量。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靶控输注以及顺阿曲库铵间断静脉注射。机械通气开始时(T1)、机械通气1小时(T2)、手术结束时(T3)以及复苏拔管前(T4)分别作血气分析和监测气道压力。结果1、对照组潮气量与实验组潮气量之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2、男对照组T3指数(OI)<300例数与实验组分别是10例,3例;女对照组T3指数<300例数与实验组分别是8例、1例;对照组T3指数<300例数与实验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3、T2及T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实验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通气模式避免过度通气,减少肺功能障碍风险,是一种“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模式。

  • 标签: 理想体重 潮气量 过度通气 肺氧合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体外膜肺救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32 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体外膜肺救治, 16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 16 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指数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 PaO2、 PaCO2和指数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3.75 %,对照组为 75.00 %, 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体外膜肺救治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体外膜肺氧合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4∶1含血停跳液和冷晶体停跳液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评价体外循环期间含血停跳液间断灌注的心肌保护价值.方法:将拟行心内直视手术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分别采用含血停跳液灌注(观察组)和冷晶体停跳液灌注(对照组),进行心肌保护临床观察.观察组先用高钾4∶1混血停跳液灌注心脏停跳,以后每隔20~30min用低钾含血停跳液灌注一次.对照组用4℃冷晶体心脏停跳液灌注,每隔20min灌注一次.结果:观察组心脏自动复跳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40%).术后心低排发生率,观察组(8.8%)明显低于对照组(17.60%).结论:4∶1含血心脏停跳液较晶体停跳液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含血停跳液 心内直视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体外膜肺(ECMO)技术治疗8例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1月使用ECMO技术救治8例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病情观察及监测,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治愈6例,死亡2例,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结论作为抢救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的一种有效手段,ECMO所提供的心肺支持,为患者原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宝贵的时间和机会,但在护理过程出现一系列的护理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尽可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心肌炎/护理 心肌炎/治疗 体外膜氧合作用
  • 简介:目的观察环酶-2(cyclooxygenase,COX-2)在子宫肌瘤与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2与子宫肌瘤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30例患者的子宫肌瘤组织为实验组,并取其邻近的正常平滑肌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的表达;并采用蛋白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在蛋白水平和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标本中COX-2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COX-2蛋白表达,平滑肌细胞阳性指数(MPI)为11.90,子宫肌瘤细胞阳性指数(FPI)为46.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COX-2在实验组(O.872±0.035)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O.202土0.05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mRNA在实验组(0.122±0.062)中的表达也高于对照组(0.025±0.0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在子宫肌瘤的表达明显高于子宫平滑肌,COX-2可能在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环氧合酶-2 前列腺素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一种临床应用肝素过程中出现最多的非出血性免疫相关的并发症,在体外膜(ECMO)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概率不高,但致命性极强。因此ECMO使用过程中预防HIT极其重要。此外,掌握HIT发生时的处理策略并在该并发症发生早期给予正确的干预是降低ECMO并发HIT患者死亡的关键。本文旨在对ECMO中HIT的处理作简要分析。

  • 标签: 肝素 血小板减少 体外膜氧合作用 预防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体外膜肺救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体外膜肺救治,16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16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指数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PaO2、PaCO2和指数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75%,对照组为75.00%,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体外膜肺救治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体外膜肺氧合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体外膜肺(ECMO)支持危重患者转运的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如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提高ECMO患者转运安全和制订相应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ECMO患者转运观察表格收集数据,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北京朝阳医院ECMO团队实施ECMO患者转运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根据不良事件的发生的原因和对患者可能造成的危险进行分类分析,从而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结果共实施53例ECMO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共发生18例占33.96%,其中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4.21%(13/38),院际转运发生率为33.33%(5/15),在ECMO患者转运中无患者死亡。在ECMO患者转运发生的不良事件中,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转运人员、转运设备和患者相关,各占1/3;其中用物不全4例占22.22%和蓄电池、电源问题3例占16.67%,这两种不良事件最为突出;按对患者造成的危险度分类,3级危险度的不良事件6例占33.33%。结论基于我院ECMO患者转运团队和转运流程实施ECMO院内转运和院际转运是安全可行的。但ECMO患者转运中发生高风险或危及生命的突发不良事件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对ECMO团队规范培训,转运前进行充分评估,使用ECMO患者转运核查单,并严格执行各项转运流程及规范,可能会降低ECMO患者转运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转运 危重患者 不良事件
  • 简介:酶-2(COX-2)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凋亡抑制及促进血管生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肿瘤防治的新靶点;越来越多的COX-2抑制剂及其衍生物进入到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发挥着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对近年来以COX-2抑制剂,特别是以塞来昔布和尼美舒利为先导物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从而寻找新型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COX-2抑制剂 抗肿瘤 塞来昔布 尼美舒利 先导物优化
  • 简介:目的探讨脂酶抑制刑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G2肝癌细胞,应用不同浓度脂酶抑制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处理HepG2细胞,利用MTT比色法、生长曲线、细胞克隆形成试验观察NDGA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NDGA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NDGA(50、100、150、200μmol/L)处理HepG2细胞72h的抑制率分别为27.34%、41.76%、57.08%和69.17%,其IC50值为109.13μmol/L。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1.63%。17.33%,12.53%,7.9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0%。结论NDGA对HepG2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且以剂量、时间依赖方式抑制细胞增殖。

  • 标签: HEPG2细胞增殖 脂氧合酶抑制剂 HEPG2肝癌细胞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 细胞克隆形成率 MTT比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体外膜肺(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AMI合并CS患者,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IABP辅助下完成PPCI者为IABP组,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ECMO联合IABP辅助下完成PPCI者为ECMO+IABP组。比较两组的院内死亡率、平均住院天数和1年内生存率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33例AMI合并CS患者,IABP组23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65.0±9.6)岁;ECMO+IABP组10例,男性9例,平均年龄(63.4±13.6)岁。ECMO+IABP组的院内死亡率低于IAB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比30.4%,χ2=1.585,P=0.212)。随访1年,ECMO+IABP组的院外生存率显著高于IA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比47.8%,χ2=5.192,P=0.033)。结论ECMO联合IABP救治AMI合并CS患者较单用IABP可降低院内死亡率,改善1年生存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休克,心原性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联合体外膜肺(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术中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例经PCI联合ECMO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术中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术后转入ICU后呼吸道的情况、液体管理效果、ECMO参数、镇静镇痛管理效果、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参数(pulse indicating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PICCO)进行综合分析,制订专业化、精细化的护理方案。结果2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92~103 h后按计划撤除ECMO,163~214 h后拔除人工气道。2例患者病情好转后分别在入住ICU第27天、第34天转出ICU继续治疗。结论采用精细化液体管理策略是维护左心功能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障。撤除ECMO后,加强PICCO指标监测是进行镇静唤醒、早期活动的重要依据。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ECMO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左心衰竭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高压(Hyperbaricoxygen,HBO)治疗下肢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患肢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经腔内血管重建后的重症下肢缺血患者72例(80条肢体)随机分为HBO组和常规组,每组40条肢体。HBO组接受高压治疗外,两组其它治疗措施完全相同。检测不同时间患肢血液内代谢、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pH值水平,测定踝肱指数(ABI),观察患肢情况。结果:不同时间点HBO组代谢水平、LDH、Cr、pH值及ABI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h内常规组有5条患肢、HBO组有1条患肢出现筋膜室综合症行切开减压。结论:下肢动脉缺血再通后,早期HBO治疗能显著提高含量,改善微循环障碍、抑制组织水肿,降低肾功能损害、促进肢体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修复。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高压氧 血管重建 下肢动脉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