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享应用体外膜肺(ECMO)技术治疗1例爆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治疗前做好充分评估和准备,置管过程中做好护理配合,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做好仪器管理,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

  • 标签: 儿童 暴发性心肌炎 体外膜肺氧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膜肺(ECMO)挽救儿童难治严重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PICU)接受ECMO支持的患儿,包括指数(OI)、呼吸衰竭病程、ECMO介入时机与运行期间器官功能变化、住院存活率、ECMO相关并发症等。结果合计ECMO治疗30例,平均年龄19(IQR9.75, 52)月。其中静脉-动脉ECMO(VA-ECMO)21例(70%),静脉-静脉ECMO(VV-ECMO) 7例(23.3%),VV转VA-ECMO 1例(3.3%),VA转VV-ECMO 1例(3.3%)。平均ECMO支持时间161.5(IQR91,284) h。总住院存活率66.7%,其中VA-ECMO存活率59.1%(13/21),VV-ECMO存活率85.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5,P=0.243)。死亡组患儿ECMO介入时平均指数(OI)43(IQR 35.3,60.8),明显高于存活组26.5(IQR 20, 45.3)(z=-2.267,P=0.022); ECMO介入时呼吸衰竭病程为129(IQR 90.25, 197)h,明显长于存活组54.5(IQR 16.25, 121.75)h(z=-2.2464,P=0.014)。结论儿童难治严重低氧性呼吸衰竭,VV-ECMO存活率有高于VA-ECMO存活率趋势;ECMO介入时OI>43、呼吸衰竭诊断超过5 d的患儿可能预后不良。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静脉-动脉型体外膜肺氧合 静脉-静脉型体外膜肺氧合 难治严重低氧性呼吸衰竭 住院存活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需要体外膜肺(ECMO)救治的儿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RDS)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6家ECMO中心于2012年9月至2020年2月需要ECMO支持的109例重度PA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χ²检验或秩和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实验室检查、ECMO前后临床资料及其相关支持措施,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109例接受ECMO支持的重度PARDS患儿入组本研究。死亡组54例,存活组55例;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在ECMO支持期间急性肾损伤(AKI)[48.1%(26/54)比21.8%(12/55),χ²=8.318,P=0.004]及凝血功能障碍[22.2%(12/54)比7.3%(4/55),χ²=4.862,P=0.027]发生率与肾替代治疗应用率[48.1%(26/54)比21.8%(12/55),χ²=9.694,P=0.008]均明显高于存活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AKI与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是需要ECMO支持的重度PARDS患儿的独立死亡危险因素(HR=3.88,95%CI 1.04~14.52;HR=4.84,95%CI 1.21~19.46;均P<0.05)。结论PARDS在ECMO支持期间,发生AKI与需CRRT治疗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体外膜氧合作用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环酶-2(COX-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大肠癌石蜡标本、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COX-2的表达。结果COX-2蛋自在40例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36/40),阳性表达率90%,与正常大肠组织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COX.2蛋白的表达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P〈0.05);淋巴结有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X-2在大肠癌的发生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大肠癌预后的临床指标之一。

  • 标签: 大肠癌 COX-2 DUKES分期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床旁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是一项在受检人床旁采用便携检测仪器检测并快速报告检测结果的检验技术。危重症患儿因其病情危重、进展快,需根据其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床旁检验、诊断并实施治疗,因此POCT在儿童重症医学中的应用发展较快。目前血液净化及体外膜肺是救治危重症患儿的重要手段,而POCT是体外循环管理中的必备技术和重要环节。

  • 标签: 床旁即时检验 血液净化 体外膜肺氧合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体外膜(ECMO)的肺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凝血和输血情况,为临床科学合理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中日友好医院完成的178例肺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应用ECMO,将178例受者分为有ECMO组(131例)和无ECMO组(47例),对两组受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输血情况进行比较。将131例有ECMO组的受者排除二次开胸止血7例、数据不全2例后,再分别按输血成分不同分为未输红细胞组(63例)和输红细胞组(59例)、输血浆量<1 000 ml组(99例)和输血浆量≥1 000 ml组(23例)、未输血小板组(93例)和输血小板组(29例),统计受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ECMO相关信息,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ECMO支持期间输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有、无ECMO两组受者在BMI、病程、原发病、双肺移植、实验室检查、术后输血量、术后红细胞和血浆输注比例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移植、ASA Ⅳ级、术后ECMO支持时间≥2 d、术后HGB<100 g/L、术后PT/APTT/INR异常、术后PLT计数<100×109/L是术后ECMO期间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移植围手术期应用ECMO支持受者,术后输血量和输血需求更大。充分评估受者输血需求、优化凝血监测方案、明确输血影响因素,有助于临床科学合理输血。

  • 标签: 肺移植 体外膜氧合 成分输血 危险因素 凝血
  • 简介:摘要目的与仅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早产儿相比,我们检测使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LISA)对早产儿局部脑组织饱和度(rcSO2)的影响。方法对胎龄26~31+6周的早产儿,在生后120 h内使用近红外光谱(NIRS)进行研究。结果我们分析了22名未使用表面活性物质的早产儿rcSO2数据(CPAP组),22名使用LISA和CPAP(LISA组),6名经气管插管使用表面活性物质(ETT组)。4名早产儿同时使用两种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方法,包括6次LISA。总共尝试了44次LISA方法,成功了32次;13/44(30%)LISA尝试导致rcSO2减少20%。生后120 h内,CPAP组的rcSO2值与LISA组相似,分别为90%和85%(P=0.126)。CPAP组rcSO2值<65%的发生率为0.4%,而LISA组为4.8%(P<0.001)。结论我们观察的数据表明:LISA组早产儿的rcSO2值与CPAP组接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喘憋性肺炎实施不同雾化吸入方案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择80例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研究组(驱动雾化吸入),对比结果。结果:对比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研究组较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喘憋性肺炎采取驱动雾化吸入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喘憋性肺炎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ICU危重患者体外膜肺术(ECMO)治疗期间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的效果。方法:以40例患者为例,时间在2020年8月-2022年11月,按照1:1原则随机分组,各2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标准化护理程序(观察组)干预,分析不同方法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环节用时较对照组更短,效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经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可有效保障救治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护理程序 EICU危重 体外膜肺氧合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体外膜肺联合俯卧位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体外膜肺联合俯卧位通气患者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心排血量、肺动脉压);比较两组护理总满意率。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 俯卧位通气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时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接受体外膜肺治疗的50例急性爆发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均等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爆发性心肌炎患者采取体外膜肺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爆发性心肌炎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压联合药物治疗早期脑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从而提供临床治疗依据。方法整理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早期脑动脉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高压联合药物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联合药物治疗早期脑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比较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药物治疗 早期脑动脉硬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高压治疗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疗效。方法59例基底动脉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30例单用药物治疗,治疗组29例停服药物治疗的同时,于发作期采用高压治疗。结果对照组基底动脉型偏头痛治愈3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96.6%,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压治疗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应用高压综合治疗后对整体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对象为5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抽签法分成2组,将接受单纯西药治疗的25例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另外观察组25例对象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高压综合治疗,就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结果分析发现,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更高,其评估值分别为92.0%、72.0%,以上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更好,组间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治疗采用高压综合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可改善眩晕症状,促进疗效提升的同时,改善血液流变学,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高压氧综合治疗 治疗效果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治疗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抽选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共抽选出100例,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高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评分以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的心绞痛指标、血脂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治疗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冠状动脉支架术 术后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优化导管管理策略对减少体外膜肺(ECMO)患者院际转运过程中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设计,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ECMO院际转运至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患者。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优化导管管理策略转运的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8年1月至12月采用常规导管管理方法转运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带管数、转运时间、转运距离、ECMO运转时间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岁):58.26±10.38比54.00±16.61,带管数(根):6.03±1.32比5.51±1.37,转运时间(h):2.48±0.30比2.51±0.39,转运距离(km):155.27±20.45比165.56±25.62,ECMO运转时间(d):8.47±1.28比9.11±1.99,均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67%(8/30),其中2例患者过床后出现ECMO导管打折,导致流量监测报警;1例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未呈"U"型摆放,导致导管扭曲,血管活性药物未及时输入体内,造成患者低血压;3例患者导管穿刺点渗血较多,贴膜卷边;2例患者上车后尿管夹闭,未及时开放。而观察组实施优化导管管理策略后,ECMO患者转运途中均未发生导管相关不良事件。两组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4,P<0.05)。结论对ECMO患者院际转运途中实施优化导管管理策略,很大程度减少了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为ECMO患者院际转运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院际转运 导管管理 导管相关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体外膜肺(ECMO)区域救治模式在重症心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在联盟医院行ECMO治疗后转诊至河南省人民医院的重症心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采用ECMO救治常规转诊方式转诊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行ECMO区域救治模式转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区域救治模式主要通过组建ECMO区域协同救治网、成立ECMO转诊团队、制定ECMO转诊管理规范、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4项措施,对基层医院重症患者实施转诊方案。比较两组患者ECMO上机时间、ECMO区域救治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纳入27例患者,观察组纳入64例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ECMO模式、是否有高血压史或冠心病史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ECMO上机时间明显缩短(min:38.10±17.19比54.67±41.30,t=2.715,P=0.008),ECMO救治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98.4%比88.9%,χ2=4.120,P=0.042),而且ECMO转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25%比25.93%,χ2=6.918,P=0.009)。结论采用ECOM区域救治模式可明显缩短重症心肺疾病患者的ECMO上机时间,提升救治满意度,降低转诊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心肺疾病 区域协同模式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体外膜肺(ECMO)支持抢救成功的16岁男性青少年严重胸部挤压伤患者,经传统机械通气治疗无效,予以早期实施静脉-静脉ECMO,辅以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抗感染、稳定内环境、输血、胸腔镜下手术等治疗,最终痊愈出院。

  • 标签: 体外膜氧合作用 胸部挤压伤 体外膜肺氧合 青少年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护成组责任制模式在体外膜肺(ECMO)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1例ECMO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1例ECMO患者为观察组,接受医护成组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ECOM辅助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ECOM辅助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ECMO治疗患者采取医护成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可缩短ECOM辅助时间、ICU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医护成组责任制 并发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12/15-脂酶(lipoxygenase,LOX)参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认识。动物实验表明,抑制或干扰12/15-LOX途径可以改善DKD动物模型的蛋白尿,延缓DKD进展。12/15-LOX还可以与血管紧张素Ⅱ、转化生长因子β及纤连蛋白等相互作用,促进DKD的发展。本文综述了12/15-LOX在炎症、胰岛素抵抗、DKD蛋白尿及肾脏纤维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脂氧合酶 蛋白尿 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