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压力损伤是一种由于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到压迫,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在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由于缺血造成水疱,坏疽以及溃疡的疾病。在重症监护室中压力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使用合适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预防压力损伤,针对已经发生压力损伤患者需要积极治疗,缓解患者的疼痛。本文主要讲解重症监护患者的压力损伤的护理对策。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重症监护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压力损伤规范化管理,提高压力损伤防护质量和管理实效。方法:通过规范的压力损伤管理、伤口治疗护理专科小组、应用压力损伤管理程序对压力损伤病人和高危人群进行动态保护和监测。结果:开展压力损伤规范化管理后院前压力损伤、高危压力损伤上报率均明显高于管理前,院内压力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规范管理后护士Braden量表评分准确率、申报准确率、压力损伤防护准确率较管理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规范化的压力损伤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压力损伤的防护质量,保证病人的安全。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规范化管理 分级监测 创伤专科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ANSYS应用比较广泛,这是一种大型的通用软件,可以在众多领域当中应用,而且实际使用效果较好。使用大型的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也就是使用ANSYS软件分析压力容器可靠,具有非常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压力容器可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标签: ANSYS 压力容器 可靠性 研究
  • 简介:摘要:压力损伤(简称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特别是老年、昏迷、截瘫、坐轮椅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压疮的预防是

  • 标签: 压疮 预测和预防 高危人群 危险因素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压力损伤发生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会增加患者痛苦。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功能退化,新陈代谢比较慢,一旦发生压力损伤,会严重威胁到患者身心健康。本文对学者们关于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研究报道进行总结,现做以下综述。

  • 标签: 老年 压力性损伤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卧床静养患者预防压力损伤的干预措施及处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9月108例长期卧床患者作为作为观察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实施预防护理配合。结果:研究组压力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长期卧床 压力性损伤 预防性护理 舒适度 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医学科压力损伤(PU)的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重症医学科共126例患者,采用对比法进行观察。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干预组则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加入针对PU的护理措施,如压力分散垫、早期床位转换等。记录标准包括PU发生率、PU分级及患者康复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PU发生率显著降低,PU分级也有所减轻。干预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明显改善,住院时间较短,且康复率更高。结论:重症医学科压力损伤护理的有效实施可以减少PU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促进患者的康复。在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中,应加强对PU的风险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压力性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微环境对压力损伤的影响。方法:研究自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抽取120例肿瘤手术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术中压力损伤(IAPI)分组,发生组20例、未发生组100例,对比两组受压部位微环境,探讨护理对策。结果:与未发生组对比,发生组术中低血压比例以及核心体温变化≥0.5℃比例偏高,与未发生组对比,发生组皮肤温湿度变化偏大(P<0.05)。结论:受压部位皮肤微环境的改变与压力损伤的发生有很大关系,对此需要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预防处理。

  • 标签: 皮肤微环境 压力性损伤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究预防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CU)器械相关压力损伤(MDRPI)中的临床效果。借助实验法与问卷调查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这一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ICU器械压力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4患者按照住院时间登记先后顺序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所采用的方法为预防护理,在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MDRPI的概率,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试验结束后将对照组与实验组中的MDRPI发生率进行计算,得知对照组MDRPI发生率为16.65%,实验组MDRPI发生率为4.76%,因此该结果足以说明实验组MDRPI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此外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组对护理满意度更高,本研究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ICU 器械相关性 压力性损伤 预防性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护理干预在器械压力损伤(MDRP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1年 1 月 1 日 ~12 月31 日我院发生的8例MDRPI进行回顾分析,探讨预防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 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器械压力损伤的发生。结论 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MDRPI发生率和有效减轻患者压力损伤程度,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水平,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医疗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器械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女性压力尿失禁的有效。方法把我院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产后压力尿失禁患者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盆腔康复综合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例患者经治疗后尿垫试验漏尿量与尿失禁程度评分要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患者痊愈率是60%,好转率是40%,治疗总有效率是100%。结论压力尿失禁女性接受盆底康复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与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蛋白(Alb)在早期压力损伤病人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2018年—2020年某三级甲等医院压疮不良事件中病人压力损伤前后Mb、CK、LDH、CK-MB、Alb值的变化,比较5种血液生化指标在早期压力损伤前后的表达是否有差异。结果:Mb、CK、LDH、CK-MB在病人早期压力损伤后水平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b在发生压力损伤后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b、CK、LDH及CK-MB在早期压力损伤中水平增高,Alb在早期压力损伤中水平降低,对评估早期压力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血清生化指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蛋白(Alb)在早期压力损伤病人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2018年—2020年某三级甲等医院压疮不良事件中病人压力损伤前后Mb、CK、LDH、CK-MB、Alb值的变化,比较5种血液生化指标在早期压力损伤前后的表达是否有差异。结果:Mb、CK、LDH、CK-MB在病人早期压力损伤后水平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b在发生压力损伤后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b、CK、LDH及CK-MB在早期压力损伤中水平增高,Alb在早期压力损伤中水平降低,对评估早期压力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血清生化指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效治疗临床压力损伤患者的伤口护理方案。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法,并对2021年一整年我院收治的压力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人数为72例,对前6个月入院的3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施前),对后6个月入院的36例患者的护理方案中加入湿疗法(实施后)。结果:经对比分析发现,实施后患者整体VAS评分要明显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创面感染、全身反应、发热疼痛)的次数要明显少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实施前更佳(P<0.05)。结论:针对压力损伤伤口患者,在其护理干预过程中引入湿疗法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减轻患者发病后的疼痛感,安全高,可推广运用。

  • 标签: 压力性损伤伤口 VAS 湿性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