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康复期排尿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上一年度诊治的脊髓损伤康复期排尿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5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2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干预,28例,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膀胱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确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膀胱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期 排尿障碍 膀胱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卧床排尿困难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之间收治的87例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进行分组。尾数为偶数的患者有42例、纳入研究组范畴;另外45例患者为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成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排尿困难改率善明显高于参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骨折卧床排尿困难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骨折卧床 排尿困难 中医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产后出现尿潴留的产妇采取低频电刺激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对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这个时间段中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尿潴留产妇50例,对其实施随机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选用传统方法促使产妇排尿,研究组则选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促使产妇排尿,对比两组产妇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实施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于产后出现尿潴留的产妇可以选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其具有显著疗效,并且操作简便安全。

  • 标签: 产后尿潴留 低频电刺激 促使排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尿潴留患者实施低频脉冲电疗治疗模式的临床效果及排尿量影响价值。方法:纳入治疗后尿潴留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α组和β组。α组(39例)患者采纳常规按摩、热敷等措施进行治疗,β组(39例)患者接受低频脉冲电疗治疗。探寻2组排尿量。结果:β组排尿量,明显高于(p<0.05)。结论:尿潴留患者实施低频脉冲电疗治疗模式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促进排尿

  • 标签: 尿潴留 低频脉冲电疗治疗模式 排尿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痔疮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痔疮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症状的1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对接受了痔疮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症状的患者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临床应用价值较大的护理方法。

  • 标签: 综合护理 痔疮术 排尿困难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评估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心理状态自评量表和自设问卷,对60例住院的外伤性截瘫排尿异常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60例患者标准分为(43.7±17.50),焦虑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对病情的恢复无望、自我护理不能、担心成为家庭负担等。结论护理人员应正确评估其心理状态,寻找相关因素,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身心护理工作,增强病人治疗信心和生活勇气。

  • 标签: 外伤性截瘫 排尿异常 心理状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痔疮术后排尿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将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痔疮术后排尿障碍患者40例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比较每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在我院行痔疮术后排尿障碍患者中,可提升护理干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 标签: 痔疮术后 排尿障碍 心理护理干预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排尿障碍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5月到2010年3月我病房收治65岁以上有不同程度排尿障碍的患者98人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有计划,有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50人次,逆行感染1人次,会阴部发生湿疹3人次,压疮发生0人次,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观察及护理方法。对照组48人次,逆行感染4人次,会阴部发生湿疹8人次,发生不同程度压疮5人次,患者及家属不掌握自我观察及护理方法。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老年排尿障碍患者效果优于常规对症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还能有效的拉近护患距离,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老年 排尿障碍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异常的影响。方法将137例盆腔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8例,对照组69例,实验组又分为术前1~2天干预组、术前3~4天干预组、术前5天以上干预组。手术前对实验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盆底肌训练、床上排尿训练、心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的健康指导。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常规护理。拔出尿管后对两组患者排尿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拔管后实验组排尿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排尿有效率为55.07%,两组有明显差异;术前1~2天、3~4天、5以上开始护理干预拔管后的排尿有效率分别为81.82%、89.96%、95.65%,具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术前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拔出尿管后排尿异常的发生率;且术前护理干预开展的越早,术后拔出尿管后排尿异常的发生率越低。应当早期开展术前护理干预。

  • 标签: 护理干预 留置尿管 排尿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评估术前平卧位排尿训练对腰椎手术拔出导尿管后排尿的影响,对100名在我科行腰椎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干预的对照研究。实验组在术前1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亲自协助患者在床上解小便,直至患者可以顺利解出小便为止;对照组术前1日仅作常规术前准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练习平卧位小便例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拔出导尿管后尿潴留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表明腰椎手术患者经我科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拔尿管后尿潴留及再次导尿的发生。

  • 标签: 腰椎手术 尿潴留 导尿
  • 简介:排尿障碍一直是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截瘫患者面临的严峻问题,目前留置尿管仍然是截瘫患者最主要的排尿方式。长期留置导尿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痛苦和不便,且容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为探讨一种更简便、实用、有效的解决方法,我院骨科护理部借鉴相关研究的生物反馈训练法,将2005年8月-2007年8月选择经CT、MRI确诊治疗方案接近的44例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直观式生物反馈法用于截瘫患者自主排尿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生物反馈法 截瘫患者 自主排尿 直观式 护理部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脊髓损伤的患者42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排尿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自主排尿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排尿功能恢复护理后患者的自主排尿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脊髓损伤所致尿潴留,可以采取排尿功能康复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自主排尿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脊髓损伤 排尿功能 自主排尿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歇导尿技术对于脑卒中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卒中排尿障碍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间歇导尿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留置导尿法,比较两组患者尿红细胞阳性、残余尿量以及感染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残尿量超过100ml以及尿红细胞阳性、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卒中排尿障碍患者采用间歇导尿法可以减少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可缩短自行排尿的恢复时间,效果较优。

  • 标签: 脑卒中 排尿障碍 间歇导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排尿障碍的康复护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15例脊髓损伤康复期的患者排尿障碍进行康复护理,包括饮水计划,膀胱的容量、压力测定,清洁间歇导尿,膀胱的功能再训练、盆底肌训练和心理护理方法,比较训练前与训练后90d脊髓损伤患者排尿状况和心理状态。结果15例患者90d后有13例能自主完成排尿,15例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结论采取适当、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能够帮助大部分脊髓损伤患者建立正常的排尿反射,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以良好的心态回归并适应社会生活。

  • 标签: 脊髓损伤康复期 排尿障碍 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