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三叉神经合并舌咽神经神经外科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三叉神经合并舌咽神经患者41例作为样本,所有患者均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结果41例患者治疗有效率97.6%(40/41),并发症发生率中,头晕头痛占2.4%(1/41)、复视占2.4%(1/41)、脑脊液漏占0(0/41)、神经功能障碍占0(0/41)、听力异常占0(0/41)、复发率2.4%(1/41)、生活质量(91.5±3.6)分、治疗满意度95.1%(39/41)。结论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合并舌咽神经,有效率高,并发症少,且复发率低,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三叉神经痛合 咽神经痛 神经外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叉神经病的治疗方法。方法介绍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结论效果良好。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治疗 内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腹腔注射(ip)对小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的痛觉恢复作用。方法:采采小鼠坐骨神经钳夹法造成神经损伤模型,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痛阈。以神经生长因子(NGF)250-4000BU/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15d,于损伤前及损伤后第1、3、5、10、15d测定小鼠痛阈,观察NGF对痛阈变化的影响。结果:在损伤后第10d,与损伤对照组比较,NGF剂量依赖性降低神经损伤小鼠的痛阈,其中NGF2000BU/kg使小鼠阈下降31.4%,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可使损伤神经的恢复时间由15d缩短10d。结论:NGF可促进小鼠坐骨神经损伤的痛觉恢复作用。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小鼠 坐骨神经损伤 痛觉恢复 腹腔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坐骨神经区域脉管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坐骨神经区域疼痛、有功能障碍的脉管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愈合情况。术后进行随访,包括体格检查和影像检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前和术后出院时疼痛强度,0%为无痛,10为剧痛。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术前、术后随访时疼痛和肢体功能,0%为正常,越接近100%,功能障碍越严重。结果共纳入76例患者,男32例,女44例,年龄2~55岁,其中静脉畸形(VM)48例,动静脉畸形(AVM)9例,淋巴管畸形(LM)6例,纤维脂肪性血管性病变(FAVA)13例。76例中有13例VM曾行局部硬化剂注射治疗,4例AVM曾行介入栓塞治疗,症状无改善或加重。FAVA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13.33±30.11) min、(81.67±22.29) ml、(3.83±0.98) d,均少于其他3种脉管性疾病,手术损伤最小、恢复最快;AVM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88.33±33.71) min、(981.67±164.85) ml、(11.17±1.47) d,均多于其他3种脉管性疾病;VM与LM病例手术时间接近;VM病例术中出血量[(396.67±85.71) ml]相差较大,最少为150 ml,最多为1 100 ml。所有病例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均未出现大血管、神经损伤,术后71例患者切口甲级愈合,4例切口乙级愈合,1例切口丙级愈合。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3个月。末次随访时73例疼痛完全缓解,3例疼痛部分缓解;72例下肢功能恢复正常,4例改善;磁共振或CT血管造影检查显示,70例瘤体消失,6例瘤体有残存。VM、AVM、LM、FAVA病例术前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00(1.00,3.75)分、2.00(1.00,3.50)分、4.00(0.75,6.25)分、4.00(1.50,6.00)分,术后均为0.00(0.00,0.00)分;术前ODI分别为17.78%(15.56%,22.22%)、17.78%(13.33%,35.56%)、50.00%(31.67%,84.44%)、42.22%(31.11%,56.67%),LM术后ODI值为4.44%(0.00%,22.22%),其他均为0.00%(0.00%,0.00%),各种病变类型组内手术治疗前、后VAS及O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引起坐骨神经区域疼痛、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的脉管性疾病采用手术治疗安全而有效,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

  • 标签: 坐骨神经 脉管性疾病 外科手术 随访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茶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特性的影响。方法:把剥制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分别用任氏液、0.5g/L、1g/L、2g/L的茶溶液浸润,测定不同浸润时间肌肉收缩的阈强度和单收缩的收缩速率、舒张速率、收缩幅度以及潜伏期等生理指标。结果:低浓度的茶溶液处理较短时间时,腓肠肌收缩的兴奋性、收缩速率、舒张速率、收缩幅度均随茶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若超过一定浓度或时间,这些收缩特性均随茶溶液浓度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的潜伏期不受浸润溶液中茶成分的影响。结论:骨骼肌的收缩能力受到茶成分的影响。低浓度茶水在短时间内可提高骨骼肌的收缩能力,处理时间过长或浓度过高,会减弱骨骼肌的收缩能力:神经肌肉接点兴奋的传递速度不受茶成分的影响。

  • 标签: 蟾蜍 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
  • 简介:目的:研究三七总甙对坐骨神经损伤小鼠神经形态和功能恢复的影响,为坐骨神经损伤后的恢复提供康复依据.方法:以切断SD小鼠的坐骨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伤运动模型,将40只SD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各组又分为药物加运动组和注射药物不运动组,然后隔天在伤口近端进行药物注射和每天进行一次跑台训练,连续4周,术后30d,通过小鼠体重的变化、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评定及运动神经元计数观察其运动功能恢复的情况并对各组进行比较.结果:在坐骨神经损伤侧近端注射药物加运动组和注射药物加不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从各项指标显示出其对损伤侧的坐骨神经损伤的恢复及运动恢复有明显的效果,药物组在体重增长、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及运动神经元数目上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其中运动组又比不运动组好.结论:三七总甙对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恢复作用显著,运动恢复效果更佳.

  • 标签: 三七总甙 坐骨神经损伤 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在坐骨神经慢性卡压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疑似坐骨神经慢性卡压损伤患者40例,时间范围2020年2月-2022年6月。将经手术和影像学检查证实的2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余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接受超声、肌电图诊断,统计诊断结果。结果:超声诊断灵敏度为85.00%,特异性为90.00%,准确性为87.50%;肌电图诊断灵敏度为90.00%,特异性为95.00%,准确性为92.50%。经比较,两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无差异(P>0.05)。结论:在坐骨神经慢性卡压损伤患者的诊断中,超声检查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都比较高,可作为临床检查坐骨神经损伤的常规手段。

  • 标签: 坐骨神经慢性卡压损伤 超声诊断 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