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人文关怀行为对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影响,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制定护理关怀行为指南,经培训后,在我院5个病房实施,用修正后的护士关怀行为质量评价表和自编的满意度调查表,于活动前后2次进行访谈和测评比较。结果护士的关护行为和病人的满意率在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通过学习人文关怀概论,运用护理关怀行为指南,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住院病人 护理 病人满意 关怀照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水痘患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水痘患儿9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3月间,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措施的参照组,一组给予患儿整体护理措施的整体组,每组各45例,分析两组患儿的退热的时间、疱疹消退的时间以及结痂时间。结果整体组患儿的退热的时间、疱疹消退的时间以及结痂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水痘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 标签: 水痘 患儿 整体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科ICU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外科ICU收治的9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死亡率、抢救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ICU病人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焦虑和抑郁情况,从而降低抢救率和死亡率,其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外科ICU 心理干预 SAS评分 SD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实施方案在胃炎慢性型病例中实施的临床可行性。方法:病例42例,本院在2020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病例,组别均分,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整体护理措施,将两组病患干预后分析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SPSS 25.0分析所有数据,研究组显效、有效、无效各指标对比情况及总体指标两组对比情况均优于参照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SPSS 25.0分析所有数据,研究组LSIA、ADL、PSQI各指标对比情况及总体指标两组对比情况均优于参照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结论:整体护理实施方案在胃炎慢性型病例中实施的临床可行性更高,可辅助治疗提升病患治疗效果,对病患生活满意指数、生活自理能力、睡眠指数的改善效果较佳。

  • 标签: 慢性胃炎 整体护理 可行性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对喉癌术患者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 30 例喉癌手术患者纳入研究,为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患者的心理情绪、生活质量变化,评价护理护理满意度。 结果: 在延续护理模式下,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均明显下降,生存质量评分 QOL-BREF 评分较之前明显提高,差异对比结果为 P<0.05 。 结论: 为喉癌术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喉癌手术 延续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护理岗位实施绩效考核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工作的80名护理人员,对其实施绩效考核,对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进行评估。结果绩效考核实施后,护理人员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考核、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性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实施前75.00%,实施后护士岗位满意度98.75%,高于实施前85.00%(P<0.05)。结论在护理岗位中,实施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和主动性,增强护理人员理论、实践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岗位 绩效考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和评估骨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对策。结果通过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消除不安全因素,达到了预防风险发生的目的。结论通过分析和认识骨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降低了护理风险发生率,有助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确保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骨科 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高龄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80例高龄产妇进行研究观察,并将产妇随机分组,A组(n=90)实施常规护理指导,B组(n=90)在A组条件下实施心理护理,对两组高龄产妇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A组与B组在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体质量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比A组护理后的排气时间显著缩短,产后抑郁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产妇术后排气,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 标签: 高龄 剖宫产 心理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实施产后疼痛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72例剖宫产产妇作为临床护理服务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2例产妇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36例产妇于剖宫产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6例剖宫产产妇均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的VAS疼痛评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36例产妇24h、48h的VAS疼痛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且两组护理服务总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达94.44%,相比对照组护理服务总满意度为70.56%,组检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系统给予术后疼痛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产妇疼痛程度,强化患者预后康复同时,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手术 疼痛护理 方法 效果
  • 简介: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职能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目前,德育教育的整体状况与学生的基本现状尚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实行德育学分制为学校德育教育管理体系提供了可行的方式,对完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德育 德育学分制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时间段内116名在本血站进行无偿献血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8名,针对常规组献血者行常规护理,针对干预组献血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发生献血反应的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中的应用可以缓解献血者的不良情绪,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程度,护理效果良好。

  • 标签: 血站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程序在产妇产后实施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剖宫产产妇做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不常规干预(对照组)与应用健康教育程序效果进行观察,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24h进食恢复10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术后<36h肛门排气97.5%,显著少于对照组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排尿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产后48h泌乳量多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无差异,干预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妇产后健康教育程序的实施,可加快产后产妇机体康复进程,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促使心理状况改善,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产妇 产后 健康教育程序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胸痛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近一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病历尾数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欲实验组,各20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急诊护理途径,并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疼痛的改善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常规组,实验组200例急性胸痛患者接受急诊护理后的VAS评分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途径能够对急性胸痛患者的疼痛进行有效缓解,并能有效提升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急性胸痛 急诊护理途径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静脉输液期间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输液室2014年9月-2015年8月之间收治的2000例行静脉输液的患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日期尾数分为观察组1088例和参照组912例。参照组予以一般护理,观察组在输液期间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输液外渗等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与参照组,差异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期间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 静脉输液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产房应用人性化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6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分娩方式选择、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率为75.0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不仅可改善护患关系,还能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自然分娩机率,值得给予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产房 人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一、当前军校教育面临的挑战(一)学历教育的思维定势影响着任职教育的效果当前任职教育出现了搞学历教育的现象。首先,学科建设过于偏重学科理论体系的学术性、系统性,学科之间彼此封闭隔绝.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度很差。不利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只依据学科自身的理论框架设置课程,过于在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学科理论体系内兜圈子,相对忽略了新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中应用性、对策性问题的研究;最后,传递型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不仅挫伤了被培训者的主动性,而且不能达到预期培训目标。

  • 标签: 任职教育 培训者 教育效果 学科理论体系 对话式 军事斗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