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单侧翼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双侧多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单侧翼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的53例前循环双侧多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3例患者共132个动脉瘤,Hunt-Hess分级为Ⅰ~Ⅳ级。通过术中夹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评价手术的安全性;术后行临床随访,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132个动脉瘤中,术中成功夹闭动脉瘤129个,3个开颅侧对侧未破裂动脉瘤行自体筋膜包裹加固处理。术后发生颅内感染5例(9.4%),脑积水10例(18.9%),再出血2例(3.8%),迟发性脑缺血19例(35.8%),严重激素或电解质紊乱6例(11.3%)。出院时预后良好(GOS Ⅳ、Ⅴ级为预后良好)者44例(83.0%),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者49例(92.4%)。住院时间为(17.4±5.7)d(范围为11~36 d),治疗费用为(7.5±1.7)万元(范围为6.0~16.8万元)。出院患者的满意率为94.3%(50/53)。结论部分前循环双侧多发动脉瘤可采用经单侧翼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合理的手术预案以及恰当的显微操作,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较少。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双侧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单侧翼点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基因(SERPINC1)序列分析提高对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 Ⅲ)缺乏导致的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报道1例33岁男性胸痛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通过高通量二代基因测序检测7项易栓症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使用数据库查询基因突变谱,使用Mutation Taster软件预测突变基因的致病概率。结果该例患者确诊为急性肺栓塞(中低危),病程中发现患者AT-Ⅲ活性持续低于50%,给予那曲肝素钙联合华法林抗凝,患者咯血增多,更换用药为利伐沙班,栓子逐渐吸收。基因检测显示SERPINC1基因c.1148T>A(p.L383H)杂合错义突变,检索基因数据库并使用蛋白功能损伤预测软件确认该突变位为新发致病突变,致病概率0.999 999 851 200 991,经文献检索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结论SERPINC1基因c.1148T>A(p.L383H)为新发致病突变,补充和更新了遗传性AT Ⅲ缺乏症基因突变谱,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或可作为此类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 标签: 肺栓塞 遗传性AT Ⅲ缺乏症 SERPINC1基因 利伐沙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单侧翼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双侧多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单侧翼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的53例前循环双侧多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3例患者共132个动脉瘤,Hunt-Hess分级为Ⅰ~Ⅳ级。通过术中夹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评价手术的安全性;术后行临床随访,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132个动脉瘤中,术中成功夹闭动脉瘤129个,3个开颅侧对侧未破裂动脉瘤行自体筋膜包裹加固处理。术后发生颅内感染5例(9.4%),脑积水10例(18.9%),再出血2例(3.8%),迟发性脑缺血19例(35.8%),严重激素或电解质紊乱6例(11.3%)。出院时预后良好(GOS Ⅳ、Ⅴ级为预后良好)者44例(83.0%),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者49例(92.4%)。住院时间为(17.4±5.7)d(范围为11~36 d),治疗费用为(7.5±1.7)万元(范围为6.0~16.8万元)。出院患者的满意率为94.3%(50/53)。结论部分前循环双侧多发动脉瘤可采用经单侧翼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合理的手术预案以及恰当的显微操作,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较少。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双侧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单侧翼点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电极偏差的靶矫正法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中对提高电极植入精确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行丘脑底核DBS治疗的61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应用DBS治疗患者42例(84侧电极),为未矫正组,术后进行头颅MRI与CT融合并应用公式分别计算电极在X、Y、Z轴的偏差距离以及电极偏差值ΔP,并制定相应的靶矫正规则;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纳入的19例患者(36侧电极)均参照此矫正规则进行靶矫正,再行DBS治疗,为矫正组,术后复查头颅CT,并进行头颅MRI与CT融合后计算ΔP。将电极偏差程度按照ΔP≤1 mm、>1~2 mm、>2~3 mm和>3 mm进行划分。将电极植入靶后无需术中调整定义为第1次穿刺成功。比较两组患者电极第1次穿刺成功率、ΔP以及电极偏差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致残、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头颅CT结果均未见脑梗死或脑出血。未矫正组左侧ΔP为(1.6±0.9)mm,其中X轴向内移(0.1±0.9)mm,Y轴向后移(1.0±0.9)mm,Z轴向上移(0.5±0.5)mm;右侧ΔP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为1.4(1.2,2.2)mm,其中X轴向内移(0.2±0.9)mm,Y轴向后移1.0(0.3,1.5)mm,Z轴向上移(0.4±0.5)mm,计算所得的靶矫正规则为双侧Y轴向均向前增加1.0 mm,双侧Z轴向均向下增加0.5 mm。矫正组术中电极第1次穿刺成功率为94.4%(34/36),与未矫正组的77.4%(65/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2,P=0.024)。矫正组的左侧ΔP较未矫正组减小(t=-3.507,P=0.001);但矫正组的右侧ΔP与未矫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46,P=0.100)。矫正组与未矫正组比较,双侧电极偏差程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电极偏差的靶矫正法可提高术中电极第1次穿刺成功率,减小电极位置的偏差,对提高DBS电极植入精确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帕金森病 深部脑刺激法 电极,植入 偏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曲安奈德注射联合CO2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就诊的增生性瘢痕患者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18~42岁,平均28.1岁;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再用CO2阵激光治疗;对照组仅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结束后由第三方盲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视觉评分量表、皮肤病生活治疗指标调查表评估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愈比例高于对照组(82.5%比52.5%,χ2=8.216,P<0.05),治疗前两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皮肤病生活治疗指标调查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局部曲安奈德注射与CO2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瘢痕,肥大性 曲安奈德 CO2点阵激光 视觉模拟评分 温哥华瘢痕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种能够验证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为验证内部核糖体进入位(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 IRES)活性提供了方法。方法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siCHECK-2为基础,将发卡结构插入到海肾荧光素酶(R-Luc)基因与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基因之间,构建载体psiCHECK-IRES。为了验证载体是否有效,通过同源重组技术将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的IRES序列插入到psiCHECK-IRES载体的发卡结构与F-Luc之间,形成载体psiCHECK-IRES-EMCV。以psiCHECK-2质粒做模板建立F-Luc与R-Luc的扩增标准曲线。将psiCHECK-IRES与psiCHECK-IRES-EMCV质粒转染BHK-21细胞,利用RT-qPCR检测F-Luc与R-Luc的拷贝数;将psiCHECK-IRES与psiCHECK-IRES-EMCV质粒分别转染BHK-21细胞,24 h后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经过测序证实带有发卡样结构的双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siCHECK-IRES的载体序列。RT-qPCR结果显示F-Luc与R-Luc mRNA的拷贝数大致相同,证明未出现异常的单顺反子转录本,避免F-Luc读数出现假阳性;插入EMCV IRES的psiCHECK-IRES-EMCV载体表达的F-Luc/R-Luc比值是空载体的53.35倍,证明EMCV的IRES序列能够在构建的载体上起始F-Luc基因的表达。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可用于验证病毒或者细胞依赖IRES表达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siCHECK-IRES。

  • 标签: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海肾荧光素酶 萤火虫荧光素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克氏针联合张力带固定治疗桡侧腕长伸肌腱止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9年3月我科采用克氏针联合张力带固定治疗桡侧腕长伸肌腱止撕脱性骨折6例,观察骨折固定情况、预后情况,手术注意事项。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功能评定表评定:优4例,良2例。均可从事原有工作或劳动。结论采用克氏针联合张力带固定治疗腕长伸肌腱止撕脱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无需二次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骨折 治疗结果 撕脱性 克氏针 张力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电极偏差的靶矫正法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中对提高电极植入精确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行丘脑底核DBS治疗的61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应用DBS治疗患者42例(84侧电极),为未矫正组,术后进行头颅MRI与CT融合并应用公式分别计算电极在X、Y、Z轴的偏差距离以及电极偏差值ΔP,并制定相应的靶矫正规则;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纳入的19例患者(36侧电极)均参照此矫正规则进行靶矫正,再行DBS治疗,为矫正组,术后复查头颅CT,并进行头颅MRI与CT融合后计算ΔP。将电极偏差程度按照ΔP≤1 mm、>1~2 mm、>2~3 mm和>3 mm进行划分。将电极植入靶后无需术中调整定义为第1次穿刺成功。比较两组患者电极第1次穿刺成功率、ΔP以及电极偏差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致残、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头颅CT结果均未见脑梗死或脑出血。未矫正组左侧ΔP为(1.6±0.9)mm,其中X轴向内移(0.1±0.9)mm,Y轴向后移(1.0±0.9)mm,Z轴向上移(0.5±0.5)mm;右侧ΔP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为1.4(1.2,2.2)mm,其中X轴向内移(0.2±0.9)mm,Y轴向后移1.0(0.3,1.5)mm,Z轴向上移(0.4±0.5)mm,计算所得的靶矫正规则为双侧Y轴向均向前增加1.0 mm,双侧Z轴向均向下增加0.5 mm。矫正组术中电极第1次穿刺成功率为94.4%(34/36),与未矫正组的77.4%(65/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2,P=0.024)。矫正组的左侧ΔP较未矫正组减小(t=-3.507,P=0.001);但矫正组的右侧ΔP与未矫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46,P=0.100)。矫正组与未矫正组比较,双侧电极偏差程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电极偏差的靶矫正法可提高术中电极第1次穿刺成功率,减小电极位置的偏差,对提高DBS电极植入精确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帕金森病 深部脑刺激法 电极,植入 偏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G11778A位突变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眼视野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08年5月至2018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经线粒体DNA检测确诊的G11778A位突变LHON患者22例44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OCT仪测量以视盘为中心1.73 mm外200 μm×200 μm环形区域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采用Octopus 101型视野计于患者病程2、4、8、12、18、24、30个月时间前后1个月内分别完成至少7次以上视野检查。因初诊时患者BCVA和配合度的不同,其中27只眼采用G2程序进行视野检查(G2程序组),以视野平均缺损(MD)为主要结局指标;17只眼采用LVC程序进行视野检查(LVC程序组),以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S)为主要结局指标。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χ2=1.896 )、年龄(t=0.3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9、0.708);logMAR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4 ,P=0.000 )。根据患者发病年龄是否>14岁,再将两组患者分为年龄≤14岁组、>14岁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G2程序≤14岁组患眼随病程延长视野MD值逐渐降低;与病程2个月比较,病程18个月后视野MD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3、4.590、5.033,P=0.002、0.001、0.000)。G2程序>14岁组患眼不同病程视野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C程序≤14岁组、>14岁组患眼不同病程视野MD、M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早期视野缺损主要表现为中心暗点,晚期则为弥漫性视野缺损。早期、晚期视野缺损类型眼数比较,G2程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4,P=0.015);LVC程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41,P=0.474)。G2程序组患眼病程8个月内视野MD值基本维持稳定;与病程2个月视野MD值比较,病程18个月后视野明显改善,MD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0、3.217、3.566,P=0.046、0.003、0.001)。LVC程序组患眼随访期间视野MS无明显改善(P>0.05)。G2程序组患眼,与病程2个月BCVA比较,病程12个月后BCVA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9、3.678、4.264、5.078,P =0.008、0.002、0.001、0.000)。G2程序组患眼不同病程BCVA均优于LVC程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程序组(t=8.400、9.330、10.989、11.967、12.211、12.803)、LVC程序组(t=10.668、13.036、13.833、18.922、20.387、20.851)患眼随病程延长RNFL厚度持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G2程序组患眼病程4、8、18、24、30个月RNFL厚度均高于LVC程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1、2.269、2.474、2.509、2.782,P=0.018、0.028、0.017、0.016、0.008 )。结论G11778A位突变LHON患眼视野缺损早期主要表现为中心暗点,晚期主要表现为弥漫性缺损和中心暗点。G2程序组患眼随访期间视野明显改善,BCVA显著提高;G2程序组中年龄≤14岁者视野改善优于年龄>14岁者。LVC程序组患眼随访期间视野MS无明显改善。

  • 标签: 视野 视神经萎缩,遗传性,Leber 基因 G11778A位点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可吸收微型骨锚应用于手外伤后肌腱止断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4月-2021年4月为研究时间跨度区间范围,抽选病例样本共48例手外伤后肌腱止断裂患者,全部患者均行可吸收微型骨锚治疗,分析具体治疗干预效果。结果:48例患者经可吸收微型骨锚治疗后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8%,手指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对手指外观均满意。结论:可吸收微型骨锚应用于手外伤后肌腱止断裂治疗中效果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

  • 标签: 手外伤 肌腱止点断裂 可吸收微型骨锚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碘伏棉球湿敷联合透明敷贴在预防留置针拔除后穿刺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72例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36例/组。两组在拔出留置针后均进行常规消毒,对照组采用无菌透明薄膜敷盖穿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0.5%碘伏棉球敷盖穿刺。对比两组感染发生率、局部皮肤阳性反应率及穿刺愈合时间和愈合前换药次数。结果 在感染发生率、局部皮肤阳性反应率、穿刺愈合时间及愈合前换药次数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碘伏棉球湿敷联合透明敷贴可有效预防留置针拔除后穿刺感染。

  • 标签: [] 留置针 穿刺点 碘伏棉球 透明敷贴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式对接护理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5月在我院行动静脉内瘘术并接受维持性血透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维持性血透动静脉内瘘护理常规施护,观察组接受全程式对接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动静脉内瘘自护行为评分值高于对照组,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程式对接护理开展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可提升该类患者的内瘘自护能力,降低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全程点式对接护理 维持性血透 动静脉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寒湿型腰椎间盘出症者采用 吸附式刺激疗法联合火龙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寒湿型腰椎间盘出症者100例,按不同时间给予不同治疗分组对照研究,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给予50例患者针刺疗法(对照组),2021年1月-2021年12月给予50例患者吸附式刺激疗法+火龙灸联合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包括: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腰腿痛评分(JOS)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寒湿型 腰椎间盘出症  吸附式点刺激疗法 火龙灸 针刺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前额叶背外侧区(DLPFC)种子点到全脑的功能连接、低频振幅变化,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功能成像与临床量表、炎性指标(hs-CRP、IL-6、IL-2、IL-10、IL-17a及IFN-γ)的关联。方法纳入2016年至2020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剔除12例头动较大和数据不完整的患者,最终纳入55例。收集基线数据,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得分≧7分的患者分为PSD组(28例),HAMD-17得分<7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收集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进行分析,并测定血清炎症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SD组以L-DLPFC为种子时1个差异团块内功能连接降低,体素129 mm3,MNI坐标(x=9, y=30, z=33),对应AAL脑区左前扣带回、右内侧扣带回、左内侧额上回;以R-DLPFC为种子时1个差异团块内功能连接降低,体素44 mm3,MNI坐标(x=-27, y=12, z=47),对应AAL脑区左额中回。PSD组以R-DLPFC为种子的异常脑区功能连接值与卒中时间呈正相关(r=0.433,P=0.027)。对照组以L-DLPFC为种子的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值与MoCA呈负相关(r=-0.417,P=0.038),以R-DLPFC为种子的功能连接值与IFN-γ呈正相关(r=0.620,P=0.001),异常脑区功能连接值与其他临床量表、炎症指标、病灶体积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执行控制网络内部及其与突显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异常可能参与PSD的发生机制,且可能与脑卒中时间、认知功能、IFN-γ有关。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 功能连接 低频振幅 炎症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ABO血型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的血样标本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采用试管法对此例血样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应用直接测序及单倍型测序的方法确定其基因型。结果此例样本血型血清学结果显示,其正定型为AwB型,反定型为B型;直接测序及单倍型测序最终结果显示,其中一条等位基因为O01,另一条等位基因与A101标准序列相比,存在c.297A>G、c.657C>T、c.796C>A、c.803G>C及c.930G>A碱基突变。结论经基因测序证实,此例血清学定型困难的样本基因型为O01/B(A)new型,此突变类型的B(A)型既往未见报道。

  • 标签: ABO亚型 B(A)型 血型血清学 基因测序 分子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血站采血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血站采血无偿献血者86例(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随机分为早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43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3例),观察献血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低,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对血站采血无偿献血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且献血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血站采血点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罹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在传统颈椎牵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经穴疏导痛揉拨推拿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并接受中医保守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70人,运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接受单纯颈椎牵引治疗的对照组35人以及接受牵引联合经学疏导通电推拿治疗的观察组35人,对纳入研究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14%,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2.8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43%,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4.2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药疗法 经穴疏导 颈椎牵引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脂肪移植联合CO2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及其余杭院区收治的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1个周期的治疗:首先进行1次自体纳米脂肪移植,用26 G针头对凹陷性瘢痕进行皮下分离,将自体纳米脂肪注射至凹陷性瘢痕组织内,注射量为0.5~1.0 ml/cm2;3个月后进行CO2阵激光治疗,共2次,间隔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患者和医生通过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对瘢痕各指标分别进行评分,单项总分为1~10分,分数越高表示瘢痕越严重。根据患者及医生的POSAS总评分,对凹陷性瘢痕改善程度进行分级和疗效评价:一级,总分减小≤5分,为无效;二级,总分减小>5分且≤10分,为好转;三级,总分减小>10分且≤20分,为有效;四级,总分减小>20分,为显效。随访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23.0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27例患者,男16例,女11例,年龄(29.1±7.9)岁。患者对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瘢痕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POSAS总分分别为(43.7±10.8)分和(23.3±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个月,患者在凹陷性瘢痕的疼痛、瘙痒、颜色、硬度、厚度(凹陷)、弹性、张力等方面均改善明显,其中二级改善1例,三级改善14例,四级改善12例,总有效率为96.3%(26/27)。27例患者面部填充部位均未出现团状或条索状硬结。所有患者纳米脂肪移植后均未发生栓塞、感染、血肿等并发症。点阵激光治疗后早期均出现皮肤潮红、灼热、水肿、疼痛等症状,一个治疗周期后6个月随访均无明显色素沉着。结论纳米脂肪移植联合CO2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效果明确,并发症少,而且操作简便,治疗周期短。

  • 标签: 自体移植物 脂肪组织 激光,气体 瘢痕 纳米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