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进展性脑卒中(SIP)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SS-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SIP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9例。均实施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实施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实施小剂量尿激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IHSS评分、SS-QOL评分、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小板黏附率(PAdT)]、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参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gT、PAd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PAgT、PAdT分别为(28.09±3.18)%、(34.75±2.27)%,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p-PLA2、Hcy、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血清Lp-PLA2、Hcy、hs-CRP水平分别为(21.71±4.33)μg/L、(9.74±3.09)μmol/L、(1.63±0.20)mg/L,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SS-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NIHSS评分为(6.09±1.13)分,低于参照组,SS-QOL评分为(82.04±3.96)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SIP,疗效确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清Lp-PLA2、Hcy、hs-CRP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小剂量尿激酶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进展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SS-QOL评分
  • 简介:摘要:中职数学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未来的社会竞争能力与就业能力产生着重要影响。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中职数学教师一般都会引用一些教学案例,以提升教学内容的具体性,但是许多教师引用的教学案例未能展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师加强对教学案例的改良探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中职数学 教学案例 丰富形式 学生主体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中职数学教学实际分析,以电商行业常常要遇到的确定商品最佳上市时机问题为例,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做简要阐述,分析该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适当更新教学理念,巧妙且深入地利用作图软件、自评互评等方法优化教学活动,以期更适合现在的中职学生接受。

  • 标签: 中职数学 教学案例 反思 改良策略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各台盾构机的使用工况,不难发现土质改良技术应用的好坏,对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施工进度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在长株潭城际铁路Ⅱ标树木岭隧道树香区间 S660盾构施工标段进行了一系列现场测试试验,验证了本文所配制的盾构泡沫剂的性能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

  • 标签: 盾构 渣土改良 总推力 土压 推进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外切法鼻翼缩小术矫正鼻翼肥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就诊的16例鼻翼肥大患者,男1例,女15例,年龄21~39岁。均采用改良外切法鼻翼缩小术,术中将鼻翼小叶外缘切口延长到鼻前庭面,并切除部分鼻翼小叶前庭组织,对鼻翼断端朝鼻孔方向旋转内移,使得鼻翼附着点向内、向上移位,重新定位鼻翼附着点,矫正鼻翼肥大和鼻基底过宽。采集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正位、侧位、鼻基底位照片,测量内眦间距离(ICD)、鼻翼间距离(IW)及鼻基底间距离(BW),计算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时IW、BW与ICD的比值,及术后1个月、6个月时IW和BW的缩窄率。采用温哥华瘢痕VSS量表进行瘢痕评估。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16例,均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16例患者IW/ICD术前为1.160±0.080,术后1个月为1.049±0.047,较术前缩小0.110±0.049,6个月为1.038±0.047,较术前缩小0.120±0.049,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W缩窄率术后1个月为9.3%,术后6个月为10.2%。BW/ICD术前为1.035±0.047,术后1个月为0.960±0.039,较术前缩小0.072±0.019,术后6个月为0.950±0.034,较术前缩小0.079±0.020,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W缩窄率术后1个月为7.0%,术后6个月为7.6%。温哥华瘢痕VSS量表评分,术后1个月为3(2.25,3)分,术后3个月为1(0.25,1)分,术后6个月为1(0,1)1分,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472,P=0.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14,P=0.157)。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鼻翼不对称、术后鼻腔通气阻塞等明显并发症,术后鼻翼肥大和鼻基底过宽得到明显改善,术后瘢痕不明显。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改良外切法鼻翼缩小术可有效治疗鼻翼肥大,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是矫正鼻翼肥大的一种良好术式。

  • 标签: 正畸学,矫正 鼻翼肥大
  • 简介:摘 要:畜牧业的繁殖和改良是确保畜牧业能够改善市场经济利益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畜牧业改良的途径,为建设完善的畜牧业和畜牧改良市场奠定了基础,并把畜牧业和改良作为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研究中心。

  • 标签:   畜牧业 家畜 繁育 改良
  • 简介:摘要:盾构在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施工掘进参数不易掌握,施工风险大,容易引起地表沉降甚至塌陷。本文以成都上部砂卵石下部中分化砂岩复合地层为工程实例,研究和分析在这一特殊的复合地层中的掘进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指引和参考。

  • 标签: 盾构 复合地层 渣土改良 流塑性 粘稠度 止水性
  • 简介:摘要:土壤的质量对陆地铁路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土壤质量较差的土壤来说,需要适当地采用一些改进技术,对土壤进行改性或采用岩溶注浆的方法等为建造铁路打下坚实的土壤基础。本文就膨胀土的改性与岩溶改造,对CMC膨胀土生态改性剂以及岩溶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 标签: 土壤改良 膨胀土 CMC膨胀土生态改性剂 岩溶注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锥形束CT分析改良头颈肩热塑体膜和乳腺托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中的摆位精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68例接受调强放疗(IMRT)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资料。根据体位固定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改良头颈肩热塑体膜组(体膜组,42例)和乳腺托架组(托架组,26例)。在患者的第1、6、11、16、21次治疗摆位后行锥形束CT(CBCT)扫描,获得两组患者在左右(RL)、腹背(AP)、头脚(SI)方向的摆位误差,同时记录放疗摆位的时间。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分布比例、摆位时间,计算出各自的MPTV外放值,并分析多种因素对体膜组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结果42例体膜组扫描210次,26例托架组扫描130次。体膜组和托架组在RL、AP、SI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12±2.01)和(2.38±1.92) mm、(3.29±2.46)和(3.88±2.76) mm、(3.47±2.29)和(4.11±3.15) mm,其中两组在AP和SI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5、-2.16,P<0.05); SI方向体膜组摆位误差≤ 3 mm的次数占总扫描次数的比例较高,优于托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 P<0.05);当AP和SI方向体膜组摆位误差>5 mm的次数占总扫描次数的比例较低,优于托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9.29, P<0.05)。体膜组的摆位时间较短,优于托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5)。RL、AP、SI方向体膜组计算的MPTV值均小于托架组。改良头颈肩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方式对高龄(≥60岁)、体质量指数(BMI)≥ 24 kg/m2和对放疗过程相对不熟悉(治疗时间≤ 2周)的患者会造成AP和(或)SI方向的摆位误差偏大。其中,SI方向<60岁的患者摆位误差较小,优于高龄患者(≥ 6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5); AP和SI方向BMI<24 kg/m2的患者摆位误差较小,优于BMI≥ 24 kg/m2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2.04,P<0.05); AP方向治疗时间>2周的患者摆位误差较小,优于对放疗过程相对不熟悉的患者(治疗时间≤ 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IMRT放疗时应用改良头颈肩热塑体膜可以降低腹背和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同时缩短摆位时间。对于≥ 60岁、BMI≥ 24 kg/m2和对放疗过程相对不熟悉(治疗时间≤ 2周)的患者,要关注腹背和头脚方向的摆位,以保证放疗的效果。

  • 标签: 乳腺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 热塑体膜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腹腔镜肝脏切除术难度评分模型来评估手术难度,通过对比不同难度分组间的差异来评价该评分模型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微创)肝胆病区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68例患者,收集围手术期资料,分别用Hasegawa和Ban提出的评分模型(scoring model of Hasegawa和scoring system of Ban,即SM-H与SS-B)进行分组。通过比较不同难度组间的差异来评价评分模型的实用价值。结果按SM-H进行分组的低度困难组与中度难度组之间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SS-B进行分组的低、中度困难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H腹腔镜肝脏切除术难度评分模型将为肝胆外科医师在对低、中度困难病例实施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前进行难度评估起到直观的量化作用。SS-B在预估低、中难度腹腔镜肝脏切除病例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有一定参考意义。

  • 标签: 腹腔镜 肝脏切除术 评分模型 可行性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于机械通气撤机中应用膈肌超声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重症医学科中采取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展开对照研究,均采取床旁超声检查,详细记录膈肌厚度、双侧膈肌运动幅度、膈肌相关浅快呼吸指数,按照撤机状态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撤机失败(11例),观察组为撤机成功(29例),分析评估机械通气撤机的预测意义。结果:两组患者膈肌增厚率、双侧膈肌运动幅度、D-RSBI等指标数值对比差异显著,对比结果为P

  • 标签: 膈肌超声评分 机械通气 撤机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CT 影像评分对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本文所选 80 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均为我院 2015 年 3 月— 2018 年 5 月所收治,对其胸部 CT 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胸部 CT 对急性加重特发性肺纤维化 CT 评分( AE-IPF )进行计算,并探讨 AE-IPF 评分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 AE-IPF 评分方面,院内存活患者与院内死亡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 28d 存活患者相比, 28d 死亡患者的 AE-IPF 评分显著增加( P<0.05 )。与院内存活患者相比,院内死亡患者的 APACHEⅡ 评分显著降低( P<0.05 );与 28d 存活患者相比, 28d 死亡患者的 APACHEⅡ 评分显著降低( P<0.05 )。 Person 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的 AE-IPF 评分和 APACHEⅡ 评分存在线性相关,表现为正态分布。结论单一的影像学特征并不能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预后进行判断,而采用 CT 影像评分能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 28d 预后进行准确判断。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CT 影像评分 预后 评估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因素对双胎妊娠自然分娩成功概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权重进行量化评分,分析双胎妊娠自然分娩评分系统的产前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产前检查、有自然分娩意愿并最终于本院分娩的所有双胎妊娠孕妇114例。纳入标准为第1胎为头位,非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非其他复杂性双胎。根据是否成功自然分娩,包括自然分娩组96例,试产过程中中转剖宫产术组18例。产前因素包括:(1)双胎的绒毛膜性、第2胎的胎位(包括头位和非头位)、双胎的体重及体重差异等胎儿因素。(2)孕妇年龄、分娩孕周、产次、体质指数、妊娠期增重是否合理、是否为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及是否有妊娠期合并症[如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母体因素。(3)接产医师的职称、临产方式(自然临产还是引产及引产方式)、分娩过程中是否应用分娩镇痛等其他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绘制列线图,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验证,并确定界值。结果(1)产前因素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合并GDM(是否GDM与是否使用胰岛素)、妊娠期增重是否合理、产次及胎儿2体重<胎儿1体重,共5个产前变量对双胎妊娠自然分娩的成功概率有明显的影响。对影响权重进行量化后,各因素的影响如下:孕妇年龄<35岁为64分;无GDM为100分、合并GDM不使用胰岛素为47分、合并GDM使用胰岛素为0分;妊娠期增重正常为82分;产次≥2次为58分;胎儿2体重<胎儿1体重为57分。(2)绘制出相应预测双胎妊娠孕妇自然分娩的成功概率的列线图。(3)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 1,约登指数的最大值为0.564 7,对应的评分为168分。结论孕妇年龄、妊娠期增重是否合理、GDM情况(是否GDM、是否使用胰岛素)、产次及胎儿2体重<胎儿1体重是影响双胎妊娠孕妇自然分娩的产前因素,对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权重进行赋值后,总分达到168分自然分娩的成功概率明显提高。

  • 标签: 妊娠,双胎 自然分娩 妊娠 体重增长 胎儿体重 产前暴露迟发效应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灶体积、靶本比及校正方式对99Tcm SPECT/CT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将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体模中6个不同直径的小球(37、28、22、17、13和10 mm)填充入放射性浓度0.54 MBq/ml的99Tcm与碘克沙醇混合液(含碘量135 mg,占约0.3%),改变罐体放射性浓度形成不同的靶本比(32∶1、16∶1、8∶1、4∶1)。对不同靶本比体模行SPECT/CT,以CT阈值法自动勾画各小球感兴趣体积(VOI)并对图像行定量分析。选择相同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OSEM)参数及校正方式分别定量4种靶本比模型下各小球放射性浓度,并与球内真实放射性活度比较,计算准确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小球体积、靶本比与定量准确性的关系。对靶本比为32∶1、直径37 mm的小球分别行CT衰减校正(CTAC)+散射校正(SC)+分辨率恢复(RR)、CTAC+SC和CTAC+RR 3种校正方式重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比较不同校正方式对定量结果及图像对比度的影响。结果小球体积、靶本比与定量准确性呈正相关(r值:0.757和0.409,均P<0.05)。3种校正方式间,小球的定量误差及图像对比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139.665和38.905,均P<0.001),其中CTAC+SC+RR的定量误差小于CTAC+SC[(9.63±8.82)%和(38.89±2.17)%;P<0.001],而与CTAC+RR相近[(8.70±6.64)%;P>0.05];CTAC+RR的定量误差小于CTAC+SC(P<0.001)。CTAC+SC+RR图像对比度高于CTAC+SC[(93.45±0.91)%和(92.41±0.25)%;P<0.001],CTAC+SC图像对比度高于CTAC+RR[(91.37±0.87)%;P<0.001] 。结论小球体积越大、靶本比越高,定量越准确;小球体积与定量准确性的相关性更强;合适的校正方式可明显提高图像对比度及定量的准确性,建议后处理时常规选用CTAC+SC+RR。

  • 标签: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模型,结构
  • 简介:摘 要 : 建立伊曲茶碱原料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ACE Super C18(250 mm×4.6 mm, 5 µm),流动相 A为 10 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 (用磷酸 pH至 3.0),流动相 B为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 1.0 ml/min,检测波长为 230 nm,柱温为 40℃,进样量为 10 μl。该方法的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对本品中的有关物质进行测定。

  • 标签: 伊曲茶碱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校正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衰减校正(CTAC)对智能(IQ)-SPECT/CT和低能高分辨率(LEHR)- SPECT/CT心肌血流灌注显像(MPI)图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MPI)的31例确诊或者可疑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49.4±12.01)岁。所有患者同日分别行IQ-SPECT/CT+CTAC及LEHR-SPECT/CT+ CTAC。视觉分析IQ-SPECT/CT CTAC前后图像及手动配位后图像、LEHR-SPECT/CT CTAC前后断层图像;同时比较左心室各个室壁(心尖、前壁、侧壁、间壁、下壁)IQ-SPECT/CT和LEHR-SPECT/CT CTAC前后与重新配位后的放射性摄取值(%)。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①视觉分析:IQ-SPECT/CT与LEHR-SPECT/CT CTAC前图像比较,具有很高的一致性(Kappa值=0.795,P<0.001)。IQ-SPECT/CT CTAC后心肌节段出现放射性分布明显稀疏的比例为77%(24/31),远高于LEHR-SPECT/CT CTAC后的23%(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2,P<0.001)。将MPI与CT图像手动重新配位后,IQ-SPECT/CT左心室心尖的放射性分布为16%(5/31),与LEHR-SPECT/CT的23%(7/3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3,P=0.748)。②放射性摄取值(%):IQ-SPECT/CT CTAC前后比较,左心室心尖[(65.71±25.69)%对(58.68±20.39)%]、前壁[(204.23±43.24)%对(184.66±41.22)%]及间壁[(316.19±47.43)%对(270.03±65.33)%]的放射性摄取值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14、4.232、5.473,均P<0.05);LEHR-SPECT/CT CTAC前后比较,左心室前壁[(204.68±41.14)%对[(211.81±35.04)%]、间壁[(319.13±44.90)%对(350.87± 44.24)%]及下壁[(185.48±31.06)%对(228.67±29.45)%]的放射性摄取值显著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71,P =0.019;t=-5.968,P<0.001;t=-11.311,P<0.001)。IQ-SPECT/CT CTAC配位后与IQ-SPECT/CT CTAC前比较,左心室前壁[(212.06±33.59)%对(204.23±43.24)%]、侧壁[(372.84±39.37)%对(355.81±46.79)%]、下壁[(219.13±25.10)%对(191.58±33.06)%]和间壁[(335.00±36.84)%对(316.19±47.43)%]的放射性摄取值均明显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7,P=0.018;t=-2.672,P=0.012;t=-7.632,P<0.001;t=-3.557,P<0.001)。结论LEHR-SPECT/CT CTAC后左心室间壁及下壁的放射性分布得到补偿;而IQ-SPECT/CT CTAC后左心室心尖、前壁及间壁的放射性分布却更加稀疏。在IQ-SPECT/CT采集模式下,CTAC后容易出现矫枉过正,重新手动配位后这种情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衰减校正 心肌灌注显像
  • 作者: 杨丽存 路兴洞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0-22
  • 出处:《建筑实践》2020年16期
  • 机构:山东聊城当代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需要进行基础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这就直接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现场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往往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是两个很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也会直接关系到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建筑安全 事故成因 预警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也日益加快,建筑行业面临着全新发展机遇,然而在建筑施工过程存在的安全事故也日益严峻,不但影响建筑企业的声誉,而且还会对建筑项目效益产生巨大影响。若出现重大事故,还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因此安全事故的存在对于该行业发展十分不利。下文就建筑领域安全事故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预警管理工作措施,期待提高建筑施工过程安全性。

  • 标签: 建筑 安全事故 成因分析 预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