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睡眠综合征护理干预对哮喘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泉州市第一医院东街院区ICU病房收治的住院治疗时间较长的哮喘患者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在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中,观察组在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哮喘患者实施睡眠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高护理效率。

  • 标签: 睡眠综合护理干预 哮喘 睡眠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间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服务态度、服务技术、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时间管理)更高(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伴失眠患者实施睡眠卫生护理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乙肝伴失眠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睡眠卫生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睡眠卫生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 睡眠质量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伴失眠患者实施睡眠卫生护理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乙肝伴失眠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睡眠卫生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睡眠卫生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 睡眠质量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型分布。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34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匹兹堡睡眠指数,调查患者冠心病合并睡眠障碍发生情况。根据《中医诊断学》中的诊断标准判断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结果:348例冠心病患者中,300例患者合并睡眠障碍,其中轻度睡眠障碍患者数量为141例,中度睡眠障碍患者数量为108例,重度睡眠障碍患者数量为51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气滞血瘀证型、气血两虚证型、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心血瘀阻证、胆郁痰扰证、痰浊内阻证、寒凝心脉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心火亢盛证患者数量分别为25/24/23/26/28/27/26/21/23/25/29/23例。结论:冠心病合并不同程度睡眠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不同,随着患者睡眠障碍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医证型能由实证转变为虚症。

  • 标签: 冠心病 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 中医证型
  • 简介:摘要;目的:睡眠干预护理联合耳穴压丸法对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6例于2022年5月-12月在中医老年病科收治住院的失眠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是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睡眠干预护理联合耳穴压丸治疗模式的是观察组,比较两组10天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结果:两组治疗方法都可以使PSQI积分降低,且观察组PSQI积分降低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患者的失眠症状在睡眠干预护理联合耳穴压丸法的参与下能明显得到改善,有效降低PSQI积分,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睡眠干预护理 耳穴埋豆 失眠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部队官兵睡眠质量现状,初步分析原因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来我院疗养的部队官兵共1082人,采用自编基本情况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价。结果PSQI量表总分平均为(5.64±2.96)分,总分≥7分的有411人,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7.99%。年龄(r=0.149,P〈0.01)、受教育程度(r=0.049,P=0.042)与睡眠障碍相关,而不同军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03,P=0.698)。结论部队官兵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尤其是21~30岁年龄段和高学历人群,应采取合理的手段进行干预。

  • 标签: 部队官兵 睡眠质量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 孕期女性的睡眠质量对其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其研究热点的增加,有关孕期女性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也迎来显著更新与发展。方法 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围绕孕期女性的睡眠质量测量工具、睡眠质量结局以及干预措施进行总结阐述。结果 目前,国外有关睡眠质量的测量工具形式多样,而我国孕期女性睡眠质量研究工具正处于发展阶段,有关的护理干预措施还在不断完善。 结论 我国应继续探索有关孕期女性睡眠质量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测量工具,以期更好的为医护人员针对孕期女性睡眠质量问题提供有效干预措施。

  • 标签: 孕期女性 睡眠质量 睡眠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监测指标与白天嗜睡、睡眠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以睡眠打鼾、呼吸暂停为主要症状就诊于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3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g scale,E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和多道睡眠图(PSG)监测,整理数据后筛选出符合要求者216例。根据睡眠监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5例(AHI<5次/h)、轻度OSAHS组52例(5次/h≤AHI<15次/h)、中度OSAHS组48例(15次/h≤AHI<30次/h)、重度OSAHS组91例(AHI≥30次/h)。比较各组PSG相关指标、ESS总分、PSQI总分及BMI,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ESS总分、PSQI总分、BMI与PSG指标相关性。结果①各组体位改变次数、俯卧位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PSG研究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四组受试者ESS总分和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AHI、ODI、体位改变次数与ESS总分呈正相关(r=0.272、0.287、0.141,P<0.01),平均血氧饱和度(average oxygen saturation,ASaO2)、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与ESS总分呈负相关(r=-0.333、-0.299,P<0.01),平均心率(average heart rate,AHR)与ESS总分无显著相关性(r=0.009,P=0.894);AHI、ODI与BMI呈正相关(r=0.317、0.363,P<0.01),ASaO2、LSaO2与BMI呈负相关(r=-0.273、-0.271,P<0.01),体位改变次数、AHR与BMI无显著相关性(r=0.055、0.038,P=0.422、0.574);PSQI总分与所研究的PSG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ESS和BMI均能在各自层面反映OSAHS严重程度。AHI、ODI越高,LSaO2、ASaO2越低,则ESS总分越高,BMI越大,OSAHS越严重;夜间体位改变次数越多,ESS总分越高,患者白天嗜睡越严重。虽然PSQI总分与PSG监测指标无明显相关性,但可反映OSAHS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大部分患者带有抑郁或焦虑情绪,造成OSAHS患者不良预后。三者联合可作为OSAHS的初筛,评估其严重程度,为早期干预、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人体质量指数 睡眠 Epworth嗜睡量表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个性化睡眠护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6月收治的 失眠症患者 96 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 组与对照组,每组 48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个性化睡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变化,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 PSQI 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3.7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9.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个性化睡眠护理干预可更有利于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失眠症 护理干预 个性化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原发性睡眠障碍患者夜间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原发性睡眠障碍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体重40~7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组)。S组于睡前1 h在超声引导下右侧颈长肌表面星状神经节所在位置注射0.2%罗哌卡因5 ml,C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7 d。于治疗前1 d(T0)和治疗1-7 d(T1-7)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量表评价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多导睡眠监测仪评价患者客观睡眠质量,BIS监测仪及脑部与区域血氧监测系统监测睡眠期间BIS值及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每30 min记录1次,计算7 d平均值。于治疗结束后连续3 d(T8-10)评估患者日间高级认知功能,包括持续性注意力测验(CPT)和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学测验(BADS),计算3 d平均值。分别于T0和T8时采集静脉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和5-羟色胺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S组治疗期PSQI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降低,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和快波睡眠潜伏期缩短,觉醒次数增加,总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和快波睡眠比例升高,慢波睡眠S1-S2比例降低,S3-S4比例升高,BIS值降低,rSO2升高,治疗后CPT各指标降低,BADS各指标升高,T8时血浆NE浓度降低(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显著改善原发性睡眠障碍患者夜间睡眠质量

  • 标签: 星状神经节 神经传导阻滞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针对性睡眠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针对性睡眠护理干预,将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SQ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针对性睡眠护理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抑郁症 针对性睡眠护理 睡眠质量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采用睡眠护理对老年病人睡眠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病人,以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常规治疗)和试验组(睡眠护理干预)。对比治疗满意度;护理质量,患者预后心理改变状况。结果:试验组病人满意远优于试验组,P

  • 标签: 睡眠护理 心血管内科 老年患者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睡眠护理干预模式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睡眠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某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睡眠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比较2组睡眠环境光线评分与噪声评分的差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2组患者焦虑的改善情况,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比较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睡眠环境光线评分与噪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行睡眠护理干预显著,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与睡眠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老年患者 睡眠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28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睡眠质量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护理方案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睡眠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心血管内科患者92例,按回顾性分析方法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睡眠护理模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环境、生理、心理精神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48%(43/46)较对照组73.91%(34/46)高(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行睡眠护理干预显著,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与睡眠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睡眠护理 心血管内科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6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其入院时间为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并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各有32例的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不同效果。结果 睡眠质量评分,护理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护理方案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