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内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RDS)死亡风险因素。方法对“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婴幼儿中重度PARDS疗效分析”所建立的临床数据库资料进行二次分析。回顾性病例总结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中国14家三甲医院PICU的101例中重度PARDS婴幼儿的死亡风险因素。根据患儿出PICU时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一般情况、基础疾病、氧合指数、机械通气等临床资料差异。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氧合指数预测病死率的准确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死亡风险因素。结果101例中重度PARDS婴幼儿中男63例(62.4%)、女38例(37.6%),年龄为(12±8)月龄。死亡组患儿23例,存活组患儿78例。死亡组中合并基础疾病及免疫缺陷患儿比例均高于存活组[52.2%(12/23)比29.5%(23/78),30.4%(7/23)比11.5%(9/78),χ2=4.04、4.76,P=0.045、0.029],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低于存活组[8.7%(2/23)比 41.0%(32/78),χ2=8.31,P=0.004]。年龄、性别、小儿危重症评分、PARDS病因、机械通气模式、72 h内液体平衡情况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PARDS治疗第1~3天氧合指数值均高于存活组[11.9(8.3,17.1)比15.5(11.7,23.0)、10.1(7.6,16.6)比14.8(9.3,26.2)、9.2(6.6,16.6)比 16.7(11.2,31.4),Z=-2.70、-2.52、-3.79,均P<0.05]。死亡组治疗3 d后氧合指数改善程度较存活组更差[0.03(-0.32,0.31)比 0.32(-0.02,0.56),Z=-2.49,P=0.013]。ROC曲线分析示第3天的氧合指数值对中重度婴幼儿PARDS死亡预测的准确度较好(曲线下面积=0.76,标准误=0.05,95%CI 0.65~0.87,P<0.001);当氧合指数取值11.1时,灵敏度78.3%(95%CI 58.1%~90.3%),特异度60.3%(95%CI 49.2%~7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小儿危重病评分和72 h内液体负荷情况后,未使用PS(OR=11.26,95%CI 2.19~57.95,P=0.004)、第3天氧合指数值(OR=7.93,95%CI 1.51~41.69,P=0.014)及免疫缺陷(OR=4.72,95%CI 1.17~19.02,P=0.029)均为PARDS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重度PARDS婴幼儿病死率较高,合并免疫缺陷、未使用PS、确诊第3天OI值较高均为其死亡风险因素。PARDS确诊第3天氧合指数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死亡。

  • 标签: 医院,儿科 重症监护病房 病死率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基于新课标背景的不断渗透,体育课程逐渐成为各个阶段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内容。正因如此,也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转变传统方式枯燥且内容单一的教学局面,注重以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发展情况为主体,激发高中生体育活动参与热情,切实促进高效课堂的建构。那么,文章也将针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高效课堂活动的创设思路展开讨论,深挖体育课堂建构方式,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 标签: 新课标 高中体育 高效课堂
  • 简介:摘要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临床表现多样,除呼吸系统外,可累及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引发多种肺外并发症。本文就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一些少见并发症进行阐述,提高对少见肺外并发症认识,便于早期识别,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肺栓塞 脑病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 简介:摘要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可对心肺功能进行替代,是一种严重呼吸和(或)循环衰竭的挽救性治疗措施。在儿童ECMO治疗的各个环节如ECMO启动、穿刺和置管、运行过程中的管理,ECMO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处理,以及ECMO撤机等,可应用床旁超声对患儿的心肺、血管和其他重要器官进行动态评估,提高ECMO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重症超声 体外膜肺氧合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儿科危重症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整体化模拟教学课程的效用。方法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ECMO团队建立教学课程,以团队为单位招募学员,提供模拟教学为主的课程,并对团队成员考核成绩及学员反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2018年5月开展起,共有22家儿科专科医院或综合性医院儿科,共计132名学员参加本课程的培训。其中男56名(42.4%),45名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医生(34.1%),60名ICU护士(45.5%),23名胸外科医生(17.4%),4名麻醉科医生(3.0%)。12名学员(9.1%)曾有过ECMO治疗经历。学员对于课程设置的各个部分有着较高评价,评分均超过4分。对于理论、技能、团队合作和实施ECMO信心的自我评价均有明显提高,有80.3%的学员对课后开展ECMO技术充满信心。学员们的基线理论考核成绩为(55.2±7.6)分,经培训后再次理论考核成绩为(67.1±7.3)分(P<0.001)。以团队为单位的操作考核平均成绩为(70.2±8.2)分,合格率达86.4%。操作考核中技能方面较为突出的问题为:遗漏白蛋白和全血预充(90.9%);非技能方面包括感到紧张(84.8%)、团队合作不够流畅(74.2%)、队长的领导力不够(68.2%)。97.0%和94.7%的学员认为整体培训和模拟教学是课程的亮点。有13家(59.1%)学员单位在课程后成功开展ECMO技术,救治患儿人数达到83例,救治成功率54.2%(45/83)。课程后随访发现,2周左右即有学员单位出现技能水平下降。结论本课程作为ECMO模拟教学的全新尝试,在教学及临床双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同时本研究对于ECMO在儿科领域的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儿科 模拟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患儿合并重症耐药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对ECMO期间重症感染的识别和管理。方法回顾分析1例9岁VA-ECMO合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文献复习儿童ECMO支持期间发生血流感染的治疗现状,结合病例总结ECMO治疗时血流感染的治疗经验。结果患儿,女,9岁,因"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历经12 h VA-ECMO转运入我院PICU。因肺出血、肺动静脉发育异常,在ECMO支持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经积极清除感染灶,调整抗菌药物,VA-ECMO支持40 d后病情好转,顺利撤离ECMO,好转出院。结论VA-ECMO支持治疗过程中合并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时,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应积极进行病原学和炎症指标检查;根据细菌体外药敏结果联合应用敏感抗菌药治疗,同时去除所有潜在感染灶,早期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预后。

  • 标签: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碳青霉烯类耐药 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教学模式在医学生心肺复苏教学中的效用。方法2019年3月至12月间,150名在校大学生随机分入课堂教学组(G1=50)、问题导向(PBL)教学组(G2=50)和计算机教学组(G3=50)。通过3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测定授课前后、授课2个月及6个月后,学员们理论、技能的掌握和维持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共有150名大学生参与课题。其中男84名(56.0%),平均年龄(23.0±1.1)岁,有16名(10.7%)参加过类似的心肺复苏培训。3组学员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授课后即刻、授课后2个月和授课后6个月4个时点,G1、G2、G3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授课后,各组的成绩都有提高,且授课后即刻成绩为最高(P<0.05)。授课后2个月、6个月成绩有所下降,但这两个时间段相比,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和授课后即刻操作考核通过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后2个月、6个月两时点G2和G3组的考核通过率显著高于G1组(P<0.05),而这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授课后各组操作考核通过率较基线都显著提高,考核通过率随着随访时间推移而下降。学员对课程反馈显示,所有学员均表示能明确所接受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且能够接受课程难度,但PBL和计算机教学接受度更高。结论PBL和计算机教学模式有着较好的学习效用和接受度,可以做为常规课堂教学的补充或是进行巩固学习的策略。2个月可能是再培训的时间节点。

  • 标签: 教学模式 心肺复苏 问题导向教学 计算机教学
  • 作者: 张铮铮 陈赫赫 潘国权 缪红军 张育才 朱晓东 李莺 张晨美 陆国平 王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1102,宁波妇女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中心 31000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育英儿童医院儿童急诊与重症医学科 325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急诊科 210008,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20006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急危重症医学科 200092,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215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杭州 31005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 200127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长三角地区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脓毒症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状况。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江苏、浙江、上海8家PICU收入的脓毒症病例,分为普通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主要观察终点为在院死亡。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长期居住地、入院来源、入院首日儿童脓毒症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pediatric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pSOFA)、基础疾病,以及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医保状态、住院费用和家庭年收入)。结果研究期间共4 983例患儿收入PICU,脓毒症患儿651例(13.1%),病死率11.7%(76/651),严重脓毒症组患儿占比28.3%(184/651),病死率20.1%(37/184)。脓毒症患儿的年龄中位数为0.9岁,婴儿组331例(50.8%),幼儿组129例(19.8%),学龄前组86例(13.0%),学龄组77例(11.8%),青春期组28例(4.3%)。入院首日pSOFA分值中位数为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OFA分值对应脓毒症在院死亡的OR值为1.4(95%CI 1.3~1.5)。医保患儿自动出院占14.6%(41/281),自费患儿自动出院占27.4%(93/3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儿的日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5 446元,其中,严重脓毒症组患儿日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6 678元;脓毒症人均总住院费用中位数为36 109元,其中严重脓毒症组患儿的人均总住院费用中位数为41 433元。结论PICU脓毒症相关的病死率高,pSOFA评分对脓毒症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脓毒症的社会经济负担重,相对医保家庭,自费家庭选择自动出院的比例更高。

  • 标签: 脓毒症 儿童重症监护室 病死率 经济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各参数以及血小板(PLT)计数之间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监护室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间共231例患儿的同步TEG、凝血功能检测和PLT计数的结果,将TEG的各项参数与凝血功能检测结果、PLT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卡方检验及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反应时间(R)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存在线性相关;最大振幅(MA)、凝血块形成时间(K)、凝血块形成速率(α)与PLT以及MA、K、α与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均存在线性相关,其中MA与PLT的相关性最好(R=0.656)。在评价凝血状态方面,R与APTT、PT、TT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一致性强度较差(Kappa值:0.112、0.047、0.124);MA、K、α与PLT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强度中等(Kappa值:0528、0.518、0.408);MA、K、α与FIB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一致性强度较差或一般(Kappa值:0.324、0.188、0.170)。结论TEG与PLT计数评估血小板功能显著相关,一致性好。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评估凝血因子功能、FIB功能的相关检测结果存在线性相关性,一致性偏弱。两种方法不能相互替代。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 危重症 儿童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温、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对预测PICU医院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的急危重症患儿,依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分为院感组和非院感组;连续记录4个时点[T1为入PICU后4 h内,T2~T4分别为T1后(48±1) h、(120±1) h和(192±1) h]的体温、PCIS、WBC、CRP、PCT及pro-ADM,分析发生医院感染时,距离其发生前最近时点(Th)的各指标对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85例患儿,院感组27例,非院感组58例。入PICU时,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体温、WBC、PCT、pro-ADM、原发疾病、侵袭性操作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性别、PCIS、CRP、气管插管率和中心静脉置管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h时,院感组与非院感组间体温、PCIS、CRP、PCT及pro-ADM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UC分别为0.787、0.755、0.709、0.704和0.809,预测医院感染的最佳界值依次分别为38.0 ℃、87分、14.5 mg/L、0.28 ng/mL和0.67 nmol/L;WBC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PCIS和pro-ADM的敏感度较高,pro-ADM和PCIS特异度较高。PCIS可能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78,95%CI 95.9~99.9,P<0.05)。结论pro-ADM对医院感染的预测具备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PCIS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体温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近来,全球不明原因急性肝炎(AHUE)儿童病例数正在快速增加,已涉及26个国家(病例数超过396例),全球公共卫生行动(监测、健康警示、研究等)正在实施中。AHUE主要影响免疫功能健全的儿童,具有典型的急性肝炎表现,可出现重症化且需要肝移植。目前系统的研究仍然较少,其危险因素未明,病因有待于确立,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有待于阐明,加强AHUE病例的监测及研究迫在眉睫。

  • 标签: 肝炎 儿童 公共卫生
  • 简介:摘要患儿 女,7岁,因“发热、呼吸困难1 d”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重症监护病房,未吸氧下经皮血氧饱和度0.9,呼吸35~45 次/min,影像学两肺散在淡斑片、条片状渗出影,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经高流量氧疗和抗感染治疗后病情进行性加重,入院第6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转为危重型,配合纤维支气管镜冲洗、高频胸壁振荡、机械咳嗽辅助设备等气道廓清治疗,患儿病情逐渐好转,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第7天后拔除气管插管,入院24 d后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 作者: 顾莺 柳龚堡 王颖雯 王传清 曾玫 陆国平 王中林 夏爱梅 陶金好 翟晓文 周文浩 黄国英 徐虹 桂永浩 张晓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护理部,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务部,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控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科,上海 2011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流行下,在儿童专科医院实施有效的常态化管理策略既能保障普通儿科人群的诊疗需求,又能提高既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现症感染患儿的救治及时性,同时降低院感发生率。目前,针对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门、急诊和病房管理措施报道鲜见,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区域性大流行的情况之下所实施儿童新冠门、急诊-病房一体化管理策略进行实践经验介绍。

  • 标签:
  • 作者: 刘静 闫钢风 陈伟明 陶金好 明美秀 王一雪 曾玫 俞建 周建国 翟晓文 黄国英 徐虹 周文浩 张晓波 陆国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医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肾脏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呼吸科,上海 201102
  • 简介:摘要上海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疫情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提出针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诊疗策略,包括诊断标准、早期危重预警评分、器官功能评价及病原学监测等。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治疗涉及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脏器功能支持、中医药治疗等,并强调了多学科合作的重要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2年上海市经历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出现了4万多例18岁以下儿童病例,不仅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而且对儿科医疗体系也带来很大影响。全市儿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应对此次疫情,确保4万多例儿童病例的收治和危重症病例的救治,把医学人文关爱很好地融入医疗工作中,同时也保障了儿童基本医疗服务,积极做好媒体沟通和科普宣传,指导儿童和青少年掌握防护知识要点,树立疫苗接种的信心。迄今,上海收治的境外输入儿童病例和境内2019-nCoV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儿童病例数居全国前列。初期的儿童2019-nCoV感染的精简诊治方案和医院防控措施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在此次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的医疗工作中再次得到很好的验证和推广。现回顾总结上海儿童2019-nCoV感染的诊断、治疗和危重症救治的临床实践经验。

  • 标签: 儿童 诊断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 治疗
  • 简介:摘要:高中体育和其他的学科是不一样的,其他的学科都是需要学生背诵、理解、学习文化知识的,有关于学生的升学考试的(高考)。因此,学生们都愿意花费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即使对学科不感兴趣,学生也会积极的强迫自己去学习。然而高中体育课程就不一样了,对于高中生来讲,体育课程没有考试升学的压力,所以学生们就会对体育课程失去学习兴趣。本篇文章就由作者带大家探析一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 标签: 拓展课堂 高中生 体育运动 培养兴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各参数以及血小板(PLT)计数之间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监护室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间共231例患儿的同步TEG、凝血功能检测和PLT计数的结果,将TEG的各项参数与凝血功能检测结果、PLT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卡方检验及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反应时间(R)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存在线性相关;最大振幅(MA)、凝血块形成时间(K)、凝血块形成速率(α)与PLT以及MA、K、α与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均存在线性相关,其中MA与PLT的相关性最好(R=0.656)。在评价凝血状态方面,R与APTT、PT、TT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一致性强度较差(Kappa值:0.112、0.047、0.124);MA、K、α与PLT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强度中等(Kappa值:0528、0.518、0.408);MA、K、α与FIB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一致性强度较差或一般(Kappa值:0.324、0.188、0.170)。结论TEG与PLT计数评估血小板功能显著相关,一致性好。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评估凝血因子功能、FIB功能的相关检测结果存在线性相关性,一致性偏弱。两种方法不能相互替代。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 危重症 儿童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温、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对预测PICU医院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的急危重症患儿,依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分为院感组和非院感组;连续记录4个时点[T1为入PICU后4 h内,T2~T4分别为T1后(48±1) h、(120±1) h和(192±1) h]的体温、PCIS、WBC、CRP、PCT及pro-ADM,分析发生医院感染时,距离其发生前最近时点(Th)的各指标对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85例患儿,院感组27例,非院感组58例。入PICU时,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体温、WBC、PCT、pro-ADM、原发疾病、侵袭性操作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性别、PCIS、CRP、气管插管率和中心静脉置管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h时,院感组与非院感组间体温、PCIS、CRP、PCT及pro-ADM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UC分别为0.787、0.755、0.709、0.704和0.809,预测医院感染的最佳界值依次分别为38.0 ℃、87分、14.5 mg/L、0.28 ng/mL和0.67 nmol/L;WBC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PCIS和pro-ADM的敏感度较高,pro-ADM和PCIS特异度较高。PCIS可能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78,95%CI 95.9~99.9,P<0.05)。结论pro-ADM对医院感染的预测具备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PCIS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体温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 作者: 张铮铮 陈赫赫 潘国权 缪红军 张育才 朱晓东 李莺 张晨美 陆国平 王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1102,宁波妇女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中心 31000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育英儿童医院儿童急诊与重症医学科 325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急诊科 210008,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20006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急危重症医学科 200092,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215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杭州 31005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 200127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长三角地区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脓毒症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状况。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江苏、浙江、上海8家PICU收入的脓毒症病例,分为普通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主要观察终点为在院死亡。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长期居住地、入院来源、入院首日儿童脓毒症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pediatric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pSOFA)、基础疾病,以及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医保状态、住院费用和家庭年收入)。结果研究期间共4 983例患儿收入PICU,脓毒症患儿651例(13.1%),病死率11.7%(76/651),严重脓毒症组患儿占比28.3%(184/651),病死率20.1%(37/184)。脓毒症患儿的年龄中位数为0.9岁,婴儿组331例(50.8%),幼儿组129例(19.8%),学龄前组86例(13.0%),学龄组77例(11.8%),青春期组28例(4.3%)。入院首日pSOFA分值中位数为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OFA分值对应脓毒症在院死亡的OR值为1.4(95%CI 1.3~1.5)。医保患儿自动出院占14.6%(41/281),自费患儿自动出院占27.4%(93/3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儿的日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5 446元,其中,严重脓毒症组患儿日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6 678元;脓毒症人均总住院费用中位数为36 109元,其中严重脓毒症组患儿的人均总住院费用中位数为41 433元。结论PICU脓毒症相关的病死率高,pSOFA评分对脓毒症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脓毒症的社会经济负担重,相对医保家庭,自费家庭选择自动出院的比例更高。

  • 标签: 脓毒症 儿童重症监护室 病死率 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