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麻苏醒期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1-2022.12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66例,根据护理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差异不大。观察组护理后两项评分明显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躁动的为2例,占比6.06%,明显比对照组的30.30%低(P<0.5)。结论:全麻苏醒期患者护理中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避免出现躁动,值得借鉴。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全麻苏醒期 心理状况 躁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从埋设于地下沟渠的焊接构件采用后充气式氧气保护焊接造成的窒息伤亡事故,核压力容器制造厂近年来从焊接人员体检中发现的各类职业病入手,探讨了焊接职业危害的产生原因,并就焊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工人劳动强度,改进焊接工艺,监测和控制环境危害因素,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保护,严格规范焊接工艺,从而形成了通过增强职工职业卫生安全意识、分类风险、制定管理方法来提高职工健康卫生水平的防治途径。合理使用安全控制措施可有效防止焊工的职业健康问题。

  • 标签: 核电施工现场 典型焊接事故 职业健康 防治
  • 简介:摘要:从地坑管道安装焊工使用背部充氩气保护焊方式窒息死亡事故、核压力容器制造厂16名焊工体检发现的各种职业病入手,对焊接职业病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焊接过程分析了焊接过程中由于高温所产生有害气体及烟尘对人体的职业伤害、未辨识环境的安全作业条件造成的危害、管理重视不足的危害,提出了注重劳动强度改善、优化焊接工艺、监测控制环境有害因素、实现个人预防及医疗防护、严格焊接工艺纪律,形成通过提升职业健康意识、分析隐患、采取治理措施来保证职业健康卫生的防治方法。正确应用安全管控方法可有效预防焊工发生职业卫生事故。

  • 标签: 核电工程现场 典型焊接事件 职业卫生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胃肠营养干预与ICU(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的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9年至2021年期间接受胃肠营养干预的ICU危重患者。共纳入了200例ICU危重患者,其中100例在ICU入住后的48小时内开始胃肠营养干预,另外100例在ICU入住后48小时后才开始胃肠营养干预。早期胃肠营养干预组是指在ICU入住后的48小时内开始胃肠营养支持,而晚期胃肠营养干预组是指在ICU入住后48小时后才开始胃肠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早期胃肠营养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2±2.3天,晚期胃肠营养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5±3.1天。早期胃肠营养干预组的平均ICU滞留时间为5.8±1.2天,晚期胃肠营养干预组的平均ICU滞留时间为7.3±1.5天。早期胃肠营养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晚期胃肠营养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早期胃肠营养干预组的病死率为3%,晚期胃肠营养干预组的病死率为11%。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胃肠营养干预与ICU危重患者的预后有正向关联。早期胃肠营养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ICU滞留时间明显短于晚期胃肠营养干预组。此外,早期胃肠营养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低。因此,对于ICU危重患者,早期胃肠营养干预可以改善预后,并降低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以及并发症和病死率。

  • 标签: ICU危重患者 早期胃肠营养 干预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检查与CT血管造影的影像表现,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危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7d内进行超声以及CT血管造影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检查与CT血管造影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基于Kappa进行一致性检验,同时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年龄、吸烟等危险性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位于颈总动脉窦部,斑块无一致性信号,可见低、强、强弱不等回声信号。超声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阴性预测值为92.86%(22/28),CT血管造影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阴性预测值为95.45%(21/22)。两组数据有良好一致性,Kappa值为0.8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在高血脂、糖尿病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多因素回归性分析结果进行研究,提示高血脂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性因素。结论 超声检查以及CT血管造影均可应用于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检查中,且高血脂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性因素。临床需通过合理调控血脂水平,指导合理饮食以及规律生活等方式,预防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或其他血管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超声 CT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