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骨折静脉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因下肢骨折住院的患者70例,从中随机抽取35例设为对照组,其余35例设为观察组,在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基本相同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活血通脉汤治疗,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血塞通治疗。结果两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91.43%71.43%),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94.29%77.14%),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下肢骨折静脉形成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治疗
  • 作者: 陈建群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肿瘤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摘    要】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6例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其干预体会。方法:截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按照其所选用的护理方案,将其划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8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从实验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骨科下肢静脉的患者预防肺栓塞的护理。方法筛选2017年1月15日~2018年11月15日来我院骨科治疗确诊为下肢静脉的患者120例,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进行分类,然后给患者实施患肢制动以及卧床休息等防止肺栓塞发生的护理措施,同时进行基础的护理。最后统计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回顾分析得知所选取的120例研究对象实施预防肺栓塞护理后,出现肺栓塞的有4例,发生率为3.33%。结论肺栓塞在血栓患者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危险的并发症,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医治其致死率高达93%,如果对血栓的患者做好有效的预防护理,将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血栓患者发生肺栓塞的概率,即使发生肺栓塞也能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同时也能提高病人的身心健康。

  • 标签: 骨科 下肢深静脉 血栓 预防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于骨科下肢静脉的患者预防肺栓塞的护理。方法 筛选 2017年 1月 15日 ~2018年 11月 15日来我院骨科治疗确诊为下肢静脉的患者 120例,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进行分类,然后给患者实施患肢制动以及卧床休息等防止肺栓塞发生的护理措施,同时进行基础的护理。最后统计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 通过回顾分析得知所选取的 120例研究对象实施预防肺栓塞护理后,出现肺栓塞的有 4例,发生率为 3.33%。结论肺栓塞在血栓患者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危险的并发症,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医治其致死率高达 93%,如果对血栓的患者做好有效的预防护理,将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血栓患者发生肺栓塞的概率,即使发生肺栓塞也能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同时也能提高病人的身心健康。

  • 标签: 骨科 下肢深静脉 血栓 预防 肺栓塞
  • 作者: 李贵香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米易县人民医院四川攀枝花617200)【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79-01社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人口不断增多,使得该病的出现率始终呈现递增的趋势,由于该病危害性比较强,很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所以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该病更加关注和重视,骨科创伤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对患者的心灵产生折磨,使患者饱受摧残,如果患者的情况比较严重,甚至还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使患者出现残疾等问题,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但是无论哪种治疗方式都需要结合以适当的护理方法,下面对骨创伤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要点进行阐述,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创伤骨科患者因为身体疼痛的影响,会在心理方面留下阴影,对自己的病痛感到害怕,为此处于长时间的担忧之中,恐惧自己不能正常恢复,始终处于比较紧张的心理状态。为此,提高患者家属对创伤骨科病的认知度,使家属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恢复的信心,依靠家人给予的力量,面对治疗中存在的难题,尤其是对于不良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使其逐渐改善心情,从而保证最终的治疗效果。并针对患者的顾虑给予正确的抚慰,使患者能够真正意识到自身配合的重要性,对自己的病情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了解。2饮食护理因该疾病的特殊性,在恢复过程中需要丰富的影响进行供给,以提高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使患者的整体身体情况保持良好的状态。因此,在饮食和日常生活方面,患者必须马上进行戒烟,同时禁止摄入高胆固醇食物,并尽量多食用含有纤维比较多的食物。使患者可以补充充足的能量。在精心搭配饮食时,患者会觉得胃口显著改善,可以摄取更多的营养元素,帮助身体机能逐渐恢复;同时应该让患者保持每日一定的饮水量,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使患者的身体状况可以保持最佳的状态。3病床护理开展预防性护理工作,密切关注患者的疾病看变化情况,并给予重症患者特殊的护理关注,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加强与患者医生的沟通,使患者医生对于患者病情有正确的了解。同时严密控制患者病房环境,定期进行环境清洁,经常把门窗打开,使空气保持正常的流通状态。同时护理人员为了防止患者长期处于躺卧状态,需要注意患者床单的清洁,经常进行换洗,每日帮助患者进行翻身,避免患者长期处于躺卧状态,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问题的发生几率。对患者进行下肢静脉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肢急性静脉形成溶栓治疗采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急性静脉形成溶栓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出血、穿刺点感染、淋巴漏、肺栓塞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6±4)d,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1)d,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比研究组较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583,P=0.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c2=11.915,P=0.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下肢急性静脉形成溶栓患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

  • 标签: 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 形成溶栓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肢骨折并发静脉的手术麻醉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我科室收治的60例下肢骨折并发静脉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研究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诱导后,研究组下肢骨折并发静脉患者BP水平优于对照组,麻醉诱导时间比对照组短,硬膜外用药量比对照组少,研究组麻醉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并发静脉手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较优。

  • 标签: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手术麻醉
  • 作者: 邓立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    要】    目的:分析预防骨科下肢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措施以及相关护理。方法:筛取在我院接受骨科下肢大手术的患者15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18.7%和2.7%,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的方法对于骨科下肢大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有着积极的效果,可以广泛实践应用。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关节置换术后静脉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下肢静脉及下肢肿胀情况、肢体温度以及肢体表Human征及Nenhof征。结果观察组的下肢静脉和下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0和3.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和15.62%(P<0.05);两组术前的肢体体温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的肢体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uman征和Nenhof征的发生率分别为18.75%和15.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25%和50.00%(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预防关节置换术后静脉形成的症状和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患者发生上肢静脉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我科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行PICC置管患者中3例发生上肢静脉患者的护理全过程,分析血栓发生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PICC置管49例,其中3例发生了导管相关性静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减少静脉的形成、延长PICC留置时间。结论置管术前给予有效的干预,置管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置管术后指导患者正确做置管侧肢体功能锻炼,给予有效的预防与处理,可有效降低静脉形成。

  • 标签: PICC 血栓 原因分析 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临床资料 ,提出相应的术后预防措施。 结果 由于及时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发生下肢静脉 10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 结论 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同时进行预防宣教,可有效地防止 DVT的发生,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  神经外科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预防下肢静脉形成的作用。方法在2017年9月到2018年8月到我们医院接受脊柱骨折术的患者中选取56例,将所有人按照抽签方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个组,每组各有患者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个组下肢静脉形成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下肢静脉形成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预防下肢静脉形成的作用优于常规护理,能够降低静脉的形成,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脊柱骨折 综合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临床资料,提出相应的术后预防措施。结果由于及时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发生下肢静脉10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同时进行预防宣教,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