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图分类号R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26-02摘要下肢静脉形成(DVT)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血管内膜损伤、血流速度缓慢、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DVT的三大主要病因。DVT形成后轻者可导致下肢静脉形成后遗症,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重者可引起肺栓塞导致死亡,除积极治疗外,护理也相当重要。

  • 标签: 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科术后下肢静脉患者的护理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1年9月-2014年1月收治的32例骨科术后下肢静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32例患者治愈出院,无1例并发症的出现,患者对护理比较满意。结论研究得出,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的护理,不但能降低骨科术后下肢静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而且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骨科 下肢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院的医疗数据来分析骨科术后DVT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2012年1月份至2014年1月份所收治的103例骨科手术患者的资料,其中术后接受常规护理患者为51例,我们以这51例患者做对照组。结果对照组DVT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对骨科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是降低DVT的有效途径。

  • 标签: 骨科 术后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静脉形成的护理举措。方法筛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脑卒中偏瘫合并下肢静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硬币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6例,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2%,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脑卒中偏瘫伴下肢静脉形成患者的综合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下肢静脉形成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采用尿激酶治疗的80例下肢静脉形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治疗后患者痊愈37例,显效34例,无效9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75%。结论采用尿激酶治疗下肢静脉具有良好的效果,而完善的护理工作可以确保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妇剖宫产后静脉形成的有效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2127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063例)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B组(1064例)在A组基础上实施干预护理护理措施,就组间孕产妇术后静脉的发生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对。结果在静脉形成方面,组间比对,B组产妇的发生率为0.19%,明显低于A组产妇的发生率2.26%(P<0.05);在并发症发生方面,B组产妇的发生情况也明显优于A组产妇(P<0.05)。结论剖宫产分娩后产妇较易发生静脉,临床对其实施及早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静脉血栓的形成,这对确保孕产妇生命安全、提高产妇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剖宫产 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静脉形成(DVT)是因为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部位为下肢,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DVT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对19例股骨骨折术后病人彩取一系列护理措施,效果满意,无1例下肢静脉形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下肢静脉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5年1月至11月期间收治的6例脑卒中并发下肢静脉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各阶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观察治疗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6例病人均在住院治疗10-15天后分别好转出院。结论对脑卒中并发下肢静脉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患者住院费用。

  • 标签: 脑卒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对下肢静脉(DVT)预防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一年时间收治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1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观察组500例,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500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后DVT发生率为3.00%,对照组为15.00%,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1.8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盆腔手术的围术期中,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对下肢静脉进行预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妇科盆腔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完成骨科手术之后有关下肢静脉形成原因以及如何有效进行预防和诊治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38例完成骨科手术后静脉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通过细致、科学合理的观察,在早期,若能积极地进行预防、并予并及时发现和进行有效治疗,可以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完成骨科手术以后,导致下肢形成静脉具有多种因素,在临床上,应把具有针对性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加以应用,可达到积极控制的效果,此外,及早诊断、并实施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病人生活、生存质量。

  • 标签: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原因
  • 简介:摘要静脉是下肢骨折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如治疗不当,可使患者致残,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通过对静脉常见类型以及下肢手术患者静脉形成的危险因素的分析,讨论下肢骨折手术预防静脉的措施,对下肢骨折手术预防静脉的护理做以下总结。

  • 标签: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护理对剖宫产下肢静脉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产期全程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中护理方法下产妇下肢肿胀、下肢静脉和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下肢肿胀概率为18%,出现下肢静脉概率为4.5%,无肺栓塞情况出现;对照组出现下肢肿胀概率为39%,出现下肢静脉概率为13.5%,出现肺栓塞概率为2%。结论围产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下肢静脉的发生。

  • 标签: 围产期 护理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对于下肢骨折的病例,需要做好护理宣教。早期主动功能锻炼是预防静脉形成的良好方法,体外肢体向心性按摩对防止静脉形成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有高凝患者,建议患者每天口服阿斯匹林等药物,可以预防或减少静脉的发生。所以说,下肢骨折患者易形成静脉;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效的预防措施、细致的整体护理、适当用药是预防静脉形成的关键。

  • 标签: 静脉血栓 下肢骨折 预防措施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静脉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管外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5例老年静脉患者的心理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患者心理均有明显改善,患者医护满意度高。结论老年静脉患者的护理应注重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恐惧及忧郁情绪,使其配合治疗,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老年病人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DVT)的诊治与预防。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接受注射用丹参和葡萄糖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2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流速度与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下肢静脉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T、APTT较对照组更长,血流速度更快、下肢周径更短(P<0.05)。结论妇科肿瘤术后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有助于患者血流的改善,减少静脉的形成,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肿瘤 低分子肝素 深静脉血栓 抗凝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下肢静脉的护理措施。方法整理手机我院收治的180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肢体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全部180例并发静脉16例,经精心治疗护理,无1例死亡发生。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下肢静脉的有效护理,减少花费,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脊髓损伤 下肢 深静脉血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