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研究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搜集2014年8月至2017年11月晋城市人民医院住院收治的10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涉及的数据资料,所有患者均经CT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且均开展抗凝治疗。结果血栓栓塞症患者院内继发者诊断时间(1.21±0.21)天,确诊率76.47%,抗凝治疗疗效确切。结论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因反复呼吸困难,容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导致在二级以下医院就诊时不能确诊,就诊时间长,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分析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血栓栓塞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29例肺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29例肺血栓栓塞患者中,有显著效果的21例,好转8例。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肺血栓栓塞患者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血栓栓塞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各种不同的栓子栓塞肺动脉引起的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病理生理特征和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发病率较高,容易误诊,漏诊,目前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疾病,收到遗传因素和获得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PTE病人大多数为不完全恢复,但无临床症状;少数解剖、血流动力学完全恢复正常;极少数发展为肺动脉高压。除血流动力学完全恢复病人,其余均伴有肺血管重建,但目前其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明了,深入研究对于临床的诊疗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病理生理学 病因 血管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后并发肺血栓栓塞的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32例骨折后并发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为骨折术后卧床休息,且术后2周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咯血等症状,部分患者伴随呼吸频率和心率加速、口唇发绀、肺部湿罗音等症状。确诊为肺血栓栓塞后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骨折术后容易并发肺血栓栓塞,需要尽早进行治疗,才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骨折手术 肺血栓栓塞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重症肺血栓栓塞患者进行治疗,以确定对于重症肺血栓栓塞疾病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重症肺血栓栓塞疾病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从而提高重症肺血栓栓塞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方法应用抗生素对患者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进行控制,并起到预防肺血栓栓塞合并感染的作用。对患者给予补液支持,并保持大便通畅。对于重症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多采用重组组织性先溶酶原激溶剂溶栓,之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溶栓、抗凝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现象。结果36例重症肺血栓栓塞患者进行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好转。在进行溶栓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副作用,其余患者均无任何副作用。经抗凝联合华法林治疗时,1例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症状,经对其华法林减量给药时病情好转。结论利用静脉溶栓措施可以更为迅速的改善患者体内血流动力学,速度优于凝血治疗,但对重症肺血栓栓塞患者的及时诊断以及正确治疗仍然是降低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以及生存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肺血栓栓塞 临床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方法与相关评价展开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4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对他们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受检对象中,死亡10例(25.0%),猝死2例,其他死亡原因为肺真菌感染、肿瘤、丘脑出血。15例(37.5%)接受了r-tPA、尿激酶静脉荣溶栓,体征症状获取各种程度的缓解,10例(66.7%)复查CT呈现血管通畅。结论为了尽可能防止PTE误诊、漏诊情况,应当有效提升医务人员诊断意识及方法,增强CT系最佳检测,D-二聚体测定、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操作简便,对PTE诊断具备重要价值。

  • 标签: 肺血栓 栓塞症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提高临床诊断水平,降低漏诊、误诊率,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52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发绀。D-二聚体敏感度为94.2%。心电图、超声、X线片均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作用,CT肺动脉造影的敏感度为90.4%。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及时、合理的诊断与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栓栓塞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目前提出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升高与其相关,但其导致该病发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血管内皮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血小板活性,炎症反应及改变凝血功能等途径均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就HCY致血栓栓塞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预防和减少血栓栓塞的发生。

  • 标签: 血栓 栓塞 同型半胱氨酸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急性白血病合并血栓形成患者7例,按照FAB诊断标准分型,予相关方案化疗,出现临床血栓栓塞性疾病症状时行影像学检查。结果1.急性白血病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2.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57.1%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3.57.1%患者发生脾栓塞;4.71.4%的患者血小板低于正常水平且合并感染。结论急性白血病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脾脏栓塞多见,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与血小板数量关系不大与合并感染有关。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血栓栓塞 感染 脾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在预防ICU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ICU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护理在预防ICU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预防 ICU 静脉血栓栓塞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等情况,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表现为呼吸困难14例(87.5%)、胸痛10例(62.5%)、咳嗽5例(31.3%)、咯血4例(25%)、心动过速3例(18.8%)。结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后,应及早进行肺栓塞的相关检查,提高早期确诊率,以防误诊和漏诊。

  • 标签: 恶性肿瘤肺血栓栓塞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血栓及导致体循环动脉栓塞病例,总结特点,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检索2007年至2009年住院治疗所有急性心肌梗死病案,分析左心室血栓及体循环动脉栓塞的相关特征。结果59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现左心室血栓50例,血栓形成率为0.8%,其中有3例发生体循环动脉栓塞栓塞率6%,急性脑栓塞是最常见的栓塞并发症。结论左心室血栓多发生于急性ST段抬高性前壁心肌梗死,低的左室射血分数、室壁瘤形成与心室血栓形成相关;心源性栓塞中大脑动脉栓塞风险相对较高。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血栓 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血栓性肺栓塞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血栓性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脉搏、血压及PaO2等指标对比,观察组治疗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血栓性肺栓塞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明显,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 标签: 急性血栓性肺栓塞 尿激酶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危险因素并探讨护理方法。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患静脉血栓栓塞症的5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未发生VTE的患者归为对照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总结VTE预防及护理要点。结果年龄>65岁、手术时间>120min、中心静脉通路、卧床超过1周、血清白蛋白<35g/l、D-二聚体>150ug/L、肌钙蛋白≥0.014ng/ml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对住院患者应了解其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是否具备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之后做好针对性护理以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并缓解病情。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肺血栓栓塞症诊断率和减少误诊率。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14例误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4例呼吸困难12例胸痛8例D-dimer全部大于500μg/L;血气分析全部为低氧血症;9例心电图有ST-T改变;考虑急性肺血栓诊断的因素;5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6例胸痛伴有严重低氧血症;3例常规针对冠心病治疗无效。结论因胸痛、呼吸困难而被初诊为急性冠心病的患者当临床资料不支持该诊断时,尤其伴有严重低氧血症或常规冠心病治疗无效时,应该考虑急性肺栓塞可能并尽早行诊断性检查。

  • 标签: 急性肺血栓 栓塞症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疾病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过去一段时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疾病患者8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华法林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疾病治疗效果、用药前后机体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疾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5%,高于对照组的69.0%,组间差异显著(P<0.05);用药前后机体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疾病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可以迅速改善患者机体凝血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 低分子肝素钠 因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本院住院患者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综合综合治疗,置入下腔静脉滤网,同时采取抗凝与溶栓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本次治疗的有效率为93.33%(28例),其中治愈率为80%(24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患者呼吸、心率等基本体征与血气指标,治疗效果明显,有效率高,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科静脉血栓栓塞护理水平的现状实施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63名VTE护理水平的现状做问卷共计30题,答对率在60%判断为护理水平达到标准。并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对肿瘤科护理水平影响因素实施分析。结果护理水平达标率为23.8%(15/63).对Logistics回归结果分析,得出VTE护理水平好坏与护理人员培训参与度正相关。结论对肿瘤科静脉血栓栓塞护理人员实施针对性的培训,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 标签: 肿瘤科 静脉血栓栓塞 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