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儿童单纯肥胖的群体干预方法,降低学龄儿童肥胖的发病率。方法  选择本园在园幼儿为对象,以年龄段为单位编3组。采用WHO身高标准体重值为肥胖判断标准,进行为期1年的群体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增加运动、饮食调整和良好饮食行为培养,重点为强调平衡饮食、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减少静坐看电视使用电子屏幕时间,增加运动等。干预对象为肥胖儿童及家长、非肥胖儿童的家长、全园的教师和保育员。非肥胖儿童除每学期一次的体检外,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一年的干预,全园肥胖儿童的发生率从7.3%下降到6.1%,肥胖儿童肥胖程度下降,重度肥胖人数从3人降到1,重度肥胖发生率下降 66.7%;

  • 标签: []肥胖症 卫生教育 儿童保健服务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大幅度提高,在饮食结构上有较大的调整。当前,学龄儿童肥胖的人数呈上升态势学龄儿童肥胖症已成为世界性研究课题和公共卫生挑战。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较多,但遗传、外部各种环境等是影响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肥胖的定义、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剖析,以期针对性的进行学龄儿童肥胖的早期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作用。

  • 标签: 学龄前儿童肥胖 流行现状 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95-01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学龄儿童龋齿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对其护理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9月社区医院收治的100例学龄龋齿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及治疗的配合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配合度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对于学龄龋齿患儿,社区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不仅仅对于提高护理效果具有积极重要意义,而且还能提高患儿的治疗配合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学龄前儿童 社区护理干预 龋齿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市学龄儿童饮食行为现状。方法对327名学龄儿童的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96名儿童中,158名(53.38%)存在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排列3位的饮食行为问题为挑食(56.08%)、只吃几种食物(47.97%)、饮食量易受环境影响(46.96%)。不同儿童年龄、抚养人不同文化程度、抚养人喂养知识是否缺乏、是否允许儿童吃饭时有其他行为者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不同(P<0.05)。结论某市学龄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饮食行为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金昌市金川区学龄儿童肥胖发生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2013-2016年在我中心体检的3-6岁儿童的相关数据,计算肥胖发生例数,并对学龄儿童肥胖进行描述性和趋势分析。结果2013年学龄儿童肥胖发生率4.48%,2016年学龄儿童肥胖发生率7.46%,2013年至2016年学龄儿童肥胖发生率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男童肥胖的发生率高于女童(P<0.05),肥胖发生随年龄增长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金川区学龄儿童发生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结合本地区流行病学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降低学龄儿童肥胖的发生率。

  • 标签: 肥胖 发生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学龄儿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管理的80例学龄儿童,随机分组后,对照组(n=40)实施常规疾病干预,观察组(n=40)联合口腔保健教育,比较两组学龄儿童的干预前后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干预后的口腔保健行为依从性。结果:干预,两组学龄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学龄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学龄儿童的口腔保健行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龄儿童做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其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以及口腔保健行为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口腔保健健康教育 知识知晓率 行为依从性
  • 简介:摘 要:伴随国内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学龄儿童的营养健康状态被高效的改善,可也出现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双重负担。诸多学者对此问题研究发现因为学龄儿童的膳食营养摄入不够正确和平衡,饮食行为不当引起。特别是农村贫困区域学龄儿童该问题会比较严重。所以需依照学龄儿童膳食结构、饮食习惯、营养问题以及影响因素,给予对应性的干预。

  • 标签: 学龄前 儿童营养 膳食平衡 习惯 问题 因素
  • 简介:摘 要:伴随国内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学龄儿童的营养健康状态被高效的改善,可也出现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双重负担。诸多学者对此问题研究发现因为学龄儿童的膳食营养摄入不够正确和平衡,饮食行为不当引起。特别是农村贫困区域学龄儿童该问题会比较严重。所以需依照学龄儿童膳食结构、饮食习惯、营养问题以及影响因素,给予对应性的干预。

  • 标签: 学龄前 儿童营养 膳食平衡 习惯 问题 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学龄儿童频繁瞬目的发病原因。方法对106例4~6周岁频繁瞬目的儿童进行了视力、裂隙灯、眼底镜及散瞳检影,必要时做了粪常规检查,并分析其病因。结果106例受检者中,屈光不正者占30.2%,眼睑及结角膜病变占39.6%,寄生虫病占17%,其他占13.2%。结论对于学龄儿童出现频繁瞬目的症状,有必要认真细致的检查,找出其病因,及时对症治疗。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频繁瞬目 散瞳检影 卫生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学龄儿童静脉抽血的效果。方法将88例学龄静脉抽血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抽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儿童抽血配合优良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升高,儿童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为学龄儿童实施静脉抽血时,提供心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升其配合度,这有助于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心理干预 配合度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学龄儿童静脉抽血的效果。方法:将 88例学龄静脉抽血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抽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儿童抽血配合优良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升高,儿童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 P< 0.05)。结论:为学龄儿童实施静脉抽血时,提供心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升其配合度,这有助于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心理干预 配合度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学龄儿童智力测试结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幼儿园学龄儿童进行体检,并对体检资料进行逐个评价、汇总,了解学龄儿童智力发育情况,对影响智力发育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中,高智力儿童检出率为,中上智力儿童检出率为,中智力儿童检出率为,中下智力儿童检出率为,低智力儿童检出率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的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年龄、母亲职业等均与儿童智力水平存在明显联系。结果调查结果符合儿童智力发展规律,提高儿童父母文化水平、改善儿童教养环境、加强早期教育,对于改善儿童智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关注。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智力发育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在幼儿园开展一系列儿童营养教育,通过膳食调查的方式,对此营养教育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为改善幼儿的营养教育和膳食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促使家长和幼儿园共同配合幼儿的健康饮食。方法:选取我市450名学龄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学龄儿童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营养教育后学龄儿童通过膳食摄入的维生素B1含量有了显著提高,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D的摄入也趋于合理。结论:通过开展蒙台梭利教学法系列活动,促进了学龄儿童膳食摄入的合理化。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膳食营养 饮食调查 营养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手术麻醉对学龄儿童发育产生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9月期间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内随机选择200例,依据患儿既往是否接受过麻醉对其进行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患儿100例。由专业人员对患儿进行发育筛查,观察结果。结果:实验组DDST个人-社会能区、精细运动-适应性能区、言语能区、大运动能区内正常人数分别为99、98、99、97,异常人数为1、2、1、3,异常率为1%、2%、1%、3%。对照组DDST个人-社会能区、精细运动-适应性能区、言语能区、大运动能区内正常人数分别为93、90、92、91,异常人数为7、10、8、9,异常率为7%、10%、8%、9%。对比X2为4.6875、5.6738、5.7010、3.1915,P<0.05。结论:对学龄儿童实施手术麻醉,会对儿童的发育产生部分影响,故需严格控制麻醉药物使用剂量,降低对儿童的影响。

  • 标签: 手术麻醉 学龄前儿童 发育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儿童假性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共142例(159眼)儿童假性近视眼患者。先对患者实施基础眼科检查,早晚涂抹阿托品眼膏1次,连续涂抹5-7天,由验光师实施带状点检影。结果儿童假性近视的静态屈光状态正视30例(18.87%),远视112例(70.44%),混合散光17例10.69%);小瞳孔状态下屈光状态单纯性近视67例(42.14%),单纯近视散光81例(50.94%),复性近视散光155例(97.48%)。儿童假性近视眼静态屈光状态远视分离单纯性远视61例(38.36%),单纯远视散光76例(47.80%),复性远视散光151例(94.97%)。学龄儿童假性近视眼静态屈光状态散光分类0.25D-0.75D81例(50.94%),0.75D-1.5D75例(47.17%),1.5D-2.0D132例(83.02%)。结论视力发育过程缓慢,随着年龄的增加,一定要定期进行常规检查,规范验光,特别是学龄儿童,及时采用阿托品散瞳检影,对真假近视进行有效区分。

  • 标签: 儿童假性近视眼 学龄前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学龄儿童发热期采用物理降温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4年2月到2015年6月期间,对我院接收的80例学龄儿童发热期患儿随机分为物理降温组和药物降温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儿的降温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降温效果方面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物理降温明显的低于药物降温(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学龄儿童发热期采用物理降温可取得与药物降温相同的效果,同时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物理降温 学龄前儿童 发热期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