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评估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器患者的牙周指数变化,比较两种矫治对牙周健康的影响,判断隐形矫治是否更有利于口腔卫生和牙周健康维护.方法临床选取40名成人患者,分为隐形矫治组(Ⅰ组)和固定矫治组(F组),通过测量在其矫治前及佩戴后1、3、6个月中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Index,GI)及龈沟出血指数(SulcusBleedingIndex,SBI)等牙周指数变化,对比两种矫治对牙周健康的影响.结果隐形矫治组的PLI在治疗中明显低于固定矫治组,但GI及SBI除第一个月有差异外,后期无明显差别.佩戴矫治后两组的各项指数均高于矫治前.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在一定程度上仍有碍口腔卫生的维护,但优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在矫治过程中短期内仍会对牙周组织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并无明显差别。

  • 标签: 固定矫治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牙周指数 口腔卫生
  • 简介:为了了解下颌联冠斜面导板与固定矫正(Edgewise技术)联合应用于早期前牙反的疗效及对颅面生长、颞下颌关节等方面的影响,对42名以该法矫治的前牙反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固定矫治技术中应用下颌联冠斜面导板具有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托槽脱落、有利于前牙反颅面生长型向正常方向转化、且不会对TMJ和牙齿松动产生不良影响的优点,能够产生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下颌联冠斜面导板 固定矫技治技术
  • 简介:患者女,初诊年龄12岁。主诉要求矫治地包天。患者身体健康,无口腔不良习惯及全身系统性疾病史,家族中无相似错殆畸形患者。一、临床检查:患者息止骀位时正面观颜面左右基本对称,正中殆位时颏部轻度右偏。垂直向上,面下三分之一较长。侧面观基本呈直面型,上颌发育稍显不足见(图1)。

  • 标签: 固定矫治器 骨性Ⅲ类 前方牵引 畸形 治疗 口腔不良习惯
  • 简介:在正畸临床工作中,AngleⅡ类错是常见的畸形类型。据我科近两年临床资料统计约占门诊病人的35%。AngleⅡ类错矫治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咬合打开及颌间关系调整。作者采用上颌前牙平面导板(MaxilaryPlaneBitePlane,MPP)结...

  • 标签: 固定矫治器 平面导板 上颌前牙 打开咬合 错 方丝弓矫治器
  • 简介:合垫舌簧矫治矫治反合刘鸿翎对多数乳牙,替牙期反的矫治,临床上常使用上颌垫舌簧矫正。笔者在临床中注意到上颌垫的作用,并进行了73例上颌垫舌簧矫正矫治反的临床观察分析。1.临床资料73例使用上颌垫舌簧矫正矫治反的病例,年龄4—12岁。均为乳牙或替...

  • 标签: 矫治器 矫正器 替牙期 矫治效果 支抗 正畸科
  • 简介:应用前方牵引矫治矫治19例安氏Ⅲ类骨性错的患者,治疗最短6个月,最长15个月,平均10.5个月。比较矫治前后的临床表现及X线头影测量的结果表明,前方牵引矫治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效果,从而,调整上下颌骨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矫治后有比较好的面形,为二期牙齿矫治打下基础

  • 标签: 前方牵引 X线头影测量
  • 简介:目的比较自锁矫治与传统结扎式矫治用于拔牙矫治病例的矫治效率。方法从2006—2010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并完成治疗的错畸形病例中选择使用Damon3MX自锁矫治(自锁组)与传统结扎式矫治(结扎组)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病例各15例,分别记录其整平排齐时间、关闭拔牙间隙时间、总体治疗时间及有效复诊次数,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整平排齐时间:自锁组为(5.8±2.10)个月,结扎组为(4.5±0.71)个月;关闭拔牙间隙时间:自锁组为(8.3±3.65)个月,结扎组为(6.6±2.99)个月;总体治疗时间:自锁组为(20.4±5.04)个月,结扎组为(16.8±2.66)个月;有效复诊次数:自锁组为(19.0±4.83)次,结扎组为(16.4±3.41)次。自锁组的整平排齐时间、关闭拔牙间隙时间、总体治疗时间及有效复诊次数均较结扎组多,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拔牙矫治中,Damon3MX自锁矫治并未表现出比传统结扎式矫治更高的矫治效率。

  • 标签: 自锁矫治器 传统矫治器 Damon 3MX 矫治效率
  • 简介:随着成人正畸需要的增加,隐形矫治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正畸医师所关注.舌矫治技术始于上世纪70年代,近十余年来,舌矫治技术的倡导者和先驱们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探索已使舌矫治技术成为一种成熟、高效的固定矫治技术,同时也是口腔正畸临床领域中的一项热门技术.

  • 标签: 舌侧矫治器 舌侧矫治技术 综述 结构 个体 固定矫治技术
  • 简介:目的研究DamonⅢ矫治一步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研究治疗前后牙验结构及软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双牙弓前突或上牙弓前突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20人,平均年龄16.6岁。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应用美国Ormco公司DamonⅢ矫治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头颅位片进行18个项目的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上下切牙切缘分别向后移动7.47mm、4.93mm,根尖分别向后移动1.15mm、3.0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下磨牙分别向前移动1.82mm、1.9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1/SN、U1/PP角在治疗后分别减小了16.70°和15.91°,L1/MP角、上下唇——审美平面距在治疗后也明显减小,Z角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NA、SNB、ANB、MP/SN角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DamonⅢ矫治矫治双牙弓前突患者,在没有借助口外力及其它附加装置的条件下,仍可以进行很好的支抗控制,上下前牙回收明显,软组织貌改善显著,但上前牙的转矩控制可能不足。

  • 标签: Damon Ⅲ矫治器 自锁托槽 头影测量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Forsus推杆矫治治疗Ⅱ类下颌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Forsus推杆矫治治疗26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Forsus矫治可刺激下颌骨生长,下前牙倾,前牙覆盖减小,磨牙关系改善。结论Forsus推杆矫治用于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的治疗,可起到显著的生长改良作用。

  • 标签: Forsus推杆矫治器 Ⅱ类错 固定功能矫治器 骨性畸形
  • 简介:本文提出一种可摘式磁力矫治设计,试用于替牙期功能性AngleⅢ类错 的矫治,取得肯定疗效,该设计不同于普通舌簧 垫矫治,不通过改变切牙唇舌倾斜度以矫治前牙反 ,而是利用磁力使下颌后退以改善颌间关系,上下颌矫治的分体设计可增加矫治戴用时间,较少影响口腔功能,克服了某些连体设计的功能性矫治的缺点。

  • 标签: 磁力矫治器 功能性Angle Ⅲ类错合
  • 简介:患者,女,13岁,,Ⅰ滞留,前牙呈浅反,66中性,66中性偏近中,x线片示:1斜向扭转阻生。1、治疗经过:先用0.35mm直径不锈钢丝开张曲扩大牙弓,解降反,并同时为1开拓间隙,拔Ⅰ。待反解除后,局麻下于1前庭沟处开窗,暴露牙冠远中切角部分。由...

  • 标签: 方丝弓矫治器 埋伏牙 牙周膜改建 支抗牙 橡皮圈牵引 釉质粘结剂
  • 简介:口腔矫治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帮助患者将下颌和舌保持在前伸位置以防止或减少舌向口咽部塌陷。无牙患者的矫治有特殊性,少有文献报导。本文介绍用以防止无牙患者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的矫治的制作方法。附图口腔矫治治疗无牙颌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一、技工制作1...

  • 标签: 睡眠呼吸 口腔矫治器 牙 呼吸暂停指数 总义齿 自凝塑料
  • 简介:目的:为了提高唇裂修复的效果,在16例婴儿期完全性唇腭裂术前采用Latham颌骨矫治,关闭婴儿单唇腭裂的牙槽嵴裂隙,为鼻整形奠定基础.方法:采用Latham颌骨矫治方法,个体化制作矫制,用骨内针固定矫治器.用螺旋式加力法将错位的各骨段移位到较为理想的排列位置.结果:经过2~4周矫治后可使患鼻翼基底部升高,两牙槽嵴裂隙显著缩小.结论:对婴儿期完全性唇腭裂术前颌骨裂隙的矫治,为初期的整形手术奠定了较好基础.

  • 标签: 颌骨 唇腭裂术 婴儿期 矫治器 术前 单侧
  • 简介:加装“U”型曲的FRⅢ矫治的应用李小杰,杨平临床上FRⅢ功能性矫治较广泛的用于替牙期反的矫治。为增加可调性,我们将原FRⅢ矫治(以下简称FRⅢ)进行了改进。即在常规制作FRⅢ矫治中,上颌唇挡支持丝上加装"U"或"Ω"曲,在下颌唇弓作成双曲唇弓...

  • 标签: 矫治力 口腔正畸 双曲唇弓 功能性矫治器 替牙期 安徽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