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唐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0
  • 出处:《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21年 第3期
  • 机构:贵州省骨科医院急诊科,贵州 贵阳550002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急诊创伤患者转运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急诊科诊治的创伤患者80例纳入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转运,观察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估后转运,对比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及家属对转运工作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5%较对照组17.5%更低,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对转运工作满意95%较对照组77.5%更高,接收科室对转运工作满意97.5%较对照组80%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有效降低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转运质量与患者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急诊创伤;转运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急诊危重患者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转运,这是保障患者得到安全救治的重要措施,但是对患者进行转运时存在一些难以提前预判的风险。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就可以更全面地对患者转运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提前预警,并且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近些年在国内外都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就从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做具体综述,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临床应用的情况、意义以及当前临床应用的进展,以此为临床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危重患者 患者转运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院前急救的应用。方法采用校正MEWS评分系统急诊院前急救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分值比较患者门诊治疗、专科住院治疗、ICU及院外抢救治疗的分诊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患者门诊治疗、专科住院治疗、ICU及院前抢救治疗三组评分值两两对比,各组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随着校正MEWS评分值的逐渐升高,病死率也随之升高,死亡组高于生存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校正MEWS评分系统急诊院前急救患者评估,能够判断病情,指导急诊分诊分流,估计预后,而且简便、快捷,适合急诊院前急救应用。

  • 标签: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点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应用到急诊护理中能够产生的积极效果和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开展治疗的300例急诊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的是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则是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评估和分析,了解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是比较低的,各项数据都要比对照组要优越。结论 采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够根据护理工作的需要实施急诊患者的分级处理,能够保证抢救工作的效果,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从而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 评分系统 急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院前急救的应用。方法采用校正MEWS评分系统急诊院前急救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分值比较患者门诊治疗、专科住院治疗、ICU及院外抢救治疗的分诊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患者门诊治疗、专科住院治疗、ICU及院前抢救治疗三组评分值两两对比,各组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随着校正MEWS评分值的逐渐升高,病死率也随之升高,死亡组高于生存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校正MEWS评分系统急诊院前急救患者评估,能够判断病情,指导急诊分诊分流,估计预后,而且简便、快捷,适合急诊院前急救应用。

  • 标签: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15年12月—2016年6月进入急诊就诊的11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MEWS评分,根据不同的分值制定不同级别的护理措施,并将MEWS评分与病情转归进行分析。结果83例MEWS5分以下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无死亡病例;5~8分25例,患者病情变化危险增大,有“潜在危重症”危险,需要实施一级护理急救经救护后转入ICU或专科病房及留观;3例9分以上,病情危重、预后较差的征兆,死亡危险性增加,需要实施特级护理,病情允许转入ICU进行监护。结论MEWS能更直观地将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分值化,分值越高者死亡风险越大,MEWS适用于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快速病情评估,从而提升了急救护理效果。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脑卒中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急诊内科抢救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 急诊内科抢救室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高分组(>t5分)和低分组(0~4分),各50例。对比两组 入住ICU几率、死亡率、1月后转归情况,分析该系统评分和患者入住ICU几率的关系。结果高 分组人住ICU比例、死亡率均高于低分组(P<0.05)。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分值与人住ICU几率呈 正相关。结论 急诊内科抢救室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

  • 标签: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内科 抢救室 临床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创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02月-2018年07月于我院急诊就诊的创伤患者共2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6(n=126)和对照组(n=110),对对照组创伤患者实施正常流程的转运方案,观察组患者在转运前均进行MEWS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对患者分为低危0-7分、中危8-10分和高危>10分三个等级,并根据不同等级进行相应转运。统计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和患者家属满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12.7%vs21.8%,P=0.014),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8.76%vs90.48%,P=0.024)。结论过MEWS评分针对不同风险患者实施转运能够降低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了家属的满意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创伤,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急诊内科抢救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8月急诊抢救室收治的内科患者244例,通过奇偶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22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急诊分诊流程,予以实验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比两组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结果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急诊分诊流程后二次介诊率为12.29%,实验组患者经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诊断后二次分珍率为4.09%,实验组患者分诊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内科抢救室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有的将不同程度的患者分诊到相对应的区域,降低二次分诊的机率,为患者赢得了抢救的黄金时间。降低了患者的死之率、病残率。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内科 抢救室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急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主要方法是在医院随机抽取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之间的急诊内科并且留院观察的120例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症状运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同时在患者的评分卡上采用红、黄以及蓝三种颜色进行标注,其中,蓝色代表0到5分,黄色代表6到8分,红色代表9分以上。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这次随机抽取的病例中,有60例患者得分在0到5分之间,有40例患者得分在6到8分之间,另外20例患者得分在9分以上。还有2例患者由于一些其他原因要求转入外院,18例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得分在0到5分之间的患者治愈率为100%,得分在6到8分之间的患者,死亡病例有4例,好转的患者有6例,治愈率为86%,而得分在9分以上的患者,有8例死亡,5例好转,治愈率为60%。文章结论是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主要是对急诊患者的症状进行分值化处理,它可以为急诊护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数据,从而进一步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护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评分方法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诊科的应用现况及进展。多数研究者认为该评分具有快速、简便、费用低廉便于操作的优点,适用于急诊科,但该评分尚存在有最佳截断点不统一,研究样本量不足等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急诊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6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多发伤常规急救和监护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病情恶化程度。结果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后,干预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情恶化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急诊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情恶化程度。

  • 标签: 急诊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多发伤 救治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急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的时间区间在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以我院收治的78例急诊治疗的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39例选择常规管理的患者被纳入对照组,剩下39例患者实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干预的设为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为(97.44%),对比常规组更高,p<0.05;观察组出现接诊分诊不明确、缺失急救药品、接诊病人突发休克、急诊护理错误发生率上更低,p<0.05。结论:将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护理融入急诊室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早期预警评分 常规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对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684例急诊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检查评分系统进行病情评估,观察组患者接受MEWS进行病情评估。分析两组患者候诊时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AM)、急性心肌梗死(STEMI)、主动脉夹层等诊断结果正确率、患者因不同病症致死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就诊时间、满意评分及临床护理满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NSTEAM、STEMI、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WS提高患者临床预检、分诊效率、提高预检、分诊正确率,降低患者临床致死率。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胸痛 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重症心衰患者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对预后、满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衰患者50例,随机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25)、研究组(n=25)。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研究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评价及对比两组的预后、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的再次入院率、致残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心衰患者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可提高预后效果及护理满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心衰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 预后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78例急诊胸痛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先就诊的39例纳入对照组,后就诊的39例纳入研究组。预检分诊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检查、评分方法,研究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效果。结果研究组候诊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疾病诊断正确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胸痛患者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提高预检分诊效果,建议推广。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胸痛 预检分诊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的92名急诊患者作为本次探究的主要对象。将其平均分到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6名患者。试验组患者采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满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急诊滞留时间、急诊交接时间低于参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够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质量,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值得在急诊管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