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 重度 AECOPD病人机械通气期间早期康复活动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我院 2017 年 6 月 -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重度 AECOPD患者 57 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 n=27 )和干预组( n=30 )两组,参照组机械通气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机械通气期间予以早期康复活动,评比两组护理效果呈现出的差异。 结果:干预组 VAP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住 ICU 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行比较后确定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重度 AECOPD病人机械通气 期间应用 早期康复活动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加快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活动 重度 AECOP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案改善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19年3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骨关节科,成立专案改善小组,以专案改善实施前的56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为改善前组,专案改善实施后的58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为改善后组,应用专案改善方法分析,分别从制订并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标准化方案、完善集束化疼痛管理策略、完善科室引流管管理执行标准等方面进行改善。比较两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专案改善实施后,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缩短至(21.49±4.94)h,患者术后直腿抬高时间缩短至(32.10±11.48)h、屈膝90°时间缩短至(23.08±5.93)h,术后住院时间缩短至(4.12±1.03)d,与改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06、-5.37、-6.88、-10.37;P<0.01)。专案实施前后伤口渗血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便秘发生率由改善前的17.9%(10/56)下降至3.4%(2/58),患者术后直立不耐受由改善前5.4%(3/56)上升至20.7%(1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28、4.36;P<0.05)。结论专案改善的实施,缩短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有利于降低术后便秘发生率,加快膝关节功能康复进程,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早期下床 膝关节功能 专案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于膝骨折治疗患者,实施早期持续被动运动训练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对护理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0膝骨折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为两个组,两组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待护理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行ADL评分,临床疗效,护理后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并发症的指标评定。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治疗情况更为平稳,ADL评分更优。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优势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膝骨折手术治疗,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早期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可以积极推进患者恢复,对于维持正常术后关节活动是必要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早期 持续被动运动训练 膝骨折 术后 关节活动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采取早期康复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接治的呼吸衰竭患者,统计62例,以双盲法分组,即常规组(n=31)和观察组(n=31),常规组辅以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活动指导,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与常规组比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采取早期康复活动效果可观,可优化患者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衰竭 早期康复活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苑愿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康复组改善更明显。结论: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放射学,介入性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评估脑卒中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开展时间跨度范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择取研究样本为此时间内收治76例脑卒中患者,依据护理方案方案差异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脑卒中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评分,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护理干预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12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2组均常规行药物治疗,康复组增加早期肢体功能康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评定2组患者的ADL。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改善,但康复组患者ADL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介入可明显提高脑卒中ADL,传统诊疗规范中纳入积极正规的现代康复训练可改善脑卒中预后。

  • 标签: 卒中 早期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早期下床活动对肝切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Ovid、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早期下床活动对肝切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RCT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5月10日,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RCT文章8篇,合计样本量936例,其中干预组(早期下床活动方案)474例、对照组(常规活动护理)462例。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加权均数差值(WMD)为-21.01,95%置信区间(CI)为(-25.98,-16.04),P<0.05]和首次排便时间[WMD=-31.97,95%CI(-54.69,-9.25),P<0.05]均缩短,术后胃肠不适[相对危险度(RR)为0.44,95%CI(0.34,0.56),P<0.05]和并发症[RR=0.76,95%CI (0.56,1.02),P<0.05]发生率均下降,首次下床活动时间[WMD=-20.64,95%CI (-21.71,-19.56),P<0.05]更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早期下床活动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胃肠不适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Meta分析 肝切除术 康复护理 早期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对照实验,应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循证护理的应用在促进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接收治疗的13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实验,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度显著下降,且术后第一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伤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率,且临床安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循证护理在腹部外科手术的康复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腹部外科手术 早期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妇科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成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主题,现况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订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早期下床活动成功率。结果早期下床活动成功率由活动前的71.32%提高至活动后的93.88%。与品管圈活动开展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妇科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成功率效果显著,不仅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也提高了圈员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提高 早期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ICU 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早期活动对谵妄的预防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 ICU 自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期间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 70 例入组,以动态随机分组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早期活动,评估两组谵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住院与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费用。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 ICU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 P<0.05 )。 结论: ICU 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早期活动可预防谵妄,促进患者早日痊愈,推广价值高。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谵妄 常规护理 早期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活动与康复计划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综合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5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ICU常规护理,并采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和康复计划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握力、Barthel指数评分、呼吸机使用天数、ICU入住天数、住院总天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握力,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天数、ICU入住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施行早期活动与康复计划过程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早期活动与康复计划安全可行,能促进ICU机械通气患者握力及机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活动 康复计划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于剖宫产术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的影响作用。方法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术后阴道出血量、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尿潴留率以及离床活动的时间等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是97.92%,而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仅为87.50%,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产妇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助于产妇术后尽快离床活动,并促进产妇快速康复,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快速康复 护理 离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前瞻性地探究北京地区孕妇总体力活动和不同类型体力活动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中的909名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孕期身体活动问卷(pregnancy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PPAQ)调查孕早期家务照顾、职业活动、运动锻炼和交通活动,并随访收集研究对象GDM诊断情况。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共206名孕妇(22.7%)诊断为GDM,调整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和其他类别体力活动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比于孕早期家务照顾较低水平的孕妇,中等水平的孕妇GDM发生风险较低(OR=0.654,95%CI:0.436~0.980);相比于不参加运动锻炼的孕妇,运动锻炼达标的孕妇GDM发生风险较低(OR=0.518,95%CI:0.287~0.934);总体力活动、职业活动和交通活动与GDM的发生无关。结论孕早期运动锻炼和家务照顾是GDM的影响因素,鼓励孕妇提高孕早期运动锻炼水平、从事适度家务照顾可能有助于预防GDM。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体力活动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胃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品管圈护理对其术后早期活动产生的影响。方法:将胃结直肠癌患者62例分成参考组与观察组,予以参考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品管圈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等康复用时等均短于参考组,两组康复指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品管圈 胃结直肠癌 术后早期活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病房(RICU)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RICU收治的4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4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给予早期康复活动指导,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及住院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RICU住院时间及住院总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RICU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康复活动指导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加快患者各临床症状的好转。

  • 标签: 呼吸衰竭 重症监护病房 早期康复活动 肺功能 住院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0.2-2011.2在我院剖宫产的产妇,共1020例为观察组,选择2011.2-2012.2剖宫产产妇共105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产妇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组采用肢体按摩,足背及踝关节运动,早期下床活动、使用人工肌泵方法结果观察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通过早期肢体活动,可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早期肢体活动 剖宫产术后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活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确立各级指标的权重。方法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采用文献内容分析法结合头脑风暴法初步拟定指标条目,对16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咨询,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权重并检验其逻辑一致性。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群体权威系数为0.87,第1轮专家咨询各级指标的Kendall's W为0.180~0.375,第2轮Kendall's W为0.098~0.375。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即患者相关因素、医源性相关因素),5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0.750 0、0.250 0,二级指标权重为0.050 0~0.500 0,三级指标权重为0.014 0~0.246 7;各级指标的层次排序一致性CR<0.01,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结论构建的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各指标权重合理,能为临床护理实践中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活动的风险评估提供内容依据和量化标准。

  • 标签: 消化道恶性肿瘤 早期活动 指标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ICU专科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况。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于我院在2019年4月到2021年4月这个阶段内的ICU护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 ICU专科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掌握情况。结果:通过调研统计可以看出,研究对象针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的知识认知得分为(7.44±1.51)分,态度得分为(25.42±2.89)分,行为得分为(24.79±6.64)分;对相关得分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是否接受系统完善的培训活动,(P

  • 标签: []ICU专科护士 机械通气患者 早期活动 知识-态度-行为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3月-2021年3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脑卒中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A组40例实施传统护理,B组40例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B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较A组高(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