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了120例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访视,心理护理,物品准备和手术间准备;术中建立静脉通路,体位摆放,病情观察;术后保持正确体位,严格交接班和病情观察。积极的手术配合,严格的八查十对,强烈的无菌观念意识,是有效防止术中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护理 体会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情况,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对28例髋部手术的高龄患者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宣教,特别是术后体位及预防并发症护理,保证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2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未发生褥疮、深静脉血栓及伤口感染和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2023年12月我院骨科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84例患者,等分为常规护理参照组和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呼吸频率、心跳频率、血压、术中出血量等临床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参照组,而Harri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参照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时采用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手术出血量,提高Harris评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临床指标 Harris评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入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4例D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Harris评分评定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比较治疗前后双侧肢体长度差,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术后1年Harris评分为(96.2±2.1)分,明显高于手术前的(50.3±3.8)分;患者术后1年双侧肢体长度差为(0.51±0.53)cm,明显短于术前的(4.01±1.98)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伴有轻度疼痛,1例存在轻度跛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9%,其余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满意。结论对DDH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有效减轻关节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成人患者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半脱位或脱位程度,分为半脱位型(15例)、半脱位容积宽大型(39例)和完全脱位型(3例),采用加深髋臼,或自体植骨于髋臼缘10~3点钟位,以加深髋臼重建臼顶部和后柱后壁的5项要点,正确安置骨水泥型假体与生物型假体,是使57例71髋接受人工髋假体置换成功的基础.结果对57例71髋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术后经平均5年4个月随访,植入骨愈合,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优(>90)44例54髋,良(80~89)10例13髋,可(70~79)3例4髋,无差(<70)者,优良率为94.7%.术后有9例并发症,且均已治愈或改善.结论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须进一步认识解剖和临床特点,按分型,加深髋臼或/和自体植骨重建髋臼的顶部和后柱,是使人工髋关节成功置换和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髋关节发育不良 骨关节炎 髋臼成形 全髋置换 自体骨移植 髋臼成形
  • 简介:目的总结螺旋臼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手术经验,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22髋)DDH患者行zweymuller螺旋臼髋关节假体置换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患髋无痛,活动度无明显受限,随访(26.0±5.3)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37.46±7.12)分恢复到(88.31±7.23)分,下肢平均延长(4.52±1.07)cm.结论THR是治疗DDH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手术难度较大,需处理好髋臼骨缺损,选好假体,谨慎操作.

  • 标签: 髋关节发育不良 全髋关节置换 螺旋臼生物型假体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THR)后预防髋关节脱位(DH)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以2017年12月-2019年1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7例THR术后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为A组和B组,分别是40例与37例。A组给予优质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DH发生率等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DH发生率为5.00%,B组为21.62%(P<0.05)。A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为THR患者行优质护理可有效预防DH,利于其生活质量改善,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临床上接受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患者逐年增加,从而导致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受到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研究证实,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关节脱位进行有效的预防。本文从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诊断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共计26例29髋,均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根据Harri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26例患者无感染、关节脱位、股骨干骨折、坐骨神经牵拉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均进行随访,20例髋部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良好;4例术后跛行,经积极臀中肌锻炼后逐渐消失;2例末次随访时仍有轻度跛行,但较术前明显减轻。2例术后双下肢不等长>1cm,余均≤1cm。3例下肢延长4~5cm。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3.8±6.8)分提高至(83.5±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成人 髋关节发育不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方法总结26例28个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器械护士配合及巡回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感染。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要了解患者病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与手术医生及相关人员密切配合,每个细节严格操作规程,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人工膝关节 置换 手术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措施的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20例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老年人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例,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式,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老年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术后康复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方法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伤口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结论对置换术实施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护理 关节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过程。结果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改善病人的生活、工作质量。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 简介:髋关节因疾病导致破坏,出现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并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而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就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如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所致的髋关节损害,疼痛及功能丧失等均可以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翻修等问题使医护人员面临挑战,手术前后的循证护理对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和手术翻修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人工关节 髋关节置换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髋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解除病人髋部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是近年来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髋关节、骨关节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康复护理的目的指导患者如何在术后早期开始康复训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术后康复护理、出院指导等有计划的、系统的康复指导,使患者术后近期内效果良好,下地行走后术前疼痛消失,关节功能及活动明显改善。结果术后2周至3周出院,术后2周评定,按Harrisi评分标准,疼痛30至44分,跛行5至11分,活动度术前平均30º至140º,术后平均95º至215º。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有计划的、系统的术前康复指导及术后早期功能训练,不仅有效预防了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