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采用关节置换的治疗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在我院进行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26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从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范围、股胫角和膝关节评分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患者在进行置换后0.5~3年进行随访,最后一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的活动范围比术前提高40°,股胫角比术前减少11.2°,评分比术前增高49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置换可以有效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膝关节外翻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次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后髋关节疼痛原因。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行初次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术后成功随访36例患者,其中13例出现术后髋关节疼痛,分析了引起疼痛的成因,评估了疼痛程度。结果本组36例患者,成功随访36例,随访率100%,术后随访36例,门诊复查16例、电话随访17例、信件随访2例、上门随访1例。所有随访患者中13例出现术后髋关节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主要为关节内源性因素4例髋关节脱位、3例感染、2例假体松动、1例无菌性炎症;关节外源性因素5例腰椎源性疾病引起疼痛、2例异位骨化;其他因素3例心理与精神因素,1例不明原因疼痛。疼痛程度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评估6例轻度、10例中度、5例重度。结论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原因有感染、假体松动、脱位、腰椎源性疾病引起疼痛、无菌性炎症等;由于疼痛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明确引起疼痛的病因,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法,以此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全髋 关节置换术 疼痛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与髋关节脱位情况。方法:将我院201901-20200105收治的18例髋关节置换髋关节脱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术后护理。结果:干预前,髋关节脱位18例;干预后,髋关节脱位1例,且得到及时的处理。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对髋关节脱位有较好预防效果,值得推荐。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髋关节脱位 导语 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外科手术类型。该手术能够将人工关节疾病损伤的关节置换,进而将病灶切除,消除患者的疼痛,促使患者关节活动获得较好恢复[1-2]。髋关节置换术后可能会产生较多并发症,例如髋关节脱位。要想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在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实施必要护理。将我院201901-20200105收治的18例髋关节置换髋关节脱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与髋关节脱位情况,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901-20200105收治的18例髋关节置换髋关节脱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22~69岁,平均(42.59.4±2.88)岁。纳入标准:选择的患者均已经经过医院明确诊断;患者已经与医院签订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认可。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1.2 方法 康复护理 在手术当天晚上麻醉未消失之前,需要对其实施适当的踝关节背屈被动运动,等到麻醉消失后,使踝关节主动运动,保证下肢血液回流,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手术之后两小时,需要对患者进行一次抬臀,加速血液的循环,促使受压部分更加干燥,健肢的膝关节屈曲需用力,将牵引床支架作为辅助抬起臀部,促使臀部离开床面,并协助患者进行必要按摩。术后要对其实施必要的大便护理,便盆需要求光滑。冬季需要最好加上棉布套。将臀部抬起,避免抽推,增加臀部皮肤的剪切力,防止皮肤擦伤。在术后的第2天或是第3天,将病床摇升一定高度,并实施踝关节主动练习。 还需要实施收缩运动,促进肌肉张力提高,开展膝关节以及髋关节的被动活动。之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一步运动,例如膝髋关节主动运动。具体练习方法:逐步在床上进行平移,保证不离开床面.还需要提醒患者避免直腿抬高练习,因为相关学者研究显示直腿抬高运动支点是在患者的髋部力部,力臂相对比较长,重力大,髋部会有存在严重的负重,相当于站立行走的负重,因此不建议采取此行动.在术后的一周,需要将病床摇升到90度,并开展相关的座位练习,座位时间避免过长,防止髋关节疲劳。还需要在床边双手后撑伸展髋关节。座位到立位的训练方法是:患者需要双手将床上支架拉住,促使重心处于健侧,慢慢移动到床边。髋关节置换术后初期避免实施髋关节内收外旋等动作,还需要告知患者在日后生活中避免做矮椅子,软沙发,避免翘二郎腿,不侧身弯腰,还需要提醒其防止过度向前弯腰,避免出现关节髋关节脱位。 心理护理 因髋关节疾病患者会对患者本人造成较大的身体伤害,而在对其实施关节手术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因此需要对其实施心理指导。针对因为对自身疾病恢复了解较少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实施健康宣教,告知其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过程、手术细节、术后护理相关注意事项、术后护理对患者疾病改善的意义等,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以及手术后恢复的认识水平,提高护理依从性。同时针对负面情绪较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之前已经治疗成功的案例,树立康复的信心,保证护理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1.3 检查指标 统计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对比产生的各项数据,数据资料分为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计量资料( ±s)、计数资料行t检验、 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配合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1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配合,观察组在常规手术配合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0%(56/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4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2.2±0.4)h,短于对照组的(3.0±0.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保障术中安全,减少手术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高龄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配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优质护理对降低髋关节置换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共计50例相关患者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均值和疼痛评分均值分别为(15.6±2.4)分和(2.8±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均值结果(P<0.05),另外,在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VS16%)(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对提高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对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JOA评分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22年2月,确定本院接收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以其为样本来源,随机选取260例,对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分析手术指标、治疗前后JOA评分及恢复指标、以及影像学评价结果。结果:患者切口长度(8.23±1.12)cm、手术时间(131.28±14.65)min、术中出血量(286.78±154.87)ml。手术后患者JOA评分、Harris评分、髋关节屈曲活动度、髋关节外展活动度均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髋臼旋转中心测量中X轴、Y轴数值均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使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整体治疗效果理想,术后髋关节的恢复效果好,促进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髋关节发育不良 继发骨关节炎 JOA评分 疗效
  • 简介:总结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对19例20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经6个月至2年随访,术后无1例出现感染、假体断裂,术后3个月17例恢复正常行走;仅有1例发生假体松动下沉和1例发生肢体肿胀,近期效果良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较好的方法.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髋关节 人工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髋关节置换室护理中的应用疗效,对临床护理提出对应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在2016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干预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情况,对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试验组中患者在护理后焦虑评分、心率波动幅度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髋关节置换室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避免手术应激性心率剧烈波动,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中可以加以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髋关节置换 应用疗效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37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分为对照组(17例)和干预组(2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组开展麻醉护理配合,分析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与对照组进行统计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干预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中实施麻醉护理配合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改善髋关节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采纳价值。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麻醉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喉罩(LMA)与气管插管在髋关节置换中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TheCochraneLibrary、CNKI、CBM、WanFangData和VIP数据库中,有关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髋关节置换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7年10月,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个RCT,合计1446例患者,其中喉罩组722例,气管插管组7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气管插管相比,喉罩可以降低拔管呛咳、术后咽痛和术后声嘶的发生率。(2)两组侧卧位气道压力(Paw)和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喉罩组插入时引起的血应激指标升高小于气管插管组。(4)首次置入成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现有证据,在髋关节置换中,喉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气道管理方式。

  • 标签: 喉罩 气管插管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髋关节置换 全身麻醉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与康复指导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我院于 2019 年 1 月起对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 15 例患者(实验组)施行了围手术期护理与康复治疗,为验证该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在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间 15 例(对比组)在我院施行人工髋关节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比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满意度 。结果:通过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数据和满意度数据发现,实验组患者的 6min 及 25m 步行测试结果要优于对比组( P ﹤ 0.05 ),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数据也要高于对比组, P ﹤ 0.05 。结论:围手术期护理与康复指导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有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快速提升。并且,该护理措施还有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对于医患关系的改善意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康复指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后运用舒适护理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骨科二病区8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把80病人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B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反应出焦虑的程度有显著差异。结论舒适护理使老年人手术后的焦虑程度降低,使老年人在手术后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

  • 标签: 老年人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 舒适护理 焦虑
  • 作者: 杨玉凯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人民医院 骨科,内蒙古通辽 029399
  • 简介:目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 2021.01-2023.01期间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6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有33例。参照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手术治疗,试验组接受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前,参照组和试验组的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的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 标签: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Harris 髋关节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髋部骨折治疗的老年患者共80人,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80名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分配方法分配对比组和实验组,对比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则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针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与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治疗总有效人数更多,P<0.05;手术各项指标与术后恢复状态更好的小组为实验组,P<0.05;两组患者进行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与分析,并发症总发生率多的小组为对比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对于患者手术与术后指标改善有促进意义,临床中患者并发症风险更低,临床效果有所保障。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全面了解病人全身情况,做好术前宣教、术前评估,指导术前功能锻炼方法,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精心护理,重视术后功能康复锻炼。结果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有效实施功能锻炼,保证了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总结30例65-87岁髋关节疾患的老年人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结果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配合医生顺利,安全的完成手术任务,使病人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