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人工髋关节置换麻醉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乳酸钠林格氏液输注,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24h引流量以及HCT、Hb、BUN和Cr、CVP和尿量,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等。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失血量、输血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未输血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HR术前和术毕有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采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方法,降低患者输血的风险,而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4例患有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时将患者分为行BHA术式的对照组(38例)与行THA术式的研究组(26例),比较两组术中情况、髋关节功能、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50.0±110.8)ml、手术时间(110.2±24.3)min以及住院时间(12.85±3.24)d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2y、3y髋关节评分均比对高(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9%低于对照组26.3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THA术式处理的股骨颈骨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少,但BHA术式具有创伤小、手术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所以对待不同情况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时术式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 标签: 全髋关节 老年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HR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3例。对照组采纳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组采纳THR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显著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HR可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借鉴。

  • 标签: THR(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髋关节置换髋关节脱位患者施予护理配合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66例髋关节置换髋关节脱位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3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护理配合的33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总分、总体满意率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结束后,借助肌肉锻炼等相关护理方法,能够减少髋关节脱位的产生,使得患者能够尽早下床开展活动,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效果 髋关节脱位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者的髋关节置换(THA)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对1999年5月至2007年5月接受THA的174例(229髋)DDH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女128例,男46例,平均年龄32.6岁。分型采用Hartofilakidis分型:其中Ⅰ型(发育不良)92例(123髋);Ⅱ型(低位脱位)33例(49髋);Ⅲ型(高位脱位)49例(57髋)。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1.2分。手术入路采用后外侧入路,臼杯置于或接近于真臼水平。结果平均随访47个月,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7.5分,术后并发症为8例神经损伤,其中坐骨神经2例,股神经6例,术后1年随访均完全恢复。结论成人DDH的THA难度较大,但对此类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髋发育不良 人工关节 临床分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髋关节置换术(THR)后髋关节脱位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脱位,就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探讨髋关节脱位护理干预的作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方法对47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正确的功能锻炼,体位指导,出院指导。结果通过对47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患者均知道预防髋关节脱位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所有病人均未出现髋脱位,弃拐融入健康人群中。结论髋关节脱位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或杜绝髋关节置换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预防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髋关节受累强直,施以人工髋关节置换之方法与疗效。方法对13例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髋关节受侵的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例使用杂交式假体,9例使用生物型假体,2例使用骨水泥型假体)。术后作规范的功能锻练,随访观察18~36个月(平均25个月),以Harris评分作术后临床评定。结果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畸形屈曲基本矫正。全部病人都未出现断裂和脱位、假体松动和深静脉血栓。最近一次Harris评分65~90分(平均78.1分)。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髋关节受累强直的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髋关节受累强直,施以人工髋关节置换之方法与疗效。方法对13例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髋关节受侵的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例使用杂交式假体,9例使用生物型假体,2例使用骨水泥型假体)。术后作规范的功能锻练,随访观察18~36个月(平均25个月),以Harris评分作术后临床评定。结果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畸形屈曲基本矫正。全部病人都未出现断裂和脱位、假体松动和深静脉血栓。最近一次Harris评分65~90分(平均78.1分)。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髋关节受累强直的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Ⅳ°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操作要点和疗效。方法:自2001年6月~2008年6月总共26例(28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3岁(43~64岁)。根据CroweX线分型,Ⅰ型13例,Ⅱ型9例,Ⅲ型和Ⅳ型各2例。髋臼旋转中心的重建方法包括标准的髋关节置换术、结构性自体植骨和髋臼旋转中心内移。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臼旋转中心 手术操作 置换治疗 平均年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干预的作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将我科自2009年~2013年对198例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包括术后的心理护理、体位指导、病情观察、伤口引流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结论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 标签: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护理 出院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术前进行有效的心里护理,生理评估,做好基础护理,术前应对技能训练,早期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做好术后常规护理,严格预防感染的各个环节同时做好饮食护理,减轻术后疼痛护理,指导患者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结果本组5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年龄57-77岁均为外伤性股骨颈骨折,经手术治疗均临床痊愈出院。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配合术前术后良好的护理,可大大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术前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和术后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结果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住院时间为17天,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及健康指导有助于疾病康复及功能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置换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关节置换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25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再加强心理护理。最后由指定的护理人员在术前一天,手术时及术后第二天对患者进行基本生命体征的检测及患者心理状态的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恐惧、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围手术期的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还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脉搏,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我院采用单髁置换关节置换对内侧胫股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并发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从本院收治的内侧胫股关节炎患者中抽取出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中行单髁置换的44例作为研究组,另行关节置换的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各指标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并发症;相较于治疗后的对照组,研究组VAS评分更低、HSS评分更高(P<0.05),各手术指标更优(P<0.05)。结论:单髁置换关节置换治疗内侧胫股关节炎的疗效相当,但前者更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 标签: 单髁置换手术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内侧胫股关节炎 疼痛程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选择髋关节置换的相关量化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110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设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中选择髋关节置管术治疗的55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将另外选择非手术治疗的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量化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发病持续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济情况、文化水平、髋关节最狭窄处间隙值以及Harris评分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除自身不具有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因素以外,患者自身的经济情况、文化水平、髋关节最狭窄处间隙值以及Harris评分值均没能够在患者对治疗方式的选择上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关量化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动半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修复高龄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观察。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1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髋关节置换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27(96.4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26(92.85%),两组无明显性差异;但观察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动半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修复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骨折的愈合时间更快,术后复发率低。

  • 标签: 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高龄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身心应激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医院行髋关节置换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手术室术前准备和手术过程中,采用专业化的护理措施,并给予术中心理支持;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操作。术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身心应激反应和满意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室内接受专业化护理和心理支持后,身心应激反应显著减轻,焦虑和恐惧程度明显降低(P<0.05)。满意度评分较高,术后恢复较快。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室内接受常规护理后,身心应激反应较明显,焦虑和恐惧程度较高(P>0.05)。满意度评分较低,术后恢复较缓慢。结论:手术室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的身心应激和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专业化护理和心理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手术相关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髋关节置换手术 身心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