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伴发感染心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2010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确诊的先天性心脏病伴发感染心内患者共90例为对象,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和手术确诊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发现附着于主动脉瓣、二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三尖瓣赘生物无统计学差异(χ2=0.104、0.227、0.124、0.207、0.169,P<0.05)。超声心动图发现瓣膜穿孔、瓣膜反流、瓣膜脱垂、瓣周漏情况与手术确诊无统计学差异(χ2=0.094、0.032、0.114、0.083,P<0.05)。结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超声心动图是先天性心脏病伴发感染心内诊断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超声心动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心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心内患儿共 60 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 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3.33 %,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 93.33 %;对照组总满意度为 76.67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心内患儿的护理中,开展集束化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帮助患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寿命长度以及患儿满意度。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护理效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总结布鲁菌病心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8年8月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布鲁菌心内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查询并记录入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主要症状、体征及血培养、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影像学等,并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包括手术、用药情况及转归)。结果9例患者均为汉族,年龄25~66岁,其中7例为男性,分别来源于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和北京。9例患者中农民5例,个体经营者2例,技术人员1例,无业者1例。9例中8例患者有牛、羊密切接触史,5例有进食牛羊肉史。9例患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布鲁菌血培养结果均为阳性。9例患者中7例单纯累及主动脉瓣,1例累及二尖瓣、三尖瓣,1例发生主动脉夹层。除1例患者入院后病情迅速恶化治疗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均接受抗生素长程治疗。随访接受瓣膜置换术患者共7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半年因脑出血死亡,其余6例患者接受瓣膜置换术后恢复良好。9例患者均发生心力衰竭,8例患者出现心包积液。心电图检查示3例患者肢体导联低电压,2例患者V1~V3导联R波递增不良,2例患者窦性心动过速,1例患者非特异性ST-T异常。9例患者均有发热,其中7例伴有乏力,6例伴有心悸。9例患者中7例贫血,7例肺炎,6例出现双侧胸腔积液,4例血小板减少,4例血肌酐水平升高,3例尿蛋白阳性,3例胆红素水平升高。结论布鲁菌病心内患者常发生心力衰竭,且常合并严重并发症。足量抗生素治疗联合瓣膜置换术疗效较好。

  • 标签: 心内膜炎 布鲁菌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头孢曲松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心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本院一共收治急性感染心内38例,依照随机分组法分组,每组19例患者。两组均给予头孢曲松治疗,观察组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19例的临床有效率为94.7%、不良反应率为10.5%;对照组19例的临床有效率为73.7%、不良反应率为2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感染心内在应用头孢曲松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 临床有效率 头孢曲松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感染心内疾病治疗中使用头孢曲松钠联合清开灵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年7月份至2020年12月份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感染心内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45例。头孢曲松钠治疗法用于对照组,头孢曲松钠联合清开灵用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指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头孢曲松钠联合清开灵治疗方法用于急性感染心内疾病治疗中,对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安全较高,有助于优化患者的疾病指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头孢曲松钠 清开灵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药理作用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和探讨感染心内患者的赘生物及其他常见并发症的超声心动图详细特征及其不足之处。方法选取2003~2008年在我院住院且确诊为感染心内患者11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并将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符合入选条件的118例感染心内患者中,病理发现赘生物或菌落者78例,慢性瓣膜炎71例,黏液样变性13例。本组病例中,超声检查出赘生物大小2~26mm,1至多个,活动度主要为好,以强或中强回声,首先以左心房面受累;超声心动图对赘生物检出率为83.8%;并且经胸超声心动图的检出率随着赘生物增大和数量逐渐增加。超声对于赘生物形态描述主要为团块状、不均质样回声,而手术中常描述为菜花状、结节状。超声对损伤瓣膜的检出率达89.1%,对单纯主动脉瓣损伤的检出率最高;对于其他并发症的检出率如人工瓣瓣周漏、瓣膜脱垂、脓肿、假性动脉瘤、瓣叶穿孔分别为100%、95.0%、66.7%、66.7%及33.3%,虽然超声对瓣叶穿孔检出率最低,但其特异度高达99.1%,而敏感度仅为22.2%。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对大部分感染心内患者的赘生物大小、数量及附着位置、损伤瓣叶及其常见并发症进行准确判断,但对瓣叶穿孔判断能力有待提高,对赘生物形态的描述有待与手术统一。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感染性心内膜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心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感染心内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结论感染心内患者入院后快速评估病情,立即启动急救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过程,对患者在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心内的效果。方法:选择86例AIVE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选择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选择头孢替唑钠治疗,分析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VDsLVDd、LVEF及FS指标[(49.58±6.32)mm、(57.62±10.95)mm、(63.23±3.01)%、(30.84±3.22)%]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 81.40%)(P〈0.05)。 结论:急性感染心内( AIVE )以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头孢替唑钠 炎琥宁注射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 meta分析比较二尖瓣成形术及置换术治疗自体二尖瓣感染心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完整地检索 Embase、 Medlin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nlled Trials 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采用二尖瓣成形术及置换术治疗自体二尖瓣活动期感染心内的相关临床对照试验,文献检索起止时间为 1980年 1月至 2018年 10月。纳入的文献资料采用 NO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资料后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最终入选 11项研究,共收集了 2908例患者数据,采用 Cochrane发表偏倚工具及漏斗图来检验发表偏倚。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二尖瓣置换术相比,二尖瓣成形术降低患者术后早期死亡风险,提高远期生存率及无事件生存率,但在术后脑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随访期内二次手术风险等方面,两种手术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据现有临床资料显示,对于适应征范围内的活动期感染心内患者,二尖瓣成形术是安全可靠、并发症更少的有效方法,建议优先选择,受研究质量和研究样本的局限性,建议国内外多中心长期随访进一步研究观察。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置换术 Meta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系统红斑狼疮(SLE)及感染心内(IE)赘生物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IE者46例,另以同期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SLE患者32例作为对照。比较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32例SLE患者中,23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检出率为71.9%;9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呈瓣叶增厚。46例IE患者中,39例检出心脏赘生物,检出率为84.7%,7例心脏超声图像提示瓣叶增厚,两组心脏赘物检出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对赘生物长径及瓣周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早期快速发现SLE诱发的瓣膜受累时特征的疣状赘生物,为IE及SLE的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感染性心内膜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感染心内严重并发症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12例感染心内中32例严重并发症,包括脓肿、膨出瘤、假性动脉瘤、假性室壁瘤或房壁瘤以及窦道或心腔间交通和赘生物脱落栓塞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特征,并与手术结果对照;赘生物脱落栓塞3例同时与多排CT对照。结果32例中31例与手术结果完全相符,经胸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9%。1例误诊(1/32),手术证实为主动脉窦瘤破裂入左心室。超声诊断栓塞3例,均经多排CT检查证实。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能及时、快速、准确的诊断感染心内的严重并发症,指导临床治疗,改善预后,并在术后疗效随访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细菌性心内膜炎 严重并发症
  • 简介:摘要肝硬化合并感染心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尤其是无乳链球菌所致感染心内,国内鲜有报道,但因其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且多伴有致命并发症,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本例患者既往肝硬化病史诊断明确,发病初期并无感染心内的典型临床表现,直至出现脑干梗死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后才明确诊断,而且诊疗过程中出现了脑干梗死、消化道出血和药物热等多种并发症,通过回顾分析该病例的诊疗经过,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硬化 无乳链球菌 心内膜炎,细菌性 脑干梗死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对非感染心内(NIE)与不典型感染心内(IE)的诊断价值,提高对NIE尤其是系统红斑狼疮(SLE)诱发的NIE心脏瓣膜病变的超声及临床特点认识。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NIE患者38例,其中SLE患者10例,风湿心脏病10例,类风湿心脏病患者11例,乙肝相关患者7例;同时以该院同期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不典型IE患者42例作为对照。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血培养、心电图、血清免疫学、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培养、血清免疫学、心电图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29、5.53、4.80,P值均〈0.05),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38例NIE患者中,27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检出率为71.1%;11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呈瓣叶增厚;赘生物直径为2~7mm。42例不典型IE患者中,36例患者超声检出赘生物,检出率为85.7%(36/42);6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呈瓣叶增厚;赘生物直径为2~19mm,其中左心赘生物28例,右心赘生物8例。病例组中2例SLE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为阴性,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阳性结果确诊;9例合并轻度以上瓣膜反流;10例SLE瓣膜病变者经临床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后狼疮病情稳定;患者最短于治疗后5d、最长3年超声心动图复查,增厚的瓣膜较前明显缩小至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早期快速发现SLE诱发的NIE瓣膜受累时特征的非感染血栓疣状赘生物。超声心动图可为不典型IE及NIE的后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心内膜炎 红斑狼疮 系统性
  • 简介:摘要感染心内是一种累及心脏内膜表面的感染疾病,其首发症状常表现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从而掩盖感染心内的诊断,延误治疗。现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感染心内同时并发中枢神经系统复杂并发症的重症病例报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病情诊疗的重视。

  • 标签: 心内膜炎,细菌性 颅内动脉瘤 脑膜脑炎 脑梗塞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在 急性感染心内患者治疗期间采用 头孢替唑钠结合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方案进行治疗,探究患者的 PCT、 CRP水平及 ESR。 方法: 将同意本项研究的 80 例 急性感染心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单纯采用 头孢替唑钠治疗 )和观察组(采用 头孢替唑钠结合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方案治疗 )。就 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 PCT、 CRP水平及 ESR等指标进行实验对比。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血清肌钙蛋白指标水平出现明显下降, P < 0.05 有显著差异性。观察组患者的 PCT、 CRP水平出现明显下降, P < 0.05 有显著差异性。观察组患者的 ESR指标水平出现明显下降, P < 0.05 有显著差异性。 结论: 在 急性感染心内患者治疗期间采用 头孢替唑钠结合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方案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机体炎症 反应起 到控制作用,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 标签: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头孢替唑钠 炎琥宁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