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4例真菌心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其中病例1为真菌心内合并瓣膜赘生物,病例2为人工瓣膜真菌心内,病例3为真菌心内致室间隔脓肿,病例4为复发性真菌心内,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最终治愈3例,死亡1例。此4例真菌心内的共同特点为临床特征不明显,术前诊断有赖于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术后赘生物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可作为术前血培养阴性病例诊断的有效补充。手术联合规律、长程、有效抗真菌治疗是治愈真菌心内的重要方法。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血培养 高通量基因测序 组织培养技术 抗真菌剂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急性感染心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2例急性感染心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优化前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优质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22例,有效12例,治疗显效率为61.1%,治疗总有效率为94.4%,35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7.2%;对照组中,显效16例,有效10例,治疗显效率为44.4%,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7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可见,观察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化后的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急性感染心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感染心内(infective endocarditis,IE)导致的一过抗磷脂抗体高滴度阳性的病例少见。现报道1例因发热就诊的IE的青年女性合并有两处肢体动脉栓塞,行抗磷脂抗体检查IgM型呈高滴度阳性,既往曾行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超声提示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后IE,考虑人工瓣膜IE,多次血培养检查阴性,给予经验感染及二次开胸二尖瓣置换术治疗,术后抗感染、华法林抗凝等治疗,病情稳定,一处肢体动脉血管再通,3个月后复查抗磷脂抗体转为阴性。该病例的诊治提示IE可继发一过的高滴度的抗磷脂抗体阳性,临床中如早期发现早期应用抗凝药物治疗是否会减少血栓栓塞的发生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抗磷脂抗体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综合护理模式在急性感染心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痊愈和显效的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并且总有效率92.0%显著多于对照组的5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感染心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其治疗质量,对其生活质量以及预后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综合护理模式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感染心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感染心内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5例,对比组病人给予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研究组病人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服务,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服务后,其护理的有效率高达97.15%,对比组病人给予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后,其护理的有效率达到82.85%。研究组病人在护理效果有效率方面,要明显高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感染心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显著的提升疾病的护理有效率,极大的缓解病人痛苦,减少病人栓塞发生情况,保障病人的身体健康,因此该护理方法在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急性感染性 心内膜炎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和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二叶主动脉瓣合并感染心内,探究超声诊断其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法对50例主动脉瓣合并感染心内的患者进行超声诊断,以手术所见作为评判标准,对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和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进行超声诊断。结果: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于赘生物、瓣膜穿孔、脓肿和瘘道的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结论: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对于二叶主动脉瓣合并感染膜炎检出率更高,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空间分辨率相较于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更好,其诊断的数据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更高。

  • 标签: 超声诊断 二叶主动脉瓣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感染心内小儿诊疗中应用超声心动图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样本取自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来我院接受诊断的疑似感染心内的小儿群体,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超声心电图检查,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形成对比,分析感染心内超声心动图情况。结果 经超声心电图初次筛查,发现有38例为阳性,占比76.00%;超声心电图在感染心内诊疗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精准度分别为90.24%、88.88%、90.00%;相较于其他内容,主动脉瓣赘生物检出率最高,占比36.00%;其次是二尖瓣赘生物,占比22.00%。结论 感染心内患者接受超声心电图诊断效果良好,精准度较高,可有效鉴别赘生物外观及形态,可以发掘并发症形成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感染性心内膜炎 小儿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心内患者的血培养结果和病原菌耐药性。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感染心内患者100例,均行病原菌血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100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06株。71株革兰阳性菌中链球菌3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30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13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8株;5株真菌中,热带假丝醇母菌2株,白色假丝醇母菌3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达90%以上,二者对利奈唑胺无耐药性,且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克拉霉素耐药率为0。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庆大霉素耐药率达50%以上,对美罗培南无耐药性。真菌对酮康唑、5-氟胞嘧啶耐药率均为40.00%(2/5),对氟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均为20.00%(1/5)。100例患者中,22例采用单一抗菌药物治疗,78例采用≥2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治疗后痊愈71例(71.00%)。结论感染心内患者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阴性菌和真菌。不同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很大差异,临床可根据血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取2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联合治疗。

  • 标签: 病原菌 血培养 心内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右心感染心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的7例妊娠合并右心感染心内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培养、超声心动图、诊治经过及母婴结局等资料。对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分析。结果(1)本单位同期妊娠合并右心感染心内的发生率为0.27‰(7/25 832)。7例患者年龄(26.0±2.7)岁,均有先天性心脏病史;发病孕周为(28.7±6.6)周,主要表现为心脏杂音、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肺部湿啰音。合并贫血7例,低蛋白血症7例,低氧血症6例,肺动脉高压5例。5例血培养阳性。(2)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主要位于肺动脉瓣(4例)、三尖瓣(3例)、右心室流出道(3例)。4例经胸部X射线片诊断为脓毒性肺栓塞。(3)所有患者进行静脉抗生素治疗。1例孕中期发生胎儿宫内死亡,行剖宫取胎术;5例孕晚期行剖宫产术;1例孕晚期经阴道分娩。4例住院期间行心脏手术治疗,其中2例心脏手术与剖宫产同期进行,2例在剖宫产术后行心脏手术;3例本次入院未行心脏手术。(4)7例患者住院26 d(12~76 d)。6例治愈,1例患者产后自动出院后死亡。6例新生儿中1例发生窒息,家属放弃治疗死亡,其余5例存活。随访5年(3~10年),这些儿童的生长发育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妊娠合并右心感染心内临床少见且病情危重,需尽早诊断,制定最优治疗方案,降低母婴病死率。

  • 标签: 妊娠并发症 心内膜炎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急性感染心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感染心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5个维度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研究组改善更显著(P<0.05);研究组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感染心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老年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感染心内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感染心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急性感染心内患者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综合组(n=45)和常规组(n=45),对两组急性感染心内患者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综合组急性感染心内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及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感染心内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应用效果 效果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总结4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心内患儿手术前后护理经验,其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术前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控制感染,维持正常体温,预防栓塞以及心力衰竭的发生,术后维护心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儿免疫力,预防二次感染,加强血管的管理,保证抗生素的治疗,重视出院指导,遵医嘱按时服药,特别提醒家长感染心内复发多数发生于停用抗生素8周,应在该阶段复查血培养。由于术前术后严密观察监测,手术、药物治疗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4例患儿痊愈出院,尚无复发的病例。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感染心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感染心内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其余30例接受综合护理的设为实验组,并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右心感染心内(IE)和左心I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分析右心I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右心IE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病原学、治疗及短期临床转归,并与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左心IE患者进行对比。结果纳入64例右心IE和62例左心IE患者。与左心IE组相比,右心IE组先天性心脏病更常见(75.0%比50.0%,χ2=8.416,P=0.004),更容易出现较大的赘生物(≥20 mm)(50.0%比14.5%,χ2=17.602,P<0.001)。不同于左心IE赘生物多累及心脏瓣膜,右心IE心室内膜赘生物更常见(53.1%比3.2%,χ2=38.422,P<0.001)。在右心和左心IE患者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均是草绿色链球菌(37.5%和46.8%),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右心IE组中更常见(15.6%比4.8%,χ2=3.960,P=0.047)。右心IE组中88.9%(8/9)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敏感。所有患者均进行外科手术和术后4~6周的抗感染治疗。左心IE组比右心IE组更容易出现住院期间并发症(29.0%比12.5%,χ2=5.256,P=0.022)。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是右心IE最常见的易患因素。草绿色链球菌是IE最常见的病原菌。相比于左心IE,在右心IE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更常见,抗感染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有较好的短期临床转归。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右心 赘生物 病原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感染心内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心动图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感染心内患者68例超声心动图表现、临床表现、血培养结果等资料做回顾分析。结果 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与并发症情况:68例感染心内患者中,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共51例,占比75.00%。实验室检查:68例感染心内中,其中,65例通过血培养检查,18例阳性,占26.4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链球菌5例,表皮葡萄球菌3例,枯草杆菌3例,此外,有3例患者由于不同原因没有做血培养。结论 在感染心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心动图,可以提供直观的心脏瓣膜状况、检测赘生物形成、评估心脏壁运动情况等信息,有助于准确诊断感染心内并指导治疗。因此,医生们应当充分利用超声心动图这一工具,提高感染心内的早期诊断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急性感染心内的价值。方法:2019年4月-2021年3月本科接诊急性感染心内病患54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SDS评分等指标。结果: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0.0%,比对照组14.81%低,P<0.05。针对SDS和SAS评分,研究组干预后分别是(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男,68岁,主因“胸痛、后背痛1 d”入院,完善检查后考虑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Löeffler心内,并给予相关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9个月,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该患者静脉给予甲基泼尼龙对症治疗及沙库巴曲缬沙坦抑制心室重构治疗,一方面及时阻止了心肌损伤进展,另一方面实现了左心室的反向重构。此类疾病目前仍缺乏标准治疗,该病例的治疗过程供临床参考。

  • 标签: 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 心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