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非感染葡萄膜炎(non-infectious uveitis,NIU)是一组免疫介导的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棘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NIU中的主要促炎因子,阿达木单抗是一种完全的人源TNF-α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与TNF-α结合阻断其诱导的下游过程。阿达木单抗治疗NIU包括Behcet病所致葡萄膜炎、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葡萄膜炎、儿童葡萄膜炎等,可有效减轻炎症,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降低复发率,其安全也已得到初步证实。阿达木单抗是NIU二线治疗适合的选择,在治疗NIU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36-340)

  • 标签: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 阿达木单抗
  • 简介:摘要患者女性,57岁,无诱因左眼眼红、眼磨伴视力下降病史1年。2个月前初诊为病毒性角膜炎,按病毒性角膜炎治疗2个月后病情加重,角膜出现溃疡。行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角膜刮片行荧光染色可见较多蓝色椭圆形孢子样结构,行齐-内染色可见较多红色椭圆形孢子样结构,确诊为左眼微孢子虫膜炎。局部给予氧氟沙星眼膏、伏立康唑滴眼液等抗炎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后行穿透角膜移植术,术后患者病情平稳。

  • 标签: 微孢子虫病 角膜炎 眼感染,真菌性 着色剂
  • 简介:摘要现我国感染膜炎的致盲率很高,环境空气的污染、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很大的提高了感染膜炎的发病率。又因大多数人都不重视感染膜炎所带来的后果,不懂得正确合理的预防、治疗以及护理,导致病情恶化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甚至眼内感染,最终眼球萎缩,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所以感染膜炎的预防以及临床实践中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感染性角膜炎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探讨心内弹力纤维增生症合并肺炎患儿的护理。方法选取从2016年5月至12月患有心内弹力纤维增生症合并肺炎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30例/组。常规组患儿治疗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予以精心护理,两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予以精心护理后身体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儿,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内弹力纤维增生症合并肺炎的患儿予以精心护理可缩短住院日期,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肺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室心律失常时兔心内MAP的变化,试图揭示其抗心肌缺血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方法:2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组,在心肌缺血背景下致心律失常前后分别记录、检测各项观察指标,作前后对照和组间比较。结果:在心律失常前后,对照组平均心率均低于丹参组;与对照组比较,丹参组在心律失常前后,振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二组自身心律失常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最大上升速度,高于自身心律失常后(P〈0.05),丹参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丹参组在心律失常前APD90均低于自身心律失常后(P〈0.05),心律失常前,丹参组APD90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心律失常后,对照组蛾高于丹参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能提高心内心肌耐受缺血的能力,起到了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效应,这可能是丹参对心肌缺血保护作用具有增强效应电生理基础。

  • 标签: 丹参 室性心律失常 心内膜 MAP
  • 简介:摘要儿童葡萄膜炎约占所有葡萄膜炎的5%~10%,多为非感染,通常起病隐匿,可能造成诸多并发症,预后欠佳,治疗棘手。针对儿童非感染葡萄膜炎,目前传统常用药物有眼局部及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近年来多种生物制剂的应用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就儿童非感染葡萄膜炎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葡萄膜炎 糖皮质激素类 免疫抑制剂 甲氨蝶呤 生物因子 阿达木单抗 儿童
  • 简介:摘要:感染膜炎堪称眼科领域的常见病症,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为了提供更高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案,本文深入研究了临床眼科防控专家共识,全面剖析感染膜炎的成因、病症表现、诊断要领及治疗手段,并给出了针对防控策略。

  • 标签: 感染性结膜炎 眼科 防控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经皮心内心肌活检是利用心肌活检钳经外周血管夹取心内心肌组织的技术,迄今在临床上应用已超过50年,并且相关技术不断更新。目前心内心肌活检及心肌病理学诊断已成为诊断心肌炎、心肌病的重要手段。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已进行了500余例心内心肌活检的操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我们专门制定了心内心肌活检临床操作规范,主要包括其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要点、标本处理及术后监测等,并提出了并发症的处理策略。由于心内心肌活检具有漏检可能,需要与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及心血管病理学等专业医师密切配合,以减少漏诊、误诊。建议全国心内科医师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此项检查,以提高我国心肌炎、心肌病精准诊断的能力。

  • 标签: 心肌炎 心肌疾病 心内膜心肌活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感染膜炎的病原菌谱特征,提供感染膜炎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感染膜炎患者的角膜溃疡刮片或术中切除的角膜溃疡组织标本资料,对普通细菌及真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评价感染病原菌谱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1046例(只眼)的角膜溃疡标本培养阳性率为35.3%。分离的病原菌以真菌为主(53.1%),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31.2%)、革兰阴性杆菌(11.1%)及革兰阳性杆菌(4.6%);而真菌中以镰刀霉属构成比最高,为69.4%,其次是曲霉属(21.9%);革兰阳性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50.4%)。结论该院感染膜炎以真菌膜炎多见,主要病原菌是丝状真菌,以镰刀霉属的感染为主。

  • 标签: 感染性角膜炎 病原菌 丝状真菌 分布特征
  • 简介:加强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术前预防重要脏器栓塞,做好双下肢血栓的护理;术后严密监测呼吸、循环系统,严格执行药物配制原则,保护血管做好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加强感染的观察和护理,做好皮肤护理,严密观察抗凝治疗效果;做好抗凝护理。患者住院67d痊愈出院。术后10个月随访至2008年12月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曲霉菌感染 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闭锁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细胞心内作为新型生物材料构建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内膜层的可行。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分离新鲜猪心内,用包含DNase Ⅰ、RNaseA的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去细胞液进行消化,获得去细胞心内材料,并检测其形态学和力学特征。将去细胞心内内表面接种CD34+骨髓干细胞构建小口径血管,连接脉冲生物反应器,研究其在模拟动态状态下对细胞的黏附力。结果去细胞液可完全去除材料中的细胞成分,去细胞心内与新鲜心内弹性模量分别为(2.35±0.41) MPa和(2.13±0.36) MPa(n=3,P>0.0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示了良好的力学顺应。对CD34+骨髓干细胞具有良好的黏附。在脉冲生物反应器下培养,当灌注压为40 mmHg(1 mmHg=0.133 kPa)时脱落细胞数为(15.84±4.22)×102(n=3,P>0.05),对比10、20 mmHg时无显著增加,细胞在去细胞心内表面存留较好,并形成完整、融合的细胞单层。结论去细胞心内具有独特表面形态结构和良好的力学顺应等特征,有利于提高其在动态血流下对CD34+细胞黏附和存留,可作为有用的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内膜层材料。

  • 标签: 去细胞心内膜 小口径血管移植物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膜透析相关感染膜炎的病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44例腹膜透析相关感染膜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结果,41例细菌膜炎患者继续PD治疗。3例真菌膜炎患者拔出腹透管,改为血液透析治疗。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感染膜炎受各种因素影响,加强透析前后患者的培训是减少腹膜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腹膜透析 护理对策 腹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52例住院感染膜炎患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分析等方法明确角膜感染的种类,采用药物和手术两种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对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52例患者均单眼发病,发病年龄为1-83岁,平均42岁;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82例;细菌角膜溃疡30例,病毒性角膜炎47例,真菌角膜溃疡42例,棘阿米巴膜炎3例,病因不确定30例。结论临床上在对感染膜炎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给予规范化诊断,再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角膜炎 感染性 角膜移植 药物治疗?
  • 简介:<正>作者首次应用Franz接触电极导管记录了犬心内单相动作电位,观察了心内MAP的形态特点,并对163个单位电生理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其结果是:MAPA44.01±6.99mv,Vmax8.20±2.86v/s,APD50154.58±28.35ms,APD90215.49±34.96mS,HR134.73±17.04次/分。并对APD进行了校正。本实验结果为心内

  • 标签: 单相动作电位 电极导管 心内膜 形态特点 统计学处理 生理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内弹力纤维增生症合并肺炎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接诊治疗的幼儿心内弹力纤维增生合并肺炎症状10例,对其进行维持心功能,改善通气功能,控制心力衰竭,营养供给等护理治疗手段,观察其效果。结果10例患儿在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治疗后,心力衰竭情况得到了有效缓解,最终患儿的病情好转,最终得以好转在家长陪同下出院。结论医护人员积极展开护理干预治疗,谨慎观察患儿病情以及患儿的各项基本指标,做出最精确的治疗方案,并配合好医院的治疗方案,在取得了较好治疗后,进行跟进治疗,最终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