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多发伤紧急损伤评分实用价值和抢救中参照评分配合医生,做好护理抢救配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间本院急诊收集的40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RMAS评分及其参照下的护理配合。结果经CRMAS评分得出40例患者轻伤18例,重伤16例,极重伤6例。结论急诊多发伤损伤评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指导护士进行合理的护理配医生的挑战,特别是随着交通事故。

  • 标签: 急诊 多发伤 损伤评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随机抽取影像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168例乳腺肿块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超声弹性成像和手术病理检查,回顾分乳腺肿块患者良恶性检查结果。结果全部168例乳腺肿块观察对象,经手术切除组织病理检查和穿刺活检诊断的良性肿块96例,恶性肿块72例,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准确性为88.1%。特异性为87.5%,敏感性为80.6%。两种检查结果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是一种较为准确可靠的乳腺良恶性肿块评定标准,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 乳腺良恶性肿块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微创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跟骨骨折患者80例,收治的时间为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微创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治疗后的跟骨宽度、AOFAS评分、BOhler角和Gissane角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治疗后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改良微创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改良微创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术 跟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护理)和对照组43例(改良式低位产钳术助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第二产程、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护理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方式,减轻很多并发症的出现,在临床中具有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改良式 低位产钳术 无保护会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式腹带在腹部手术患者管道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实施腹部手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改良式腹带,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腹带,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现象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状况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对腹部手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使用改良后的腹带,能有效降低不良状况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有深刻意义。

  • 标签: 腹部手术 管道护理 改良式腹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8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I式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28例乳腺癌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并发皮下积液3例,皮瓣坏死1例,切口感染1例。3年生存25例,生存率89.28%,5年生存23例,5年生存率82.14%。结论术中保留胸大、小肌。先作全乳切除(胸大肌筋膜一并切除),将全乳解剖至腋侧,然后行腋淋巴结清除。胸前神经应予保留,最后将全乳和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

  • 标签: 乳腺癌 手术治疗 改良根治术I式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某一级公路改建工程,拟采用掺入一定量的水泥这一化学改良方法来提高膨胀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探讨水泥掺量对水泥改良膨胀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试验,深入分析了改良膨胀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的变化规律,对膨胀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及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 标签: 膨胀土 水泥 无侧限抗压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式固定用于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3月于我院门诊行浅静脉留置针97例患儿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方式的不同,分设成研究组(5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方式固定,穿刺成功后贴上透明贴膜,研究组行改良固定,穿刺成功后在针柄以及穿刺点与肝素帽皮肤的接触部位垫一块无菌纱,之后贴上透明敷贴,比对两组留置针周围皮肤的炎症程度、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留置针周围皮肤的炎症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针管脱落、针管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固定方法应用于患儿浅静脉留置针可减轻其皮肤的炎症程度,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式固定 浅静脉留置针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肠癌术后肠瘘非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在2011年3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直肠癌术后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直肠癌术后肠瘘采用盆腔引流管内置输液延长管或自制冲洗引流管低流量灌洗及持续低负压吸引的治疗方法。结果7例直肠癌术后肠瘘全部治愈,无一例需行再次手术治疗,且死亡率为零。结论早期直肠癌术后肠瘘可通过非手术疗法治愈。

  • 标签: 直肠癌 肠瘘 冲洗引流管 低流量灌洗 持续低负压吸引
  • 简介:伯恩施坦改良主义作为一种在历史上对西方工人运动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理论体系,有一定的理论路径。该理论的路径起点就在于,伯恩施坦认为资本主义形势变了,马克思主义'过时'了;路径核心就是抛弃社会革命,推进社会改良;路径的归宿则是全面修正马克思主义,为其改良主义正名。深入批判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理论路径,有助于准确评价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理论观点的本质,深刻认识以其为思想渊源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前途。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伯恩施坦 伯恩施坦改良主义 理论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30例则采用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术后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1%和5.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面手术口腔冲洗改良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颌面手术的患者共9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性口腔冲洗方法进行冲洗,观察组患者给予其口腔冲洗改良法进行冲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冲洗舒适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冲洗改良法冲洗后,患者的舒适率达到了97.78%;对照组患者的舒适率为75.56%。观察组患者的非常舒适人数及舒适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对于颌面手术患者进行口腔冲洗时,可以采用冲洗改良法进行冲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冲洗舒适度以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实际应用当中效果明显,应当大力推广。

  • 标签: 颌面手术 口腔冲洗 改良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所收取的42例慢性肛裂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21例(选用传统肛裂切除术)和观察组21例(选取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两组,观察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患的术后复发率、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病患,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用于治疗慢性肛裂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的帮助病患减轻症状,有效预后,提升病患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的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 标签: 慢性肛裂 治疗效果 改良纵切横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