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心脏瓣膜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预防风湿活动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改善心功能、减轻症状及防治并发症等,做好饮食与心理护理,遵医嘱合理用药;注意观察病情及潜在并发症的发生;健康指导。

  • 标签: 心脏瓣膜患 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国产GK系列人工心脏瓣膜的临床应用经验,评价国产瓣膜的质量和性能。方法2000年5月至2011年4月164例瓣膜替换术病人应用国产GK系列人工心脏瓣膜,男51例,女113例,男女之比为12.215,平均年龄41.2岁(12-58岁),平均体重52kg(35-70kg)。术式MVR125例,DVR33例,TVR+MVR2例,TVR1例,AVR3例;本组病例共用人工心脏瓣膜199枚,选用国产GK系列瓣膜174枚,在33例DVR中主动脉瓣选用其他进口品牌瓣膜25枚。结果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1.829%,术后早期出血二次开胸止血2例,术后纵隔感染1例,华法林高敏致出血并发症2例,术后并发瓣周漏1例。结论通过对164例使用国产GK系列人工心脏瓣膜的手术病人进行观察分析,其早期死亡率仅1.829%,无其他瓣膜相关并发症,表明国产GK系列心脏瓣膜质量完全达到了临床应用要求,性能稳定可靠,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 标签: 国产GK系列人工心脏瓣膜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延伸照护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8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分为实验组130例和对照组138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均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出院后在此基础上实施延伸照护。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1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照护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瓣膜置换 患者 护理延伸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心室重塑、心衰等远期心功能不全的并发症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面临的可能问题,而精准的护理则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从精准护理的概念、健康宣教、心理护理、营养指导、呼吸功能锻炼及心脏康复进行综述,旨在为心脏瓣膜病患者精准护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精准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彩超诊断方法及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患者的各瓣膜形态、心脏房室大小、彩色血流、活动、厚度、回声。结果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是主要侵犯对象,其次为二尖瓣,三尖瓣,侵犯相对较少的是肺动脉瓣。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钙化 彩超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0~85岁居民中AF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以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AF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则是最常见的表现类型。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抗凝治疗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瓣膜 心律失常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20年1月本院60例老年SCVDH患者,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并依次分组,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统计患者超声诊断结果,并对比2组的各主要心功能指标情况。结果:超声诊断结果提示观察组60例老年SCVDH患者当中主动脉瓣膜钙化者共计33例,二尖瓣钙化者14例,主动脉瓣、二尖瓣钙化者共计13例;观察组患者超声诊断提示合并左心房扩大者共计6例,合并左心室扩大者共计8例,全心扩大者共计11例,以及左心室肥厚者共计3例;观察组患者的LVEDD、LAD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F低于对照组,且2组LVEDD、LVEF、LAD各心功能指标比较中P<0.05。结论: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诊断中应用超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提示患者瓣膜与心脏形态及功能方面的病理改变,可有效提升诊断价值。

  • 标签: 钙化性心脏瓣膜病 老年患者 超声 诊断
  • 简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的临床表现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相近,比较容易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时机,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近年来,多普勒彩超的普及给该病的诊断提供了极大的有利条件。现将我院利用多普勒彩超诊断老年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观察152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寻找引起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与术前左室射血分数(EF)低,术中体外循环及阻断主动脉时间长,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长有关。结论改善术前新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EF),缩短体外循环及阻断主动脉时间,合理使用呼吸机等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心脏手术 瓣膜置换术 肺部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ICU监护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精心的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39例患者术后顺利转出ICU,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给予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精心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 ICU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心力衰竭合并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采取介入治疗开展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病例:114例,病症:心力衰竭合并瓣膜性心脏病,入组时间:2019年5月-2021年5月,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方式,组别:实验及对照,各57例,治疗方式:常规治疗和介入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心力衰竭合并瓣膜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介入治疗,能够有效优化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SCVD)患者应用超声诊断,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疑似SCVD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以手术确诊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心电图、心脏彩超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组78例患者,经手术确诊SCVD 66例,非SCVD 12例。心电图诊断敏感度为84.85%,特异度为75%,准确度为83.33%;心脏彩超诊断敏感度为94.45%,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93.59%。组间对比,心脏彩超诊断敏感度、准确度明显高于心电图,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脏彩超对SCVD的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心电图,诊断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间于本院进行介入治疗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诊断,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患者的诊断效果,并分析彩色超声与介入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28 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经介入检查诊断后,60—70岁、71—80岁患者瓣膜累及钙化主动脉瓣、二尖瓣占比均高于>80岁患者,但累及钙化二尖瓣十主动脉瓣占比均低于>80岁患者;超声诊断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病理结果与介入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 Kappa=0.864)。结论:超声检测能有效诊断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钙化程度,有极高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超声 诊断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效果
  • 简介:摘要: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当前进行心脏瓣膜病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在该手术过程中,需要采取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机械瓣膜进行替换,在相关治疗之后,可以实现对患者健康状况的一定程度改善。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过程中,为了确保手术的正常进行,需要对患者采取体外循环措施,该过程对于患者心肌的保护和术后功能恢复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当前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对后续的相关工作开展形成帮助。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体外循环管理 心肌保护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心衰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心衰患者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心衰患者中,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预防心衰的发生率。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心衰 临床护理 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心衰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心衰患者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心衰患者中,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预防心衰的发生率。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心衰 临床护理 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适宜技术在心脏瓣膜术后腹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2月~2022年10月行心脏瓣膜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行中医适宜技术,观察两组患者的腹胀时间、ADL评分、治疗有效率,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心脏瓣膜术后腹胀患者时间、ADL量表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常规组来说,整体情况均较好(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术后腹胀患者行中医适宜技术,能够减少患者腹胀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中医适宜技术 心脏瓣膜 术后 腹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中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 2021年4月至 2022年 4 月在本院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的 80 例患者,按照术中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个体组(44 例)和对照组(36 例)。对照组按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安排进行常规护理,个体组增加个体化术中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手术效率,并监测两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个体组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个体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36%,5/44)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12/36)(P < 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取个体化术中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术中操作效率,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与效果,有助于防控手术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心脏瓣膜 置换术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