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编辑部医生:我今年已经77岁了,医生建议我通过手术换主动脉瓣膜,他说瓣膜有机械瓣膜和猪瓣膜,请问:哪一种是最好的选择呢?读者:钟先生钟先生:首先,感谢您对我们编辑部的信任。一般来说,人们对机械瓣膜比对组织(猪)瓣膜相对较好。然而,

  • 标签: 主动脉瓣膜 机械瓣膜 编辑部 医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脏瓣膜病是由于炎症、先天性畸形、黏液样变性、退行性改变、缺血性坏死及创伤等导致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的功能或结构异常。表现为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目的讨论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观察生命体征及主诉。观察穿刺处敷料渗血情况,沙袋压迫4~6小时。嘱患者卧床休息24小时,避免穿刺侧的下肢屈曲活动。抗生素预防感染。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视下瓣膜成形术或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再次行瓣膜手术的临床资料和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的155例瓣膜直视手术后再次行瓣膜手术病人,包括各种瓣膜的再次单瓣置换术,双瓣置换术和三尖瓣成形术,和瓣周漏修补术等。再次手术间隔1~260(94.82±85.37)月。手术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应用灌注冷晶体或者含血停搏液下完成。结果再次瓣膜手术住院死亡率为5.81%,其中2006年至2011年的住院死亡率为2.75%。再次手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房室内径明显缩小。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室性心律失常和低心排。结论掌握再次瓣膜手术特殊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诊疗策略,能提高再次瓣膜手术的疗效。

  • 标签: 再次手术 心脏瓣膜 人工瓣膜
  • 简介:摘要总结7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从心理、饮食、服药、睡眠、运动等方面进行早期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认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减少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后危险因素,提高术后监护护理水平。方法总结了36例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后护理的经验。结果1例患者室颤死亡,其余35例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后全面、优质的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手术成功。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巨大左心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和整理我院120例对老年人的心脏瓣膜病的收治情况,并根据治疗情况研究和总结出收治经验和结果,将这些经验和结果再用于对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护理以及治疗上。方法通过研究,将这120例老年人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诊疗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找出可以用于老年人的心脏瓣膜病临床治疗的经验和结果。结果这12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早期生存107例,死亡13例。随后从2011年11月到2012年3月对出院的107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发现心脏功能恢复至Ⅰ级的患者有75例,恢复至Ⅱ级的患者有9例。结论老年人心脏瓣膜病大都通过进行外科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而且病情一般都比较严重,病程比较长。多器官功熊衰竭以及合并其他疾病使得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并发症严重,尤其是采用外科手术后。

  • 标签: 老年人心脏瓣膜病收治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国产GK系列人工心脏瓣膜的临床应用经验,评价国产瓣膜的质量和性能。方法2000年5月至2011年4月164例瓣膜替换术病人应用国产GK系列人工心脏瓣膜,男51例,女113例,男女之比为12.215,平均年龄41.2岁(12-58岁),平均体重52kg(35-70kg)。术式MVR125例,DVR33例,TVR+MVR2例,TVR1例,AVR3例;本组病例共用人工心脏瓣膜199枚,选用国产GK系列瓣膜174枚,在33例DVR中主动脉瓣选用其他进口品牌瓣膜25枚。结果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1.829%,术后早期出血二次开胸止血2例,术后纵隔感染1例,华法林高敏致出血并发症2例,术后并发瓣周漏1例。结论通过对164例使用国产GK系列人工心脏瓣膜的手术病人进行观察分析,其早期死亡率仅1.829%,无其他瓣膜相关并发症,表明国产GK系列心脏瓣膜质量完全达到了临床应用要求,性能稳定可靠,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 标签: 国产GK系列人工心脏瓣膜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彩超诊断方法及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患者的各瓣膜形态、心脏房室大小、彩色血流、活动、厚度、回声。结果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是主要侵犯对象,其次为二尖瓣,三尖瓣,侵犯相对较少的是肺动脉瓣。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钙化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46例行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4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经验。结果335例治愈,11例死亡,其中1例肥胖患者行二尖瓣替换术后产生呼吸机依赖而发生呼吸机脱机困难,经反复训练,带呼吸机45天后脱机成功。余患者未出现严重呼吸道并发症。结论加强呼吸道管理可以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呼吸道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 围手术期 呼吸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6月至2012年06月在本科实施的79例重症心脏瓣膜患者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处理。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9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17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43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8例,二尖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2例。结果本组术后早期死亡4例,低心排综合征2例,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各死亡一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注意改善术前心功能,掌握手术时机,注重术中心肌保护,术中合理纠正瓣膜病变,加强术后监护,预防术后并发症,可降低重症瓣膜病死亡率。

  • 标签: 重症瓣膜病 围手术期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瑞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快通道麻醉中的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5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芬太尼麻醉)23例和实验组(使用瑞芬太尼麻醉)22例,测定术中各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同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与手术前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间比较,各时刻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恢复明显较对照组加快(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采用瑞芬太尼麻醉疗效满意,术后恢复快,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瑞芬太尼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快通道麻醉 血流动力学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是老年人(60岁以上)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又称“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疾病”或“老年性心脏瓣膜疾病”。目的讨论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目前尚没有完善的诊断标准,但一般诊断不难。在60岁以上的老人中患心脏瓣膜病变,80%以上为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

  • 标签: 老年性 退行性 心脏瓣膜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合并瓣膜性心脏病房颤的效果,及影响手术效果的可能因素,指导临床选择房颤消融手术获益最大的病例。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心胸外科行房颤射频消融+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50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4例,非风湿性瓣膜病16例,术中消融路线相同,左心耳结扎,左房明显增大者行左房减容手术。术后常规口服可达龙6月,随访患者半年,复查心电图了解心律转归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无出血,无脑梗,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无需安装永久起搏器。14例出现房颤复发或未转复,36例恢复窦性心律,手术成功率为72%。随访6个月,期间无患者死亡,术后心功能均有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两组患者在左房内径,瓣膜病类型及房颤病程有统计学差异;而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射血分数,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年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视下心脏射频消融是瓣膜置换手术中同期治疗房颤最有效方法,其成功率较高,无严重并发症。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手术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