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瓣膜置换术运用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二尖瓣分离术,观察组运用瓣膜置换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主动脉阻断时间与体外循环时间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35%,术后运用呼吸机时长为10至63h,在开放升主动脉之后有57.5%达到心跳自动恢复,而42.5%需要电击复跳;有5%患者出现术后早期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结论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瓣膜置换术运用可以保证治愈效果,改善相关手术指标效果。

  • 标签: 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重症瓣膜病患者外科综合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总结及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2例重症瓣膜病患者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期情况。结果52例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住院期间死5例,死亡率为4.9%,其余患者顺利,心功能术后恢复至Ⅰ~Ⅱ级85例,Ⅲ级10例,Ⅳ级2例。结论经过充分和完善的术前准备、心功能调整和围手术期加强营养支持,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加强术中细节处理,能有效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疗效。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4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围手术护理。结果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有6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1例需要进行二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因心排综合征严重而死亡。结论给予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有效的术前和术后护理,不仅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而且还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围手术 护理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38例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心外科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38例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方法,针对患者病情、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后,38例患者均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其中25例显效,占65.79%;有效有11例患者,占28.95%;无效有2例患者,占5.26%,总有效率为94.74%。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效果较好,可行性较强,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在有效控制病情的同时,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 临床效果 心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在临床上的术后护理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对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并细致以及密切的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监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在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也是保证患者能够快速康复的重要手段。结论在对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实施高质量的术后护理时保证患者能够尽快恢复的前提条件。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 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 术后 护理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0~85岁居民中AF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以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AF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则是最常见的表现类型。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抗凝治疗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瓣膜 心律失常 流行病学
  • 简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的临床表现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相近,比较容易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时机,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近年来,多普勒彩超的普及给该病的诊断提供了极大的有利条件。现将我院利用多普勒彩超诊断老年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 简介:目的探讨微信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64例,采用前后测量的方式,将16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按照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组)和观察组(微信健康教育组)各82例。对照组执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增加微信群及微信平台推送相关内容,增进互动。分别于患者出院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情况、饮食情况、休息与活动情况、复诊情况、服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对微信健康教育的接受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服药情况、饮食情况、休息与活动情况、复诊情况、服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对微信健康教育的接受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采用微信形式的健康教育可以及时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减少用药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增进了医患关系,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健康教育 微信